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术前介入栓塞化疗在晚期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7-07-19 12:35徐崇松杨亚鹏黄昌俊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切除率根治性栓塞

杨 涛 徐崇松 杨亚鹏 黄昌俊

(漯河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河南 漯河 462000)

探讨术前介入栓塞化疗在晚期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杨 涛 徐崇松 杨亚鹏 黄昌俊

(漯河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栓塞化疗在晚期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6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采用随机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前行静脉途径新辅助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前介入栓塞化疗。将两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以及保肛率进行科学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以及保肛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术前介入栓塞化疗在晚期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栓塞化疗;晚期直肠癌;应用价值

晚期直肠癌为恶性肿瘤[1],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直肠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术前介入栓塞化疗在晚期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本次研究对象: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将6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患者为一组。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6∶14;年龄范围34~68岁,平均年龄(50.12±5.46)岁;按肿瘤位置划分:低位14例,高位16例;Dukes分期:B期11例,C期12例,D期7例;病理类型:黏液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9例,高分化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5例。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5∶15;年龄范围35~69岁,平均年龄(50.41±5.36)岁;按肿瘤位置划分:低位13例,高位17例;Dukes分期:B期10例,C期11例,D期9例;病理类型:黏液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10例,高分化腺癌8例,印戒细胞癌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晚期直肠癌患者在年龄范围、肿瘤位置、病理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对照组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前行静脉途径新辅助化疗,第1天至第2天给予保肝、制酸等常规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85 mg/m2,第1天至第2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200 mg/m2与5-氟尿嘧啶4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22 h。

观察组晚期直肠癌患者在术前介入栓塞化疗,常规治疗与对照组相同。首先进行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高位直肠癌患者选择直肠上动脉,低位直肠癌患者选择直肠上动脉与双侧髂内动脉。其中药物用量为0.75 g/m2,的5-氟尿嘧啶,200 mg/m2亚叶酸钙以及85 mg/m2奥沙利铂。将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以及奥沙利铂经生理盐水稀释至70~100 mL,持续注射20~30 min。注射结束后,以超选择肿瘤血管为前提使用超液化碘油为栓塞剂栓塞。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2组晚期直肠癌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肝、肾功能损害以及消化道症状,其中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②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及保肛率。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数据均经SPSS18.0版处理,用%表示2组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以及保肛率,使用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具有明显差别。

2 结 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晚期直肠癌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对比2组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2.2 手术根治性切除率及保肛率: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46.67%(14/30),保肛率为36.67%(11/30)。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93.33%(28/30),保肛率为80.00%(24/30)。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与保肛率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值<0.05。

3 讨 论

新辅助化疗指的是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前进行的化疗,主要目的是将肿瘤体积缩小,减少周围组织的粘连与侵犯,使肿瘤降期,最后提高手术的切除率[2]。术前化疗能够将血液循环中的游离癌细胞杀灭,防止其向远处转移,此外,术前化疗还能杀伤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转移淋巴结以及亚临床癌灶,降低术后复发率[3]。

经静脉途径开展新辅助化疗为传统的化疗方式,临床实验证明,该化疗方式能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恶性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保肛率及手术根治性切除率[4],然而当药物经静脉内灌注后,局部血流量会决定药物的分布情况,其中血流量高的器官药物浓度较高,而靶器官的药物浓度偏低[5],使化疗有效率出现较低的情况,同时因使用的化疗药物剂量较大,导致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较多患者耐受性较差。

肿瘤以动脉供血为主,术前经动脉介入化疗时,靶器官为药物首先进入的区域,血流分布情况不会影响药物分布,受靶器官首过提取作用与首过代谢作用的影响,癌灶与癌灶旁组织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静脉途径[6]。经动脉途径给药后,门静脉血携带高浓度化疗药物流经肝脏能够防止直肠癌出现肝转移,化疗药物在人体内循环流通,可对全身进行化疗,提高介入化疗的疗效。化疗药物推注结束后,以超选择肿瘤血管为前提使用超液化碘油栓塞剂直接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能够阻断肿瘤血供,进而使肿瘤细胞坏死及血管闭塞[7],提高疗效。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前行静脉途径新辅助化疗,观察组晚期直肠癌患者在术前介入栓塞化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与保肛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由此可得,晚期直肠癌治疗中术前介入栓塞化疗能够提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与保肛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 李红卫,杨森,杜荣莲.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评价与预后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B22):155-156.

[2] 王晨,杜自忠.超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分析[J].甘肃医药,2015,34(4):291-293.

[3] 李西军.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5,28(1):73-74.

[4] 朱烽锋,司马辉,赵军.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在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中应用的新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11):1360-1365.

[5] 林晓萍,张武,陈文俊,等.化疗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4):142-144.

[6] 叶涛,王耀辉,夏景林,等.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J].中华肿瘤杂志,2012,34(9):706-709.

[7] 王洪云,何秀琴,于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6):83-84.

R735.3+<7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16-0166-027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7)16-0166-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16-0166-02

猜你喜欢
切除率根治性栓塞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背下方入路肾蒂处理技术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的腔内突出型结直肠肿瘤的临床结局分析
肺隔离综合症经皮导管血管栓塞术1例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肠梗阻的防治策略
单中心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