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提升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7-07-19 12:35赵红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内科住院

赵红霞

(河北省任县医院 神经内科,河北 任县 055150)

品管圈活动对提升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

赵红霞

(河北省任县医院 神经内科,河北 任县 055150)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病房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提升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实施品管圈活动,选取本科室的20名护士作为考核对象,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理质量。随机抽取在神经内科实施品管圈前后的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神经内科病房护士的服务意识、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预见性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交接班时间长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住院时间时间短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增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预见性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

品管圈;神经内科;优质护理;质量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成为护理管理者重点关注的问题[1]。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们为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工作绩效和质量,自发组成小团体,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对工作现场进行管理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品管圈活动强调共同参与,其成员既是管理者,也是具体实施者,因此有助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持续改进工作质量[2]。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之中,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的21名护士作为考核对象,年龄20~45岁,平均(27.2±5.6)岁;其中护士12名,护师7名,主管护师2名;中专2名,大专11名,本科8名;工作年限不足1年4名,1~3年

11名,3年以上6名。随机抽取在神经内科实施品管圈前后的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我院神经内科同一批护士的服务意识、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预见性护理能力,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实施前后收治的60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记录其住院时间。其中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方法如下:①开展培训活动:自2014年1~6月实施品管圈活动,由护士长负责讲解该活动开展的意义、目的和方法,鼓励护理人员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并对其进行培训,促使其边学边操作,将护理知识与日常护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对护理人员掌握品管圈知识的掌握程度、品管手法、责任心、团队凝聚力等进行考核。②建立并完善组织体系:培训完成后,护士长负责组成圈,以科室为单位,每组7人。按照品管圈活动要求制定活动计划及目标,监督实施过程,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每月进行总结和反馈。③反馈和评估:评估护理效果,反馈现阶段成果并进行评估,制定阶段目标,对活动前期至后期进行考核,检验各时期重点步骤,评价护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1.3 评价指标: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预见性护理能力进行评分,以10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能力越突出;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记录其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理质量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神经内科病房护士的服务意识、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预见性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交接班时间长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理质量比较(,n=21)

表1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理质量比较(,n=21)

交接班时间(min)实施前87.2±8.488.4±7.185.2±7.485.7±6.885.2±7.3实施后98.2±5.797.1±8.696.2±7.698.5±8.498.2±7.5t值4.9663.5754.7525.4285.692P值0.0000.0000.0000.0000.000时间服务意识(分)操作能力(分)解决问题能力(分)预见性护理能力(分)

2.2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满意度评分为(84.92±5.43)分,住院时间为(9.64±3.22)d;实施后的评分为(96.35±7.52)分,住院时间为(5.38±1.27)d。实施后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住院时间时间短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比较

表2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比较

时间满意度评分(分)住院时间(d)实施前(84.92±5.43)(9.64±3.22)实施后(96.35±7.52)(5.38±1.27)

3 讨 论

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因此,为完成某项管理目标,需要使人们了解具体的活动目的,充分调动其积极性[3]。品管圈活动是成员共同参与的团队活动,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让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参与权、自由权和管理权,培养其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同时也利于提高执行效率,工作效果、管理效益和执行力。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较多,病情较重,处理难度大,加之患者对自身疾病、医院所采用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不了解,对治疗缺乏信心,易对临床治疗产生负面影响[4]。因此,应在神经内科病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努力提高护理质量,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在神经内科实施品管圈活动,可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其综合素质,为提高护理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研究发现,在我科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预见性护理能力明显增强,相应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交接班时间明显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住院时间也短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与有关报道相符[5]。

综上所述,实施品管圈活动可增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提升优质护理质量。

[1] 孙伟燕,吴丽仙,叶丽敏,等.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9):1759-1761.

[2] 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29.

[3] 陈三娥,徐慧红.品管圈在降低输液过程中红灯报警次数的应用[J].宜春学院学报,2013,35(12):90-91.

[4] 倪栋梅.“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945-1946.

[5] 蔡月梅.神经内科病房实施品管圈管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6):2014,8(16):259-260.

R473.74

B

1671-8194(2017)16-0221-02

猜你喜欢
品管圈神经内科住院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