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明 武·侠中的民族魂

2017-07-20 18:09叶宏汪建华
杰出人物 2017年4期
关键词:粤剧武侠

叶宏+汪建华

【人物简介】

徐小明博士,现任十方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协委员、广东省花都区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会议成员、香港电视专业人员协会会长、美国洛杉矶中美电影节共同主席、美国中国文化中心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荣誉顾问等,並荣获世界华商基金会2013年世界傑出华人、“中华名人录”2015年“卓越华人”等殊荣。

一曲由徐小明先生演绎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曾激发了一个时代中国人的热血激情,当熟悉的主旋律响起,当年疯魔之景似重现於眼前。

徐小明先生,5岁以童星出道,並以武打明星、导演等身份红遍大江南北。他从台前转向幕後,从製作到管理,从生活到求学,似乎无所不能,总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他的敬业、纯粹、赤诚以及睿智,都伴随在他自我坚守的修行之路上,娓娓道来的话中藏着最深厚的爱国情怀。

武·侠与电影

跟一个会武功的男人聊天需要谨慎,一言不合的话,对方有随时甩手离去的资本。跟一个会武术既成功又充满魅力的男人聊天,则更要万般谨慎,因为有魅力的人,似乎说什麽都是对的。这次採访,徐小明先生侃侃而谈,越聊越通透,逐字逐句都让人心悦诚服,波澜不惊的背後是睿智於心的民族大义。

要说最近颇受各界热议的话题,恐怕当属徐小明先生於香港中文大学所举办的《武·侠与电影》的主题讲座了,早在开讲前期便聚焦了众人的目光。讲座现场更受到冼国林、田启文、吴宝玲等电影界、武术界人士及8大门派的师傅的支持,並现场演练詠春、洪拳、螳螂拳等功夫,让听众热血沸腾。

席间徐小明先生找来了许多珍贵的功夫片资料,从最初的戏曲到李小龙,再到现代武侠片,为大家介绍了武侠和电影的发展史,並通过“武”与“侠”的分开释义。他指出正因为武术与侠义的融合,中国的功夫电影才独具特色,这是国外的动作电影所没有的。

在採访中,被问及举办该次讲座的初衷时,徐小明先生表示只是一次抛砖引玉。在经历去年的暴乱事件,让他不禁深思起其背後的根本原因,他认为这是现代教育中的一种认知缺失,急需一种对正统精神传承的方式。而他以武侠与电影为切入点,进行历史与文化相融合的演绎,以此引发众人的共鸣,点醒沉迷於跟风、无根的年青一代。

谈及武与侠,徐小明先生特别点出“侠不一定有武,武不一定是侠”,並以西洋拳击为例与中国武术进行对比,前者重攻防之术,後者除了攻防更讲究修心的尚武精神。以前的师傅会不断地提醒习武者,强身健体並非学习中国功夫的本质,习武者犹如将人体变为武器,不能随便乱用,因而更需要修身养性,将其用於正道,用於保家卫国。

徐小明先生更指出学功夫先学做人,只有本着这种精神,拍出来的功夫电影才能令观众共鸣,他深信武侠无论是文学作品亦或影视剧作,都肩负着一种使命,通过这些不同的展现,将民族的精髓、文化的魂魄继续传承下去。

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

由徐小明先生成为导演之前,他便以武打明星的身份为大众所熟知,随着执导的《大侠霍元甲》的热播,更被称作传世武侠经典,见证了一个激情的时代,而他也自此被冠上了导演界的“大侠”称号。

对此,徐小明先生十分自谦,他直言那个时代的都具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关切,与当代的等价交换教育不同,那时代虽没有充裕的物质条件,他们生存於市井间,或为生存或为生活,有求学於武术,而传授习武者大多更重视根文化的传递,是真心的为你做人做事进行考虑,而他们也因此受益,也更加明白国与家、与个人之间的紧密联繫。

徐小明先生,广东花都人,出生於香港,父母均为粤剧演员。从小在粤剧团里长大的他酷爱演戏,並受过正宗的广东粤剧训练,5岁便开始受严格舞台戏曲训练,並以童星身份加入电影圈,出演过数十部影片,9岁开始学习传统中国武术。此後,由於他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之家庭需要他的扶持,在兼顾学业之餘,他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武师及武术指导。

1973年,徐小明先生加入丽的电视台,开始执导大量反映社会生活题材的电视作品,如《大地恩情》《变色龙》等剧作均被香港电视界传为佳话。後更创作了一系列诸如《大侠霍元甲》《海市蜃楼》《霸王卸甲》《再向虎山行》等经典作品,並创造了诸多播放奇蹟,他早已被视作一个演而优则导的转型典范。

面对现今如同春笋般冒出的年轻导演们,徐小明先生直言,他们那个时代很多是没有学歷非书院派人士,但大多数科班出身,只有一点一滴的实践积累,而且理论与实际运用之前还是缺少了时间的沉淀,他之所以能抓住人心共鸣完全得益於早些年的那些演绎及武术指导从业经验。正是这些经验,让他能夠更好的抓住中国武术及传统文化的精髓。

金庸先生曾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像徐小明先生所指出武侠精神的精髓便是爱国精神。他坚持以影视这一途径去展现属於中国的、民族的灵魂,他希冀通过这一途径引起更多共鸣,传递正统华夏文化精髓,並因祖国的繁荣昌盛所自豪,鼓励年轻一代寻找到自己的根文化。

以身立榜 用心言传

在交谈中,我们也见到了徐小明先生的夫人李凤鸣女士,她直言在徐小明先生的字典里没有“难”这个字,无论多麽苦难的事情,到了他这总能想到解决的办法。

正如他的夫人所言,我们也见到了一个努力不辜负光阴、不留下遗憾的徐导、徐编剧、徐监製、徐博士。

在影视製作上,徐小明先生斩获了众多殊荣,2013年他获得第十三届世界傑出华人奖,其执导的《忽必烈传奇》获得2013年“中美电影节”优秀中国电视剧金天使奖,其本人则赢取了中国电视剧最佳导演奖。除此之外,由他监製的《犀照》《墨攻》《双子神偷》《跟踪》及《蝴蝶飞》等多部电影,均获多项荣誉。他还荣获过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优秀电影特别奖、中国优秀华语十大优秀电影奖,美国侯斯顿国际电影节优秀电影、第20届日本福冈电影节大奖、亚洲电影大奖等等。

因少年时期的特殊环境,以及後来的工作忙碌,导致他学业中断,即便儿女已长大成人,他仍坚持自我深造,最终攻克硕士学位,於2013年获得美国北方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对此,徐小明博士表示,这是少时的心愿,如今有机会便会努力地去实现,正好也可以为孩子们作为一个榜样。

在粤剧方面,得缘於儿时与粤剧所结下的深厚情谊,虽後来一直从事与武术相关工作,未能向粤剧发展,但对於粤剧他仍持有一种别样的情愫。虽然日常的工作已十分忙碌,但他还是会为粤剧执笔,以拍摄电影的新方式去讲故事展现粤剧,让更多的年轻人发现粤剧的魅力。

目前徐小明先生任职十方控股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针对管理者与导演这两个截然不同又具有共同属性的职位,他也竭力在严峻的行業形势及日益普及的互联网商机下寻觅新的结合点,带领企业转型。

如今,徐小明先生的一双儿女也深受其影响,在各自的领域多方面的全能发展,而他也时常会严格要求他们谨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猜你喜欢
粤剧武侠
武侠风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嘿!这才是武侠
SINGING THE CHANGES
武侠影后郑佩佩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武侠教室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粤剧花旦黄嘉裕:90后也会喜欢粤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