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声音、记忆与认同
——基于炮龙节的田野考察

2017-07-18 02:50
岭南学术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宾州爆竹声爆竹

■ 甘 政 陈 宇

(1.中山大学,广州 510275;2.广西医科大学,南宁 530021)

传统节日是有声有色的活态文化,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离不开具体的人及其感受。本文关注的是传统节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传承和发展问题,研究个案为宾州炮龙节。这一地方节日的主要构成有两部分:灯酒会、舞炮龙。其中灯酒会是庆祝添丁的社区宴饮活动,舞炮龙则是灯酒会的附属娱乐活动。本文尝试从听觉感知的角度研究该个案,是因为宾州炮龙是一种强调听觉体验的民俗文化。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本地民众都会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度过这一节日。炮竹声以及附属的声音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声音景观。从听觉文化角度研究个案,可以整体把握这一文化遗产的感官表达特点尤其是节日声音景观发生的变迁。进一步追问,这些变迁表征了谁的文化?保留了哪些核心,屏蔽了哪些?以及各群体如何感受和评价?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本文将采取人类学的方法对宾州炮龙节进行民族志研究,文章所用资料来自2010年到2015年的田野调查。

一、笙磬同音:炮龙的仪式音声

节日视听体验是传承主体实践的主要方式。在节日实践之中,视觉体系的打造占据主要位置。然而,听觉作为重要的感官体验,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二者实则存在着重要的差别。沃尔夫冈·韦尔施指出了视觉与听觉在认知上的区别,他认为,视觉强调控制和把握,是“存在的本体论”[1]221-222;听觉恰恰相反,“听觉则要求专心致志,意识到对象转瞬即逝,并且向事件的进程开放”[1]221-222;因此,他认为视觉偏向于认知和科学,听觉偏向于信仰与宗教[1]221-222。曹本冶指出,仪式音声是仪式行为中听得到和听不到的音声,包括音乐,是对局内人有特定意义的声音[2]44。

根据宾州县S社区、L镇、N街的田野调查资料以及地方资料显示,舞炮龙习俗一开始并没有与节日挂钩,只是作为吃灯酒的附属娱乐活动存在。这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始终伴随着有意义的声音,产生了相关联的声音景观。首先是吃灯酒活动。灯酒,宾州人称之为“丁酒”,顾名思义,这是以添丁为事由的宴饮活动。“灯酒”一词本身就与听觉文化联系在一起,其核心内容为“丁”与“灯”的关联。一般认为,“灯”与“丁”谐音。《说文解字》“丁”字为“档今”切,取义为“夏时万物皆丁实實”。二者通过谐音关系不断发展,产生了扩展意义和引申意义“男丁”“男性”等,并被广泛接受,“灯”常被视为男性文化的一个标志[3]3-6。可以认为,灯和丁在发音和意义,在生育习俗中产生了关联。

经过长期的发展,宾州灯酒会形成了特有的声音景观。按民国《宾州县志》记载:“向来各村街集社,饮酒观灯以为乐,自十一夜起至十五夜乃止。城市并有舞龙、狮之戏,各家竞燃爆竹烧龙狮,乡村亦恒有之”[4]。这则材料说明舞炮龙只是灯酒会活动之一,即庆祝添丁和祈福的活动,其核心意象是灯,爆竹声与听不到的声音形成了其仪式音声。

(一)请龙仪式锣鼓点

根据部分老艺人回忆,各街道请龙仪式过程大体相似。在请龙仪式中,社区或者街道长者首先邀请本街道、社区的舞龙队与锣鼓队参与到灯酒会筹办会议中。钱款和设备准备就绪之后,龙队与锣鼓队①在人手充足的社区和街道,锣鼓队是独立于龙队之外的。有的社区或街道人口较少,或者经济实力较薄弱,就不一定能够组织起专门的锣鼓队。一般于灯酒节前两天将龙迎回②迎龙具体时间不定,取决于扎龙的进度和龙队的主观意愿。。根据SL社区吴哥回忆,大年初六到初十,各个街道和社区先邀请龙队与锣鼓队吃迎龙饭。饭后,锣鼓队或者龙队会组织起车队去扎龙师傅家迎龙。在这一过程中,锣鼓队或者龙队常常采用龙舞曲牌《基本走场乐》,常用乐器为锣、鼓、钹。

锣鼓点从龙队出发时开始用,直到扎龙师傅家。在行见面礼与确认交付炮龙之后,龙队将炮龙拆分成几部分装入车中,随行锣鼓队随即采用基本锣鼓点。据吴哥等人回忆,龙队全体人员须在车前列队迎接炮龙。此时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是大伙儿随着锣鼓声将龙接回本街道或者本社区。吴哥表示,他小时候觉得锣鼓的节奏与龙队的威武相得益彰。他每次听到锣鼓声,总是有着急切的心情,想亲自充当锣鼓队员甚至想充当龙脚。在他回忆中,短短的十分钟路程,始终充满了锣鼓的喧闹与龙队的激情。在他的回忆中,锣鼓声、爆竹声是其记忆所系之处。

(二)静默的一分钟

舞炮龙并非无时无处充满强大的声音讯号。与锣鼓声相对的是静默之“声”,沉默成为重要的声音讯息,是实现炮龙灵验的重要途径。在炮龙开光之前,社坛或者街道全体民众需要保持安静,以迎接炮龙开光的时刻。这一沉默的讯息指向的是对龙与龙队的尊重。

吴哥指出,炮龙开光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开光前人们对炮龙的崇敬。开光前,龙队必须准时到场,并保持肃静。仪式现场的声音环境,必须纯净,尽量避免出现嘈杂的爆竹声。开光时刻,长者会念祝词敬天、敬地、敬祖,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队与社区民众需凝神静听,体会庄重的静谧之声。他指出,炮龙开光前,人们会不约而同地将手中的爆竹放下,并告诫自家小孩,在炮龙开光之前要保持安静,以便聆听长者的祝词。如果有哪家小孩过于喧闹,或者提前燃放爆竹,会破坏整个仪式的严肃性,炮龙的灵性会受到影响。

(三)请龙下山的听觉体验

炮龙开光仪式通常在晚上七点前后进行,此前是街道或者设坛长老进行祈福。长老权威的展示通常在开光仪式前达到巅峰。为了配合开光仪式,轮值老人通常在开光前几天进入准备状态,身体、精神均要求达到最佳。为此,一些担当开光任务的年长者常常在初九或者初十养精蓄锐。到正月十一日的灯酒节,他们会喝适量的酒,以进入一种“迷幻”而“沉静”的状态。

参加开光仪式的长者,音色高远而不失雄浑之气。在开光现场,静默的声音环境使得长者的声音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放大,从而完成听觉记忆的实践。吴哥表示,在20世纪90年代,官方没有介入舞炮龙活动之前,长者的致辞往往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即祝词内容一般只含有对本社区、街道的祈福。他印象深刻的是,平时见到长者也毕恭毕敬,感觉老人的形象是从炮龙开光延续下来的。这种刻板印象的形成,建立在吴哥亲身参与舞炮龙活动,近距离体验的基础之上。1994年,自舞炮龙第一次进入官方话语系统之后,开光致辞从本街道推及宾州,“我们的”开光仪式慢慢成为了宾州“宾州的”开光仪式。

(四)舞炮龙与放爆竹:声音的记忆

改革开放初期的宾州,难得热闹的年节与灯酒节,舞炮龙的爆竹声成为宾州人记忆的手段。炮龙开光之后,舞炮龙的庆祝活动正式开始。在宾州“百龙舞宾州”举办之前,宾州炮龙的爆竹燃放,遵循龙到爆竹到,炮声不停龙不走的原则。龙队在开光后从老庙(或城隍庙、社坛)出发,沿着街道依次行进。每到一户人家,拜年祈福。每家人均以厚实的爆竹和红包迎接龙队。炮龙随着家族的爆竹声起舞,家族成员尽兴燃放爆竹,表示对龙的尊敬,以及对龙队的感谢。爆竹声在此处是神圣的,也是世俗的,更多体现了一种狂欢和娱乐的精神。伴随着爆竹声和鼓点声,不少族人加入了舞炮龙的狂欢之中。

通过声音实现认同,这一点最初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当时民间舞炮龙活动常常引起宾州政府的注意,因为每年灯酒前后,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①当时并没有专门提到噪音污染这一名称。时常让政府头疼。宾州政府本身并不排斥这一民俗活动,但是同时,宾州政府多次收到区政府部门特别是环境保护部门与安全生产部门的提醒,要注意关注本地区一些“不好”的习俗。因此官方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宾州当地需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灯酒节和舞炮龙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另一方面,舞炮龙产生的大量炮灰和持续不断的爆竹声,这使得治安和环境问题凸显。所谓污染,除了肉眼可见的炮灰尘埃之外,还有看不到摸不着的爆竹声。在这样的情况下,宾州政府持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在默许民间搞舞炮龙的同时,不忘提醒民众减少舞炮龙的负面影响,如规定燃放的爆竹数量,以此控制声音传播的范围和强度。

在经济条件略好于广西其他县城的情况下,宾州舞炮龙活动规模愈发壮大,宾州商人甚至将燃放爆竹的数量与对声音的认可视为宾州的“身份名片”,漫天飞舞的烟灰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使这项民俗活动成为地方文化“身份证”。宾州炮龙也成为地域认同感的新来源。因此宾州官方敏锐地感觉到了“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潜力。

二、神圣之音的变迁:仪式、地点与认同

高丙中指出:“民间仪式借用特定的符号而让国家在场,另一方面,国家有时也通过民众的代表或其符号的在场让人民在场。”[5]323最突出的是地点的选择,如上文所述2011至2015年百龙舞宾州炮龙节的活动都在城东新区举办。以2011年炮龙节的点睛开光仪式为例。与传统的仪式对比,在这一过程中,整个仪式的过程和内容得到了扩展。仪式空间的变迁带来的影响是声音层次的重构。在扩张的仪式空间中,声音的层次变得更为丰富。

表1 仪式声音景观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宾州舞炮龙文化在变迁中获得了声音的重构。变迁特点如下。

1.神圣的仪式声音日渐式微。炮龙活动最为威严的是点睛开光的仪式之声。仪式之声必须具备切合的场景方可实现其仪式功能。“百龙舞宾州”活动开展后,官方开光仪式纳入了大传统之中,使其具备了更强的现实教化功能。与此同时,民间的开光仪式逐渐被其他声音所掩盖。

2.声音层次复杂多样。传统之声,有觥筹交错之声,开光祝词等等。当下的声音层次更为多样,主要体现在“噪声”的出现,比如毫无节奏感的、杂乱无章的爆竹声,游客的甩炮声,以及手机铃声。这种声音破坏了原来的层次感,使得炮龙活动的声音杂乱无章。

3.仪式乐器的改变。传统的舞炮龙需要八音开道。但在近年来的节日中,八音队因人力资源不足,逐渐淡出炮龙仪式活动中。具体说来,炮龙节更多地采用了武场音乐,而非文场音乐。在大部分社区中,武场音乐也简化了。原因有几方面:一是武场音乐传承人人老艺绝,已经少有人能继续从事文武场的表演;二是声音环境的改变,具体地说是宾州主要街道声音构成的复杂化。因商业噪声、杂乱无章的爆竹声的闯入,武场音乐逐步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噪声之中,形同虚设。

三、世俗之声加入:当代节日的听觉现象

宾州舞炮龙的爆竹声、吆喝声和呼喊声,宾州舞炮龙催生了本地与外地来客大量的声音“信徒”[6]。他们认为,在这样的一个狂欢的节日中,场面越热闹越好,而声音自然也是越大越好。在他们看来,疯狂的爆竹声和喧闹声是炮龙节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之后,宾州炮龙声名鹊起似乎又与这些狂热的爆竹声相关联。到底是为了舞龙去放爆竹还是纯粹要去放爆竹,宾州人自己有着不同的理解,外地去的游客也有自己的解读。这里蕴含着不同群体对节庆声音的看法。根据笔者调查,宾州人对近百龙舞宾州活动争议最大之处在于噪声的生产和传播。

噪声是一种音频干扰源,即“不需要的声音”,物理学界用频谱描述噪声的大小:按噪声的物理特性,分为有规噪声和无规噪声;各种机械和气流产生的噪声是有规噪声,交通噪声、多个声源产生的背景噪声或热干扰产生的噪声为无规噪声[7]163-164。国家对噪声的标准做了详细的说明。其执行标准为两个,分别是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和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①参见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和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

宾州属于县城,但是其规划发展已经达到南宁市卫星城市的水准,在噪声控制上,依旧采取县城相应的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在舞炮龙时暂时被规避。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舞炮龙的时候谁还记得噪声这回事,炮声都是合理的!

根据SL街街道办公室高主任回忆,在改革开放之初,SL街的年轻人很多出去闯世界,过年回家后很兴奋,都跑去私人爆竹厂买爆竹,一是价格低,二是够响亮。当时还没有甩炮②甩炮:小型爆竹,白色,如珍珠般大小,不需要火引,直接摔到地上,会发出一声炮响。,年轻人喜欢凑在一起玩③也有少数人是在玩小型赌博游戏,例如谁输谁买炮。。规模最大的一次燃放鞭炮活动,是正月十一至正月十五,吃完灯酒之后的舞炮龙,那是全城欢腾。爆竹声从晚上七点持续到第二天早上,有的街道爆竹多的,可以连续放两天。而L圩那边的情况更为复杂。L圩妇幼保健院的ZY回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L圩的爆竹声在过年期间基本没有停过,最热闹的时候应该在除夕和灯酒节前后。据当地一些老人回忆,L圩舞炮龙放爆竹,最长时间有持续三天的。

2000年之后,随着宾州灯酒节舞炮龙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外地民众也开始逐步涌入。观念的差别让这一民俗变得更为多元化。在内地网络不甚发达的21世纪初,外地游客通过报纸和电视了解到了宾州灯酒节和舞炮龙。不少外地民众将宾州炮龙活动想象成了大型的燃放烟花爆竹盛会。灯酒节和舞炮龙的“陌生化”被解构,燃放爆竹填补了外地民众想象的空白。随之而来的是私家车自驾游的兴起。有的外地人直接驾车,载着数量较多的爆竹前往宾州燃放。爆竹噪声的生产成为可能。根据笔者调查,2010至2014年,每一万头爆竹售价在20~35元之间,宾州本地著名的MHD爆竹,也只卖每一万头35元。低廉的价格给民众带来了狂欢的基础。

除去过年仪式以及娱乐,爆竹声俨然成为年节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南宁市1995年的爆竹禁令,让不少市民感觉耳根清净,毕竟多年的燃放爆竹传统给新兴城市带来了噪声污染。对爆竹声习以为常的市民,面对宁静的春节,突然觉得耳目一新。但持久的禁炮令使得民众燃放爆竹的欲望有增无减。在无处燃放爆竹的情况下,宾州倒是成了南宁燃放爆竹的后花园。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游客开心不代表着本地所有民众都开心。游客无序的吵闹声和炮声掩盖了节日本身应有的声音。在“百龙舞宾州”创办之前,前往宾州参加炮龙节的游客并不算少,但并不杂乱。大多数游客能够跟随街道的节奏燃放爆竹。自从宾州炮龙节举办之后,游客数量大增,带来的问题也开始慢慢增加。杂乱无章的爆竹声是宾州当地民众最为讨厌的声音。

除了爆竹声,宾州本地商家和游客均制造出有规噪声和无规噪声,使得节日神圣性减弱。这主要包括街头音乐声、叫喊声、消防车警车鸣笛声以及不规则的锣鼓声。手机电话铃声、欢呼和惊叫声均充斥着宾州各主要街道。在L圩,中午十一点开始,外地游客将老庙广场视为燃放爆竹的地点,不停地挥舞手中的爆竹。尽兴狂欢成为游客的追求。附近香客被淹没在炮声和尖叫声中,祈福活动受到了干扰。

宾州县L圩商业城、LB街、Y街、SY路的商铺习惯于播放网络歌曲,例如《最炫民族风》《蝴蝶双双飞》,等等。网络歌曲的特点是通俗、易于接受。与此同时,网络歌曲的旋律往往以娱乐为主,缺乏艺术“灵韵”。不同的网络歌曲循环播放,构成了宾州街头一景。杂乱刺耳的爆竹声和此起彼伏的网络音乐,使得炮龙本身的声音被淹没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彷徨、焦虑的流行音乐曲调。进一步说,各街道中没有组织和规律的锣鼓声破坏了节日的氛围。不少游客常常不顾当地习俗,来到社区之后,不经同意即敲打锣鼓,抚摸炮龙并合影留念。当地的社区习以为常,也难以管理。这造成了节日当天的嘈杂无序。

四、音乐作品的创作:官方与民间的想象

声音与权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声音之处必然涉及权力。声音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渠道之一,一直存在于社会结构与各种权力的关系网之中。有声或者无声,扩音或者禁音,体现了权力的嵌入,无形的声音在建构着日常生活的权力结构。在宾州政府打造“百龙舞宾州-宾州炮龙节”宾州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声音文化对宾州炮龙节的影响。官方认为,主题曲的打造是将炮龙节声音文化引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民间的创作也和官方交相呼应。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大传统与小传统交相呼应:官方主题曲的打造

音乐与地区认同有密切的联系,音乐能带来地方性的情感联系和认同。音乐的曲调、歌词创作,往往和具体区域的人、情感相关。不少音乐创作人也用“采风”的方式,吸收民间题材并且创新。大型运动会或者博览会,当地官方都会利用各种资源打造其自身形象。主题曲的打造是很重要的方面。宾州官方为了将“百龙舞宾州-宾州炮龙节”活动打造成地区文化经典,在各方面进行了准备。在节日文化实践中,宾州行政部门将自身看作华夏传人的一员,而宾州文化就是龙文化的典型表达。

《炮龙雄风》是继C电视台《中华一绝》栏目播出炮龙专题之后,宾州官方的又一作品。这是一首充满传统宾州气息与色彩的歌曲。从歌名来看,雄风一词充满了官方的意味。宾州官方将“炮龙”拉入了大传统的体系之中,试图通过主题曲的打造,形成新的文化传统。“雄风”一词,体现了宾州政府对炮龙的重视,也体现了政府对新“家园”的想象:雄壮有力的新兴城镇!

爆竹声鸣震昆仑

震呀么震昆仑

龙腾虎跃显精神那

显呀么显精神

一条条金色火龙狂舞哎

一串串电光响炮齐鸣

嘿!

乘着火光翻腾,

迎着炮声前进!

爆竹声声报太平。

威武雄壮的舞龙人

爆竹声声报太平。

威武雄壮的舞龙人, 爆竹声鸣震昆仑震呀么震昆仑

龙腾虎跃显精神那

显呀么显精神

一条条金色火龙狂舞哎

一串串电光响炮齐鸣

嘿!

乘着火光翻腾,

迎着炮声前进!

爆竹声声报太平。

威武雄壮的舞龙人

爆竹声声报太平。

威武雄壮的舞龙人,

奔放的炮龙哎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驾雾迎新春

巨龙飞舞千山醒

千呀么千山醒

欢天喜地宾州城那

宾呀么宾州城

一阵阵锣鼓八音齐鸣哎

一支支悠扬山歌动听

嘿!

火花纷飞遍地

灯火灿烂满城

天空飘荡吉祥云

机智勇敢的宾州人

天空飘荡吉祥云

机智勇敢的宾州人

欢乐的炮龙哎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腾飞抒豪情

奔放的炮龙哎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驾雾迎新春

巨龙飞舞千山醒

千呀么千山醒

欢天喜地宾州城那

宾呀么宾州城

一阵阵锣鼓八音齐鸣哎

一支支悠扬山歌动听

嘿!

火花纷飞遍地

灯火灿烂满城

天空飘荡吉祥云

机智勇敢的宾州人

天空飘荡吉祥云

机智勇敢的宾州人

欢乐的炮龙哎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腾飞抒豪情!①见徐沛东、潘琦:《炮龙雄风》词曲。

这首歌的歌词分为两声部。第一部分写的是爆竹震昆仑。昆仑意象在宾州人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军事和政治意象的表达。第二部分描述舞龙、爆竹给宾州带来吉祥、平安,显示出宾州人的勇敢气质。主题曲充斥着宾州地方文化的符号:昆仑、火龙、爆竹、八音、山歌等。按照相关部门的解释,这首歌曲首先是给宾州塑造形象的,因为炮龙节刚开始进入政府主办模式,他们需要一些“主流”的声音为节日正名增添力量。

这一文化记忆的塑造很快收到了效果,2008年之后,歌曲在炮龙晚会演唱,随后被大街小巷的商家作为节庆音乐播放。Y吴街文印店老板提起,每到春节前,《炮龙雄风》的歌声总能在繁华地段响起。在炮龙节前,这一歌曲成为宾州街头的主流歌曲,不少店家都以此为乐。就读大学的小梅告诉笔者,她并不知道这首歌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她第一次听到歌曲是在高中时,最大的感觉是替宾州出了一口气,很有面子。宏哥提到,他觉得印象最深的是炮龙晚会那天在电视直播中听到这首主题曲之后,他立刻上网搜索,但是没搜到。后来炮龙节过后通过朋友才找到复刻的cd版本。

(二)怀旧与迎新:民间歌曲的创作和流行

与官方的创作相呼应,宾州民众利用各种形式对宾州文化和炮龙意象进行了重组。其中视频与音乐的创作体现了宾州民间对炮龙节的看法。以在这几年中最有影响力的民间歌曲是《云队宾州人》为例。云队宾州人是宾州吧网友第一癫佬②癫佬:方言。疯子之意。的创作,创作时间已经无从考究。此作品一出,立刻点燃了宾州网友的热情,各种补充和再创作层出不穷。笔者择取了部分如下:

云队③云队,地方方言,意为“我们”。宾州人

云队宾州人,灵醒又聪明

春节舞炮龙,世界都闻名

彩架师公戏,看得笑又惊

脆皮白斩狗,闻气也补肾

来喂、来喂,脆皮白斩狗,

闻气也补肾,夏天吃酸粉,

病猫都精神,宾州样样稽,

祖宗来传承。

云队宾州人,灵醒又聪明

绣出好壮锦,全国都有名

抵罗小五金,样样毋得顶

竹编工艺品,四海扬美名

来喂!来喂!

竹编工艺品,四海扬美名

瓷器凑糖厂,重有水泥厂

宾州样样稽,潇洒走东盟。

读白:一月笋,二月菌,三月控篮上岭顶,四月各得肚了拎,五月肚脐搽红敏,六月新禾米饭撑肚奔,七月嫩姜炒鸭胫,八月滚茶送面饼,九月库鱼孖大拧,十月割禾居齐整,十一月捣糕又打饼,十二月舞龙舞狮跳拎称,跳拎称!

云队宾州人,零星又聪明

亲切又好客,取个好名声。

阿叔讲义气,

阿婶毋顶颈,

帅哥焖话水

靓妹笑肚奔

来喂!来喂!

帅哥焖话水

靓妹笑肚奔,

喊来老朋友

重有新朋友

宾州样样稽,

个个都用神。

云队宾州人,灵醒又聪明

处处好风情,个个都 文明

抵咩好女婿,个个都孝顺

阿婆好福气,也有好笋妇

家庭很美满,重有好儿孙

宾州样样稽,做个龙传人。

这首歌曲配乐轻松愉快,歌词使用了大量口语以及地方方言。它涉及地方知识的挖掘与表述:一是宾州人的文化特性,即“灵醒又聪明”;二是宾州特色民俗如炮龙、彩架和师公戏;三是宾州手工艺与手工业,比如壮锦。这首歌曲传到网络上之后,立刻引起了民众的关注。朗朗上口的歌词和曲调,让不少本地民众津津乐道。笔者在参加炮龙节活动时发现,这首歌是民众讨论的热点。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节日文化内容。

五、文化持有者的实践与体验:声音、情感与认同

听觉文化景观与政府部门、民众的心意景观[8]有联系之处。我们可以通过对宾州炮龙晚会的考察,看到行政部门对民间文化的利用,同时也看到民众对这一形象塑造的认可度。2007年之后,民间热火朝天的讨论和大众文化创作引起了文化馆的注意。2010年底,文化馆提出,要让民间创作亮相炮龙节晚会以提高本地民众参加节日的主动性,不能单靠邀请明星来参加炮龙节晚会以增加人气。文化馆骨干指出,要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宾州特色的文艺晚会。

在最近五年的炮龙节文艺晚会中,宾州文化馆对地方文化的挖掘体现在歌曲、小品等语音艺术的展示中。这些作品常常会与主流文艺作品一起展演,近几年的常演作品有:《龙的传人》《中国人》《one night in 宾州》《炮龙雄风》《云队宾州人》《到炮龙之乡看一看》蓝衣壮山歌表演、威风龙鼓队表演、采茶歌、师公戏折子戏,等等。与此同时,通俗文艺作品也在晚会上亮相。最能体现宾州行政部门用心的是节日组委会邀请到了当红主持人和明星。

利用明星效应拉高地方文艺晚会的做法,在大陆演艺市场中极为常见。文艺批评家常常批评这种脱离地方文化的拼盘式的表演,认为是商品化、流水线般的文化生产。

但如果只是从客位的角度考察这一问题,未免失之偏颇。宾州民众又对这一现象又是如何想的呢?出乎笔者意料的是,不少民众反而对这样的表演是感到满意的。档案馆小程跟笔者提到:“每年的炮龙节晚会,他们(行政部门)都会请一些明星过来,我们平时都见不到的,我觉得好啊。难得一见嘛。”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很多人。在“见世面”的心态之下,民众对炮龙晚会充满了期待,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笔者随机采访了参加炮龙晚会的观众,发现他们除了对明星感兴趣之外,对晚会的形式也表示欢迎,有民众表示,在晚会上既可以看到明星,时而又有宾州方言的演出,何乐而不看?

我们再把眼光转向参加晚会的演职人员。演职人员参与晚会的体验,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观察的角度,探讨炮龙节的行政管理架构在晚会中如何影响到演职人员,更进一步说,可以看到地方大小传统的互动。以威风龙鼓队为例。威风龙鼓队设想起源于2010年,熊叔、关叔、吴哥等人提出,炮龙节的规模虽然大,但是缺乏振奋人心的气势。为了让节日活动显得声势浩大,熊叔等人开始设计威风龙鼓队。这一设想实际上是民间文化精英对大传统——炮龙节的一次正面回应。炮龙节为地方形象的拓展设计了诸多措施与方案,而民间艺人则顺势将官方方案的优势充分利用。

2012年1月,在吴哥等人的主持下,威风龙鼓队在宾州职高诞生。龙鼓队由大、中、小三种。龙鼓组成:大龙鼓4面,中龙鼓16面,小龙鼓16面。这支龙鼓队以威风冠名,取的是积极进取,充满活力之意。一期队员与团队指挥,全部来自职高学生,象征着宾州炮龙文化的传人和未来。领队是SL社区吴哥等人。关叔对锣鼓点进行了重新设计。设计的原则是:一是能整合各街道、各社区凌乱的锣鼓点,以便创造“一致”的形式;二是节奏要能配合官方炮龙开光仪式,显示出宾州的雄浑壮阔之气。

在威风龙鼓队训练期间,宾州行政部门主管多次探望队员,这一行政做法很快得到了学生们的响应。学生们认为,这次威风龙鼓队的组建,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视野开阔了很多,而且带有传承宾州文化的使命感。尽管临近春节,但是他们还是主动留下来,坚持每天训练,有些男队员玩得开心兴奋了,迟迟不愿离开。在他们看来,锣鼓是第一次和他们如此亲近。一些队员职高毕业了之后,每年炮龙节前还回去合影留念。队员的身份建构是通过龙鼓队的实践完成的,龙鼓的听觉实践,建立起了文化传承人的情感结构和观念。

本文主要依靠民族志田野调查资料,从声音的角度对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变迁进行分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炮龙节的意义蕴含于“添丁”与爆竹助兴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文化逐步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这一民间节日发展逐步走向多元化的道路,节日的声音体系得到扩展,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相互影响。从个案中我们得到启示:第一,非遗保护需要结合文化事象本身的特点展开。节日遗产是综合性的民俗文化,汇集了艺术的各种形态,是视听文化的结合,不能过于关注其视觉现象而忽略听觉现象;第二,节日的声音景观根植于社区的历史文化脉络,这一无形的文化力量凝聚了社区的情感与认同。因此,在进行节日遗产保护时,要充分考虑到声音景观对节日遗产本身、对社区、对民众的重要作用,它连接着历史与现实。第三,在设计节日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声音景观的“圣”与“俗”,让神圣仪式得以保留,同时增加节日娱乐活动的层次,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节日文化发展的一般特点。

猜你喜欢
宾州爆竹声爆竹
空气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
除夕夜
百年宾州 百年酒香——宾州白酒酿制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