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2017-07-19 09:38姚卜成
中国扶贫 2017年14期
关键词:宋家沟村赵家

姚卜成

犹如春风轻拂面,恰似喜雨润心田。

十年九旱的山西省岢岚县这几天雨水不断,淋漓的小雨挥洒在一片片碧绿的禾苗上,让这些深藏在岢岚县西川山沟里的赵家洼村人高兴不已,比甘霖更能让赵家洼村人高兴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

6月24日,《中国扶贫》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赵家洼村,71岁的杨娥子正在自家红芸豆地里除草,70岁的老伴刘福有是家里的“年轻人”,当天带着92岁生病的婆婆到医院看病去了。地垄上岢岚县人大扶贫工作队队长曹元庆和驻村第一书记陈福庆正在帮她家锄草。“高兴得睡不着”,杨娥子做梦也没有想到,习近平总书记会来到她家里。她指着曹元庆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干部帮俺们做的事,比地里的豆苗还要多。干部们辛苦在先,享受在后,党帮的比俺们儿女们都多。”

68岁的王三女大娘高兴地说:“总书记说我比他大几岁,叫我老姐姐。以后有党的好政策,有干部们的帮扶,俺们后头的好日子多着呢!”

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岢岚县赵家洼村、宋家沟村,走田头,进土房,问冷暖,话扶贫,议脱贫,亲切的话语、亲民的作风,深深刻印在三晋儿女的脑海;殷殷的关怀、重重的嘱托,句句铭记在干部群众的心间,因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而汇聚起的磅礴力量,无疑为三晋大地的脱贫攻坚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与我们心连心

坐落在山沟沟里的赵家洼村,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无公交、无动力电、无网络,村民只能饮用浅层渗井水,房屋简陋,生态脆弱和深度贫困交织,“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崎岖不平的土路,走进了特困户刘福有家。“就像亲戚来了一样,总书记没有一点架子。看见我92岁的老母亲坐在轮椅上,就走过去握手,向她问好。”杨娥子回忆,“随后,他拉着我和老伴坐在炕沿上,问我们收入多少,生活怎么样,扶贫帮扶效果如何。”而对杨娥子家的扶贫手册,总书记更是看得仔细。“一页一页翻看,一项一项算账。我想,总书记一定是在看我们是不是能真脱贫。”

因为自然条件恶劣,赵家洼村年轻人全部外出打工,現在村里常住的都是老人。从刘福有家向左绕一个弯,就是特困户曹六仁家。院子不大,但拾掇得干净整洁。曹六仁老伴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家里连续供养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读书,日子非常紧巴。

曹六仁说:“总书记走进我家时,看见室内地砖只铺了一半,就问怎么回事。我把自己去年铺砖砸断了手指,今年甲状腺做手术的两次住院治疗的经历说了一遍。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地询问,现在生活怎么样,好点没?问得非常细,非常平易近人。”

现在,曹六仁通过县里的金融扶贫贷款入股分红的方式,已经分红4000多元;参加造林,一年可以收入七八千元;村里的扶贫工作队还送了种子、化肥和15只鸡;女儿上学享受“雨露计划”资助,一家人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在曹六仁的笔记本上,曹六仁写着“难忘的一天。谢谢您来看望我们,我们永远记着您。”

曹六仁家边上住的就是王三女。说起王三女,村民们都说她是个苦命人,丈夫、儿子都已经去世,儿媳出走后,给她留下一对残疾的孙子。68岁的王三女拉扯着两个孙子,十分不易。好在有扶贫工作队的全力帮扶,不仅保障她生活无忧、生产不误,还免费把两个孙儿送到特教学校培养教育。

“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王三女回忆,“总书记非常关心我的生活情况,还问我孙子现在怎么样了。我指着挂在墙上相框中的照片,给总书记介绍了孙子上学的情况。我对总书记说,他们好着呢,他们享福了。”

令王三女念念不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得知她已经68岁,对她以大姐相称。“总书记来到这么偏僻的山沟看我们,真是比亲戚还要亲。”

“总书记很关心贫困户,看望了三个特困户后,习近平总书记走到村边一片农田,蹲下来察看玉米和芸豆长势。”赵家洼村党支部书记马玉印回忆说,“我向总书记介绍,因为干旱,庄稼植株矮小,产量很低,村民们靠天吃饭。村里已经确定到明年底前,要整村搬迁出去,到阳坪镇中心村或者县城居住。总书记又来到村里唯一的一口饮水井旁,登上用石块垒起的井台,仔细察看井里蓄水的情况。”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登上一段土坡,来到赵家洼村扶贫工作队的小院,看望队员们。“总书记走进厨房揭开锅盖,看驻村工作队员吃得怎么样,问我们住得习惯不习惯,并勉励我们要像当年的八路军一样和老百姓处亲戚,深入农户、扶贫助困。”赵家洼村包村干部、岢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贾玉春回忆说,“总书记来到我们扶贫工作队的屋内,和我、驻村第一书记陈福庆、村党支部书记马玉印一起坐在大炕沿上,分析如何保证贫困户稳定增收。总书记临走的时候,还向我们驻村工作队员说‘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贾玉春说:“这是总书记对我们扶贫工作的最高褒奖。我们一定会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只要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们一天不离村。”

宋家沟:让搬迁户住得安心

连日来,岢岚县新农村标杆示范村宋家沟移民新村群众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中。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唯一进村入户登门探望的贫困户,张贵明老人这几天一直高兴得合不拢嘴。聊起习近平总书记的来访,张贵明精神抖擞,年近八旬的他快人快语,居然没有半点老态龙钟的样子。

张贵明是由距宋家沟40里地的长崖村搬来的,曾当过20年村支书。古色古香的崭新院落里,紫的茄子、红的辣椒……精心侍弄的小菜畦生机盎然。“总书记一进院子就观赏我的小菜园,我说,总书记这些菜您认得吗?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些庄稼我全认得。总书记非常平易近人,一共和我握了五次手,我一点也不紧张。总书记拉着我一起坐在床沿边,家长里短问得很仔细。”“立柜哪来的?”“党给送来的”;“屋里的其他设备家什哪来的?”“全是共产党给的,我连个碗筷都没带来。”老人掰着指头给记者算收入账:种地直补,退耕还林……一年少说也有一万多元,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地处公路旁的岢岚县宋家沟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风景秀丽。盛夏的傍晚,晚风轻拂,凉爽怡人。宋家沟村,一排排崭新的农家小院整齐有序,街道干净清洁,村民悠闲自在,或在街道,或在庭院门口,三三两两,拉呱闲话。几个三四岁的小孩,玩着踏板车,轻快地闪来闪去。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考察虽然已经过去五六天了,人们仍然沉浸其中,对脱贫攻坚工作充满了信心。

搬迁户项有明的家同任何一个城里人的居民楼没啥两样,干净的地板砖,洋气的木衣柜,冲水式卫生间。更让城里人羡慕的是院里的一块菜地,种植的西红柿、豆角、黄瓜长势喜人。

与此同时,项有明家还是村里产业扶贫对接的冷饮店店主,每天大约有80元左右的纯收入。他说:“宋家沟村比我老家好多了,交通方便,又在公路旁,还是乡政府所在地。习近平总书记能来宋家沟村考察,带动游客来村里参观,俺们的收入也不断增高,我会终生难忘。”

在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范利飞说:“下一步,我们要发多展些大产业,努力让移民户有事做有钱挣,能安心住下来。”他坚定地说,“总书记的嘱咐,我们一定要牢记,要落实在行动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岢岚的足迹,回眸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场景,笔者更加坚信,全国人民一定能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迎难而上,确保打赢脱贫攻坚之战。

猜你喜欢
宋家沟村赵家
山西宋家沟功能食品有限公司
Important edge identification in complex networks based on local and global features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旺了产业 富了乡亲 美了乡村
岢岚县宋家沟 幸福生活接力跑
赵家祥教授
Analysis of the decrease of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concentration in GaN-based HEMT caused by proton irradiation∗
村里的集体产业应该由谁来“操盘”?——佛坪县银厂沟村尝试“连锁加盟”
Airport gate assignment problem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①
陕西省宝塔区南市街道市场沟村 #疫情防控,我们在努力#
别了,半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