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老人”回归 须防“贼风”偷袭

2017-07-19 15:30衣晓峰刘雪东
大众健康 2017年7期
关键词:王宇候鸟高龄

衣晓峰+刘雪东

很多东北老人喜欢在天冷的季节到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南方省份过冬,天热了就回到家乡。但一些人回来后就觉得周身难受,有的还感冒了,严重的甚至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中国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委员、国家首批高级健康管理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王宇教授给予了解答。

“候鸟老人”易阳气虚弱

王宇教授讲了身边的一个例子。老朋友张老去年到海南“猫冬”,回来后很多人去看他,却发现张老见人有点儿“鬼鬼祟祟”的,房门开个小缝赶紧把人拽进屋,给他送东西也是开了门缝拿进去就关门。后来经询问才知道,张老是怕“贼风”,门开大了感觉有风,非常冷,身体受不了,不但骨头疼,还爱感冒。

王宇解释说,由于海南、广西等地氣候炎热,人体必须依靠出汗来散发热量,因而腠理(也就是俗称的汗毛孔)大开,阳气外泄,再加上老人都经常运动,因而消耗了大量的阳气,致使阳气进一步外浮而不能“回收”,结果使阳气大伤。本应该在东北经过冬藏来补充阳气,才能抵抗气候变化,但候鸟老人却因在湿热的南方生活,失去大量阳气而无法适应凉爽气候,因而自然容易生病。

日常生活须防“贼风”

贼,乃伤害的意思。贼风,又称虚邪贼风,也可称为虚风,泛指自然界不正常的气候。

中医认为,阳气是生命的根本。机体的正常运转、工作、运动、性生活、情绪波动、适应气温变化、修复创伤和疾病转归等各项活动,都需要消耗阳气。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会引起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

王宇指出,《黄帝内经》的《素问》篇中说:“风者,百病之始也”。风邪常与寒、热、燥、湿等其他病邪相杂致病,形成风寒、风热、风湿等不同证候。人若遇到大风,腠理会自动闭合,而贼风微弱,腠理不敏感,不闭合,因而邪气会随风乘虚而入,不知不觉导致疾病发生。为防贼风,刚回来的候鸟老人更要注意戴帽子、围披肩、盖肚子、穿袜子,避免着凉。

在饮食上候鸟老人须注意,回来后和在湿热气候下的饮食应有区别,特别是脾胃虚弱、胃脘不适者,最好吃些易于消化、养胃的软食,如发面馒头、稀粥等。

王宇提醒说,生活起居上要注意,转换不要过急,特别是高龄老人,避免回来后就频繁访亲探友,也不要刚回来就积极进行早晚锻炼,毕竟东北早晚气温低,因此最好在中午或下午温度稍高的时候再进行锻炼。另外,还要注意调整好睡眠,避免着凉感冒,逐步增强抵抗力,减少患病风险,避免引发原有疾病复发。

高龄老人要避免“候鸟式”生活

很多人推崇“候鸟式”养生,愿意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的确,对于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温暖湿润的环境能让呼吸系统运行不那么艰难,当没有了寒冷干燥空气的刺激后,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发作的机会大大减少。王宇说,在温暖适宜的气候环境下生活,还能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病、风湿和哮喘等疾病的发病和严重程度,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样的养生方式。五六十岁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尚可适应这种气候变化,但对于一些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特别是身体状况较差的老人来说,长途跋涉折腾到南方反倒增高了发病几率。

北方老人应适度“冬藏”

王宇指出,祖国医学认为,四季应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的气血也顺应四季变化,处在生、长、收、藏的动态过程中。冬季天地之气均闭藏起来,人也要相应地闭藏,以储备能量,为第二年春天阳气的生发做好准备,东北老百姓将这一现象称为猫冬。由此看来,养生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温热的环境中不一定是养生的最佳选择。

经过春、夏、秋三季,人体的阳气已经消耗了很多,如果每到秋冬就去海南等地方,身体一直处于生发阶段,气血缺乏有效的闭藏,即该闭藏之时却生发出去了,明显违背了“冬藏”的养生规律,就很容易生病。

猜你喜欢
王宇候鸟高龄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ShuffleNet V2算法的三维视线估计
石台行
致命的超速
送外卖
候鸟
死不瞑目!我爱的悲情已婚男是个“影帝”
“0”与世界末日
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