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A区图书馆阅览室采光照明情况调查研究

2017-07-18 11:59李婧悦
灯与照明 2017年1期
关键词:光色靠窗色温

李婧悦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5)

重庆大学A区图书馆阅览室采光照明情况调查研究

李婧悦

(重庆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5)

文章对重庆大学A区图书馆两个阅览室的光环境进行调研,在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整理基础上,指出该图书馆阅览室光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造建议。

光环境;室内照明;阅览室设计;灯具布置

图书馆是学生经常活动和停留的地方,其中的阅览室是学生使用最多的功能空间,同时也是对光环境要求较高的空间。图书馆照明,除了满足基本的照度值和照度均匀度之外,还应考虑使用者生理和心理需求。好的阅览室光环境不仅能提供足够的照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护读者视力,减轻疲惫感,提高学习效率。本次研究选择重庆大学A区图书馆的阅览空间进行调查分析,检验调研对象是否满足国家标准,同时从使用者需求出发探讨阅览室采光照明有哪些方面可以优化,以便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阅读光环境。

1 光环境调研对象

1.1 阅览室选择

本次研究选择重庆大学A区图书馆二层的两个阅览室进行调研。图书馆采用藏书阅览一体化的方式,而本次研究主要对象是使用者阅读空间,因此考虑将图书馆阅览室原有空间划分为阅读区和藏书区两部分,只针对阅读区部分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选择的两个区域分别是东区阅览室空间和西区逸夫楼阅览室空间。

1.2 指标选择

选取使用者对光环境的主观感受、采光照明方式、照明光源(光源类型、光源色温)、照度(整个阅览空间照度、全部工作面照度、不同类型工作面照度、最高照度、最低照度、照度均匀度)这几个方面作为调研指标。

使用者对光环境的主观感受通过现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照明方式、照明光源类型通过现场观察的方式确定,不同光源的色温通过对照色温表确定,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以现场测量和计算的方式得到。

1.3 测试方法

现场测试选取每个工作面单元为一个测点进行布点,测量工作面表面水平照度。过道选用和工作面单元一致的网格布点,测量距地面0.75 m处水平照度。阅览室整体平均照度和所有工作面平均照度按照四角布点法的计算方法计算,不同照明类型的工作面平均照度用算术平均值法计算。

2 调研数据

2.1 光环境主观感受

使用者对光环境的感受主要从亮度、光色、舒适感、有无眩光4个方面进行调查。另外对使用者的照明亮度、光色、照明方式偏好进行了调查(图1)。

2.2 采光照明方式

调研的两个阅览空间均采用自然采光、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结合(混合照明)的方式。东区阅览室自然采光主要通过窗口采光,西区阅览室通过内庭院进行自然采光。一般照明有吊顶内隐藏灯具方式、顶棚下吊灯方式,局部照明主要采用桌面台灯的方式(表1)。

图1 使用者主观感受和偏好调查

光源类型阅览室色温/K照明方式灯具种类点光源东区、西区5500顶棚吊灯荧光灯点光源东区、西区3500桌面台灯荧光灯点光源西区4500桌面台灯荧光灯漫反射面光源东区、西区5000吊顶隐藏灯具荧光灯

2.3 照明光源

此次调研的2个阅览室内,均使用点光源、面光源(漫射光)结合的方式照明。顶棚吊灯和吊顶内灯具色温为5 500 K和5 000 K,桌面两种台灯色温为3 500 K和4 500 K,光色主要为黄色,光源类型均为荧光灯(表1)。

2.4 照度数据

对阅览室照度相关值的测量和计算,分为东西两区阅读工作面照度、东西两阅览室整体照度(工作面和过道)、多人大桌照度(混合照明)、靠窗单排桌照度(混合照明)、靠窗双人桌照度(仅一般照明)、不靠窗双人桌照度(仅一般照明)八组数据(表2)。

表2 阅览室照度测试数据

3 数据分析和现存问题

3.1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共发放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份,均为使用者在阅览室现场填写。问卷结果表明,使用者对阅览室光色、亮度、舒适度等方面整体较满意,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图1)。

亮度感受方面,多人大桌、靠窗单排桌和靠窗双人桌的满意度均较高,大部分使用者认为亮度适中或较亮,不靠窗双人桌亮度满意度较低。多人大桌有10%的使用者认为较暗,靠窗单排桌有11%的使用者认为较暗。这两种类型均为混合照明方式,使用者能通过台灯调节阅读面的照度以满足使用需求,但仍有部分人认为照度不足。满意度最低的是不靠窗双人桌,有50%使用者认为亮度偏暗,原因是这种类型工作面不靠窗,不能得到充足的自然光,同时没有局部照明的台灯补充照度,仅依靠一般照明,照度不足。

光色感受方面,3%的使用者认为偏白,20%认为光色偏黄。而使用者对阅览室光色的偏好为13%喜欢偏白色光,23%喜欢偏黄色光,与实际有一定差距。原因可能是使用者个人偏好或进行不同的活动所以需要不同光色,科研学习、阅读纸质图书、使用电脑、娱乐等活动,对光色的需求都有所不同。

3%的使用者经常受到眩光干扰,40%的使用者偶尔有眩光感受。根据实地观察调研,灯具均使用灯罩或天花板漫反射进行照明,避免了直射入眼的光线,但阳光充足的白天窗口自然采光过于强烈,另外桌面材料反光会造成一定的刺眼光线。

对光源类型的偏好上,55%喜欢天花板吊灯即一般照明,16%喜欢日光,29%喜欢台灯照明即局部照明,可以看出大部分使用者希望使用一般照明,而该图书馆阅览室内一般照明提供的照度较低,必须依靠局部照明补充,因此这种光源设置方式与使用者偏好并不相符。

3.2 采光照明方式

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结合的方式,提高了照明的灵活性,使用者可以通过对局部照明的控制按照需要调整工作面照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能的作用。吊顶内隐藏光源的照明方式将光源光线直接投射到吊顶上,利用吊顶对光的漫反射照明。顶棚吊灯也采用透光率低的灯罩避免灯光直射在阅读工作面上,从而避免眩光的影响同时使光线均匀。

但间接照明的工作面照度不足,使整个阅览室对局部照明的依赖较高,没有局部照明的工作面照度过低,导致阅览室照度均匀度较低。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使用者大部分希望使用天花板吊灯类的一般照明,而不是使用台灯等局部照明的补充方式。

3.3 照明光源

人眼在自然光条件下比在人工光环境中更舒适,并且有更好的识别、辨认能力,因此阅览室的照明应尽量选择接近日光的光源。本次调研的阅览室光源色温在3 500 K到5 500 K之间,整体色温偏低,光色偏黄,给人舒适温暖的感觉,但暖色光会促进人体褪黑素的分泌,使人产生疲惫感,而高色温的冷色光更有利于人集中精力。不同的光色给人带来不同感受,结合问卷中使用者对光色偏好的调查也能看出他们对不同光色有潜在的心理需求。

3.4 照度

国家标准要求的图书馆阅览室照度值为300 lx,东区、西区两个阅览室的工作面平均照度为255.3 lx和203.0 lx,均没有达标。东区、西区阅览室照度均匀度分别为0.56和0.36,西区偏低,原因是西区有部分座位没有设置台灯,仅靠一般照明提供照度,导致最小照度过低,仅有72.8 lx(表2)。

通过不同照明方式工作面的平均照度和不同区域工作面平均照度对比(图2),可以看出各类型工作面照度均没有达到标准的300 lx。其中没有台灯照明的不靠窗双人桌类型的工作面平均照度最低,仅有160.6 lx,与调查问卷中使用者对亮度的满意度作比较,有50%使用者认为该类型工作面亮度偏暗,说明此种工作面照度给使用者带来了不适感受。照度同样较低的靠窗双人桌,平均照度为172.4 lx,由于调查问卷发放时间为下午,有自然光的补充,使用者满意程度较高,但晚上的实际照度并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图2 不同区域和工作面平均照度

阅览室除了提供足够照度之外也应该提供一个均匀的照明光环境。通过不同工作面照度均匀度对比可以看出,采用混合照明的多人大桌和靠窗单排桌照度均匀度较低,均低于0.4,而仅用一般照明的靠窗双人桌照度均匀度明显较高(图3)。说明台灯的使用虽然提高了局部工作面照度和平均照度,但也降低了区域的照度均匀度,同时也会降低使用者的阅读舒适感。

图3 不同区域和工作面照度均匀度

4 改进建议

1)增加一般照明的灯具数量或使用照度较高的灯具,来提高阅览室整体照度水平,减少对台灯照明的依赖程度。

2)将部分光源改为高色温灯具,如日光色荧光灯,从而改善阅览室整体光色偏黄的现状。可对阅览室分区进行照明设计,在照度满足的前提下,在不同区域使用偏黄或偏白的不同光色灯具,让使用者根据自身偏好和具体使用需求进行选择。

3)在照度不够的区域增设台灯,提高最低照度值,从而提高工作面的照度均匀度。

4)使用遮光性能较好且可以自由调节的窗帘,或在朝南的采光口增加合适的遮阳构件,避免阳光直射在靠窗的桌面。

5 结 论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调研的两个阅览室阅读区域室内光环境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平均照度不足,照度均匀度较低,部分工作面照度过低,使用的照明灯具色温偏低等。文章通过数据分析、标准查阅及对使用者需求的调研,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图书馆阅览空间的采光照明设计,不应仅仅依据规范要求,而应根据使用者具体的行为模式、生理心理需求进行设计,更多地考虑使用者的感受,才能充分发挥采光照明的作用,使设计更合理和人性化。

[1] 程泰宁,钟承霞.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宁波高教园区图书信息中心的设计探索[J].建筑学报,2007(5):70-73.

[2] 程微.大学图书馆的照明质量与照明设计标准的考量[J].广州建筑,2010(1):7-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5700—2008照明测量方法[S].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6-7.

[4] 党睿,张明宇,刘刚,等. 基于文物保护的博物馆展陈照明调查研究[J]. 照明工程学报,2013(3):18-21.

[5] 王立雄,霍虹光,党睿,等.高铁站候车厅照明调查研究[J].建筑学报,2014(S2):111-115.

[6] 罗晓波. 基于使用后评价方法的高校新建图书馆读者空间的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Research on Illumination for Reading Room of Library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 A District

LI Jingyue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Key Laboratory of Mountain Town Construction and New Techn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P.R.China)

Research on light environment for reading room of library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 A district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ight environment in the reading room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light environment;indoor illumination;reading room design;lamp arrangement

2017-01-10 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507)

李婧悦,女,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光色靠窗色温
学生台灯色温 不宜超过4000K
去和来
鸡舍LED光色智能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论述舞台灯光设计中光色的应用探讨
基于DALI协议的色温可调节LED照明控制器
室内设计中灯光的艺术设计
选择合适的色温
电视照明中光色的运用技巧
保护视力,我有智能调整屏幕色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