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与防预相关研究①

2017-07-18 11:34林千万子王若斌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尖子底座技巧

林千万子 王若斌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与防预相关研究①

林千万子 王若斌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啦啦操逐渐在世界各地全面猛烈展开,是大学生喜爱的一项运动之一。在运动过程中,技巧啦啦操的运动损伤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该文希望通过这次研究能减少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损伤程度。该文以江苏省各大高校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啦啦操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特点和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并对其项目损伤的成因提出了重视运动训练前后的活动,提高运动员注意力,加强技术动作水平,改善场地器材设施,多举办模拟性比赛训练,训练符合要适当等相应措施,为预防和减少在技巧啦啦操运动中的损伤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技巧啦啦操 运动损伤 防预

啦啦操运动在中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起源于美国,已有100多年的运动历史,在2001年由CSARA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将该运动从美国传入中国并在中国迅速发展。[1]就啦啦操的定义和分类而言,现在我国分为两种:一种是舞蹈啦啦操,它是一项在音乐的伴奏下,结合转体,跳步,平衡,柔韧等方面的难度动作以及舞蹈的过度链接技巧,集中体现着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感的最高境界的体育项目。另一种是技巧啦啦操,指的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跳跃,托举,抛接,叠罗汉等技巧性难度动作为主要内容,惊险优美的集体抛接,活泼有趣的单人技巧动作,富有震撼力的音乐,加上具有号召力的口号和标语,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和感染性,展示着团结一致,激情奔放,青春向上的团队精神。[2]该文论述了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和防御相关研究,对江苏省各大高校的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为今后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损伤的预防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与防预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读了有关技巧啦啦操的相关书籍30本,并找出了和该文研究相关的具体内容,以技巧啦啦操和损伤为关键词在各大网站搜索了549篇与此课题相关内容,作为该次论文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该文以江苏省南京体育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南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的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来开展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其中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共600名,其中,以男生300名,女生300名为调查对象。共向学生发放问卷600份,回收600份,总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600份。笔者在2016年5月份以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防预为问卷名称针对损伤率,损伤的部位,类型和原因进行调查,并形成了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发放问卷前咨询了专家问卷的效度,专家对其内容和结构进行检验,再结合专家给的建议进行完善,并达到了体育科研方法效度的要求。笔者将同一批调查的对象分两个时间段对他们进行同一次问卷的发放,两次发放的问卷相关系数达到体育科研方法信度的要求。为该次的课题研究提供数据分析,并为提出正确的结论打下基础。

1.2.3 数据统计法

将调查的数据运用EXCEl表格进行整合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数据,并对江苏省各大高校技巧啦啦操队学生的运动损伤状况进行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结合文献资料,对数据统计处理的结果和访谈中得到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做出逻辑分析,得出论文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受伤率

笔者对江苏省江苏省南京体育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南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的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技巧啦啦操的损伤情况十分严重,见表1,600名运动员仅40人未受过伤,受伤总人数为560人,受伤总次数为566次。其中,男生调查总人数为300人,受伤的人数为290人,受伤次数为296次,平均每人要受伤0.98次。女生的调查总人数为300人,受伤人数为270人,受伤次数为270次,人均受伤次数为0.9次。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的受伤的人数和次数比女生要多。男生一般都是底座,而底座承受的压力和力量要比尖子多。

表2 身体各部位受伤情况统计表

2.2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受伤部位

笔者通过对各大高校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调查发现,如表2,运动员的损伤部位一般在头,颈,肩,肘,腕,前臂,腰,膝,脚踝,大腿,小腿和足。受伤部位也集中在了腰,肩,腕,脚踝,大腿,小腿,前臂和肘。其中,腕关节损害最为严重,占损伤总数的14%。底座队员的腕关节损伤比较严重是因为技巧啦啦操的各项运动项目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底座队员上肢力量的支撑。[3]其次损伤较严重的是腰部和踝关节,各占损伤总数的13%,中断力量是完成动作的核心,每一个动作都要运用到腰部的力量,长期积累下来,就会出现损伤。损伤最小的是头颈部位,占损伤总数的3%。头颈部位受伤主要在技巧啦啦操中的尖子里面,尖子要在空中做一些抛接翻转等动作要运用到头部。

2.3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受伤性质

笔者通过对各大高校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发现,受伤的类型一般是挫伤,擦伤,髌骨损伤,软骨损伤,肌肉拉伤,疲劳性骨膜炎,关节韧带损伤,腰部损伤为主。见表3,其中受伤类型最多的为肌肉拉伤,这个类型受伤的次数为131次,受伤人次百分比为21%。其次是腰部损伤与劳损和关节韧带损伤,受伤人次百分比为18%。软骨的损伤类型最少,受伤人次百分比为4%。肌肉拉伤是指肌肉主动强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的拉长所造成的肌肉细微损伤或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称为肌肉拉伤。在体育运动中,如果准备活动不当 ,某部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的状态;训练水平不够,肌肉的弹性和力量较差;疲劳或过度负荷,使肌肉的机能下降,力量减弱,协调性降低会造成肌肉拉伤。

2.4 啦啦操技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成因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运动员损伤的原因分为运动前后的活动不充分,运动员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注意力不集中,技术动作不到位,场地设施的欠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不好和运动员的运动负荷较大组成,我们可以把这些原因分为内部和外部原因进行分析。

2.4.1 内部原因

(1)放松和热身活动不够充分。

参加运动之前要做准备活动,不同种类的运动项目对准备活动的要求也不同。准备活动时间应该在15~30 min,强度要适中,做到出汗但不疲劳的一个指标,准备活动若是不充分,会导致身体的技能未达到运动所需的状态,踝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肩关节和腰部的符合过重。运动之后的放松练习可以帮助消除代谢的产物,避免肌肉酸疼的出现,如果不做放松练习,肌肉就总是处于紧张的状态,会降低肌肉的弹性,影响肌肉力量的提高,容易导致肌肉拉伤。

(2)运动员对自己身体状况不太了解。

有许多运动员对自己身体状态不了解,高估自己一位孤行的去做一些身体适应不了的动作,极有可能造成危险。技巧啦啦操的尖子认为自己能力足够而做一些翻转腾空的动作,因角度和位置的偏移,使底座无法接住,最终导致危险的发生[4]。

(3)思想意识的松懈,注意力不集中。

无论是在练习或是正式的比赛中,尖子和底座都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若是在做抛接动作时,底座的意识松懈,没有接住尖子,或者尖子在完成动时意识松懈,导致下落不受控制,这些都会造成极大的损伤。因此我们在做动作之前要确定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的,减少或避免损伤的发生。李翔,秦雅静在《技巧啦啦操运动风险及防范研究》中也提到,在完成技巧动作前,确定团队中每名队员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没有出现意识松懈的情况,这对动作的完成性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4)技术动作掌握不到位。

技术动作的错误,即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原理。在做动作时,应保持正确的基本姿态和技术。我们应该遵守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困难的动作原理,做动作不能急于求成,要先掌握基本动作,在适当的加上难度和更高的技巧。技术动作应该有连贯性,特别是运动员在完成快速转换的过程中,若动作不连贯,身体会产生不适应,长期下来,也会造成损伤。

表3 受伤类型分析

(5)心理素质差。

啦啦操在世界全球范围影响力日益增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心理素质不仅控制着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而且也会影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物质代谢。在比赛过程中,心理素质对于运动员是极为重要的。过度的心里紧张,可以因肌肉紧张而影响技术动作,紧张的肌肉使主动肌和被动肌之间的协调失衡,就加大了损伤的危险性。在做抛接动作时,因心理素质不达标,对队友缺乏信任,做动作犹豫不决,就极有可能造成失误动作,形成损伤。

2.4.2 外部原因

(1)场地,设施的欠缺。

技巧啦啦操以跳跃,托举,抛接,叠罗汉等技巧性难度动作为主要内容,这就导致运动员的训练难度和技术动作都要逐渐提高,在训练过程中,难免有不安全隐患,因此,在保护尖子和底座的过程中,还需要有适合的场地和设施,太滑的场地会导致底座在接住尖子的时候站不稳,形成损伤。一般技巧啦啦操场地都需要在弹性和缓冲都较大的场地下进行。太硬的场地也会影响运动员的正常发挥,场地一定要适中。在做抛接托举这类动作中,应该有垫子的保护,底座不能站在垫子上,会导致重心不稳。垫子应该在尖子的正下方,减少损伤。

(2)运动负荷量过大,运动时间长。

啦啦操是一个集体的团队项目,教练员指导学员的时候应该因人而异,了解每个运动员能够承受的量,给每个运动员制定一个相应的计划,运动负荷要适中。有些教练员安排的与变动量过大,运动时间长,超过了运动员身体所能承受的符合,使其造成损伤。

2.5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防预与治疗

2.5.1重视准备活动,做好训练前后的热身准备和放松练习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的身体从静止过渡到紧张的身体状态,为之后剧烈运动做铺垫。在啦啦操训练前,可以做一些柔韧,伸展和力量型的动作练习,训练后要针对某些部位和关节的疼痛适当的做按摩和拉伸练习,使肌肉紧张状态消除。

2.5.2 加强运动员的集中注意力问题

在运动员训练之前,要改善运动员的睡眠和营养,以加强集中注意力,教导运动员思想意识松懈的危险性。

2.5.3 加强技术动作的练习

技巧啦啦操损伤部位一般在关节和肌肉,因此我们在训练时应该加大对关节肌肉的训练,做一些关节的柔韧和力量练习。如:腕关节部位,许多运动员反应手腕疼痛,在练习时就可以让运动员多做控手倒立,加大腕关节的力量训练。

2.5.4 配备相关的运动场地,器材设施

技巧啦啦操对于场地的要求非常严谨,这主要是有它本身的运动特点决定的。好的场地与器材可以将伤害发生率减少近一半。所以大学里面配备合格的场地对于避免和减少损伤是很重要的。

2.5.5 运动员参加模拟比赛的训练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技术动作的时候难免会有恐惧,害怕的心理。我们要多模仿比赛的场地设施等方面让运动员对比赛的情况更加熟悉,克服比赛时的紧张。

2.5.6 运动员的训练安排要切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要了解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承受负荷能力,身体机能状况,心理情况,因人而异,合理安排。使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并熟悉基本技术,避免或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 结语与建议

3.1 结语

通过上述的问卷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得出,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损伤部位最为严重的是腕关节,其次是踝关节和腰部。损伤的性质为肌肉拉伤的最多。应加强对中断部分的训练。也必须根据损伤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对运动员的损伤。

3.2 建议

技巧啦啦操运动作为一种凝聚力的运动,反映出大学生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价值追求。团队在追求更高更难得技术动作时,风险性也是更高的,有时甚至还会威胁到运动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教练员要合理安排负荷训练,因人而异,不要盲目的训练,要切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啦啦操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柔韧和协调性的训练。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素质上的训练,如模仿比赛训练。克服运动员对高度,紧张,恐惧,害怕的心理活动。

[1]张国清.技巧啦啦操运动损伤与预防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12):16-17.

[2]冯素琼.技巧啦啦操的常见运动损伤与防范[J].体育与健身,2009(3):103-106.

[3]赵笛.浅谈技巧啦啦操底座运动员腕关节运动损伤[J].西部教育,2012(9):44.

[4]赵杰.技巧啦啦操难度动作的基本技术探析[J].竞技论坛,2011(3):64-66.

G830

A

2095-2813(2017)06(c)-0012-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8.012

林千万子(1994—),女,汉,江西萍乡人,学士,学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王若斌(1994—),男,汉,河南郑州人,学士,学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尖子底座技巧
大型铝板拉伸机液压底座的设计计算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赶牛
网上点外卖的7个技巧
尖子坐抛物线及其几何性质拔高训练答案与提示
指正要有技巧
可以360度旋转的智能鱼缸
提问的技巧
培养“尖子”造就精英
主轴承盖框架底座制造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