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

2017-07-19 12:35谭柳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年龄段健康成长心理健康

谭柳春

(柳州市人民医院 心理科门诊,广西 柳州 545006)

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

谭柳春

(柳州市人民医院 心理科门诊,广西 柳州 54500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进行心理咨询的60例青少年,对其进行诊断和干预。结果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比较,χ2值为6.4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17~18岁年龄段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最高。各年龄段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包括:网络成瘾、行为障碍、情绪障碍、抽动障碍及其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发生率比较,χ2值为9.9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网络成瘾的发生率最高,居于首位。结论为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下,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给予综合的干预措施,全面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心理问题;干预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心身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问题、情绪问题及行为问题发生的高危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只有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才能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大程度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心理咨询门诊接受心理咨询的60例青少年。

1.2 方法:采用美国精神病学会编制的《精神障碍统计诊断手册》第四版(DSM-Ⅳ)作为诊断标准,对60例青少年进行心理问题诊断和干预。

2 结 果

2.1 各年龄段青少年性别、年龄构成比例:见表1。不同性别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比较,χ2值为2.13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比较,χ2值为6.4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17~18岁年龄段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最高。

表1 各年龄段青少年性别、年龄构成比例[n(%)]

2.2 各年龄段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分析:见表2。各年龄段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包括:网络成瘾、行为障碍、情绪障碍、抽动障碍及其他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发生率比较,χ2值为9.9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网络成瘾的发生率最高,居于首位。

表2 各年龄段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分析[n(%)]

3 干预策略

3.1 面向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及方法运用到青少年的日常教育中,使青少年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抑郁、狭隘、恐惧、焦虑、网络成瘾、报复情绪、不良行为、抽动等表现,从中查找自身问题,积极面对和疏导。学校还应建立心理咨询室,在“重全体、重预防、重教育”的思想基础上,为个别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这也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此外,学校还应为青少年设立非知识性的心理体验内容,包括:测验、班会活动、野外训练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将知识传授与教育活动相结合,从而实现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1]。

3.2 营造相对宽松的学校教育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青少年的人格教育、情商教育、人生教育、道德法律教育、审美教育等,使应试教育真正发展为素质教育。但是,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及学校面临严峻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本身都容易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且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待学生的态度,沟通方法及对学生的期待程度等都是会对青少年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2]。尤其是个别教师存在体罚、辱骂学生的不良行为,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自尊心,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因此,积极为青少年营造相对宽松的学校教育环境,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方式将大大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培养。

3.3 加强青少年体育活动: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成长期,心理不成熟,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消极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提高生活的积极性,增强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3]。从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应加强青少年的体育活动,使心理教育和体育教育双管齐下,为全面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新的生活方式。

3.4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因素是影响深远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问题解决,情感沟通,行为表达等诸多方式,均是家庭功能的重要体现,父母对待子女的过分保护、过分干涉、过分严厉及否认、拒绝等方式,直接关系到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品质的养成[4]。良好的家庭氛围不仅包含良好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还与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因素有关,尤其是我国诸多家庭在家庭教养过程中,只单纯看重身体成长和智力开发,往往忽视青少年的正常心理需求,缺乏必要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因此,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素质应着手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加强沟通交流,保证青少年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4 讨 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受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5]。因此,正确了解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对于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1] 张晓娟.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959-961.

[2] 刘晓红,楚更五,贾福军.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231-240.

[3] 武林.体育活动对山西省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实证研究就[J].社会体育学,2016,6(23):123-124.

[4] 陈坚.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93-2294.

[5] 方拴锋,经承学,王琳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0):49-50.

R179

B

1671-8194(2017)16-0072-02

猜你喜欢
年龄段健康成长心理健康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好习惯伴你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