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新常态视角下中国体育产业导向性因素转变与路径选择

2017-07-19 08:48卢方群
运动 2017年23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常态体育

卢方群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国家治理能力提升,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代化特征凸显。然而,体育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体育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体育产业效能需要改观。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要明确其基本制约要素,并适时做出调整,才能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换言之,体育产业只有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才能打破制度束缚,突破路径依赖。

1 体育产业发展导向性因素的决定条件与影响因素

1.1 体育产业属性的基础作用

传统意义上,体育的基本属性在于其强身健体的功能,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经济发展改变了体育功能、状态与性质,其意义远远超越基本属性而具有了经济意义和社会价值。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分工越来越细,链条越来越长,产业形态越来越丰富。可以说,体育产业在促增长、保就业、惠民生等领域的贡献日益凸显,作用逐渐提升,甚至成为某些区域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从这层意义上说,体育产业有着与其他经济产业不同的内在属性,它既具有经济意义也兼具社会意义,既有经济作用,也有社会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必须将社会意义放在首位,同时兼顾到经济效益。相反,体育产业的发展要兼顾市场利益,遵循价值规律和供需关系,同时将社会效益作为衡量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1.2 社会经济条件是体育属性的前提

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应与社会整体结构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环境配套,这就是体育产业的经济属性。一方面,体育产业的经济属性表明,经济基础是体育产业存在的前提,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都制约着体育产业演变路径、组织结构、发展层次等。从这个角度说,体育产业只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在发展规模、速度、配套性上与时代同步,才能让经济发展的红利为体育产业所共享。另一方面,体育产业还具有社会属性。体育产业是在不断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上得以存在发展的。与生存的基本需求不同,体育产业满足的是个体发展和享受的内在需求,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这种更高层次的需求应建立在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提升基础之上,应以不损害个体的消费能力为前提。

2 基于经济新常态的体育产业发展路向特征

2.1 人本主义特质

人本主义或者人本性在此处指的是民生性,这是体育产业社会属性中的重要形式。从民生性出发,体育产业必须在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上下功夫。传统经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人本质属性,让物本性充斥于经济环节中,其服务人之本来属性的特质被抹杀。尽管经济发展带来了财富的繁荣和成果的丰富,但是,经济对于人的体育追求的目标却被消解。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和谐进步,为了实现民生的基本目标,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体育产业基本发展路向也就逐渐从竞技和经济体育转变为民生体育,这是体育人本主义特质的回归,也是体育价值的人文转向,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民生体育需求。

2.2 社会化转型

社会化是体育发展的主体问题之一。体育发展的社会化路向意味着,体育产业发展主体逐渐从过去举国体制、政府单一,转变为当前的政府与社会共同发力,促进体育产业的进步。尽管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体育产业的社会化也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也要参与社会竞争,但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必然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或者市场,而是充分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实现体育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另一方面,体育产业的社会化还表现在对于政策措施的依赖程度。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上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凸显出来。然而,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而言,市场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体育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正确发挥公有制经济的制度优势,发挥政府的政策优势,从而让体育产业能够构建起有序的市场体系,能够有效促进体育企业的自主竞争与平等交易。为此,体育产业发展要在与政府政策的互动中,释放自身的活力,拓展发展的空间,引导更多企业进入公平竞争领域中去。

2.3 融合性趋势

融合性趋势强调的是不同产业之间的联动与协调发展,进而实现产业的互促与共荣。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不同产业的结构优化是重点,它不仅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更注重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体育经济来说,如何把握新常态的特质,形成产业推动、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新格局尤为重要。体育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实现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互动,通过与旅游、信息、文化产业的融合,形成体育会展、体育休闲旅游、体育传媒体、体育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是经济新常态催生的产物,也必然在经济新常态下突破发展。

3 新常态视角下中国体育产业导向的路径选择

3.1 要从长远着手,从人民需求出发

一方面,要重视体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力度,既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也创新服务的形式和内容,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智能化的群众体育文化服务。尤其是,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可以尝试通过精准识别,精准供给的路向,满足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体育产业的人本性更应凸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民生特色。体育产业的发展在满足群众基本需求基础上,还应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体育产业项目开发过程中要重视百姓切身利益维护,对于失地农民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考虑就近给他们安排相关工作,让他们享受到体育产业发展的红利。例如,当前国家通过顶层设计力推体育特色小镇项目,能够通过一点的极化效应带动全盘的整体提升。然而,在有的地区却出现了为了发展特色体育小镇而盲目圈占百姓土地的现象,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倘若我们认识到体育产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那么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必然会有的放矢,群众的权益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此外,还要注重体育产业开发的生态效益,不能为了发展体育产业而枉顾生态保护和环境开发,进而给百姓生活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3.2 体育产业要走融合发展之路

(1)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要在层次上求得突破,在内容上求得升级。不仅发展体育与文化,健康,旅游,医疗等方面的合作,而且要拓展体育发展的深度融合水平,在区域合作和多层次结构合作上求得突破。例如,区域合作方面可以借助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将东中部地区的体育产业项目转移到西部和其他边远落后地区,带动不同地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要将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项目充分进行包装和加工,实现优势互补和产业升级。在多层次结构合作方面,要突出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确保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船小好调头的机动灵活特性,促进体育产业创新发展。(2)要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平台建设。搭建平台可以促进资源共享、交流合作,盘活资源,将体育产业推广纳入到规范公共平台加以统和管理。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引导、管理和调控作用,制定适应国情的体育产业规划,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惩处,配合体育产业常态化宣传,构建完备政府管理平台。(3)要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的全面融合,加强信息发布与反馈的速度,提高体育产业的宽度,着力打造生态系统,更好地服务用户并推广价值。要借助移动互联网催生的新平台、新业态,融合产品迭代升级,实现管理架构、流程机制的全面创新,其自身的推广力、引导力、影响力得以凸显出来。

3.3 体育产业发展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体育产业发展要依靠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顶层设计的规划,否则就不能最大限度提高其公益属性。与此同时,体育产业发展也要突出市场的重要性,让市场的积极作用在体育产业发展中有效体现出来,促进体育产业的良性互动。具体来说,就是体育产业的发展既然调动起政府部门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好市场的积极导向功能,让体育产业的公益性与盈利性得到全面的彰显。(2)要完善评价机制。要探索建立相关评价机制,通过平台化水平、引擎推动能力、资本运营层次等方面,评估全媒体格局下体育产业资源发展,并逐步形成共识、制定对策。同时,要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持续进行优化改善,协同推动体育产业指导的常态化与规范化,使其更好地制度化、程序化,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参照。

3.4 体育产业要打破制度束缚,突破路径依赖

体育产业发展要敢于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尤其要注重突破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用创新的理念指导发展实践,将发展触角延伸到国际最新发展成果中,实现全面升级与改造。同时,要转变长期以来存在的政绩考核机制,突出考评标准的多样性和考核结果的动态性。对于某些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评估,不仅要考量其经济要素,也要重视其生态指标,进而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体现体育产业发现的真实价值。尤其是,对于某些事关民生的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更要突出其民生标准和发展理念,实现体育产业的民生价值。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还要兼顾到安全权利的提升。体育产业为人民体育需求服务,这要求体育产业的安全保障必须放在第一位。不仅体育器材设施要到位,其基本保障水平要提升,使得广大群众在享受体育锻炼过程中真正无后顾之忧。

4 结 语

体育产业发展导向性指的是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向和目标,它规定了体育产业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应该取得何种目标。后者决定了前者的发展路径,前者随后者变化而变化。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作为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也就具有了新的内涵与特征。为此,体育产业导向路径选择只有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才能打破制度束缚,突破路径依赖。

[1] 徐国斌,王勇,陈顺妹.论体育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6(11).

[2] 李锦标.中国体育发展与经济增长[J].安徽体育科技,2017(1).

[3] 林志炳,林亚霞.体育产业与经济增长多重均衡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4] 满清德.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30).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常态体育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