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积淀下的精彩生本课堂

2017-07-20 19:21罗琼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罗琼

【摘要】生本教育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生本课堂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从生活中提取材料,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真正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本课堂要贯彻“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生本课堂允许学生的学习呈现梯度化.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并全力倡导和推广的一种素质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生本教育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像种子一样,深深扎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并且开出了绚烂的花朵.然而,只有经历了风雨洗礼的那些花儿,才是最娇艳的.为了使我的课堂充满生本的气息,多少年来,我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把自己充分浸润在生本教育的血液里.先后两次赴杭州参加“千课万人”大讲堂,汲取黄爱华、朱乐平、华应龙、吴正宪、徐长青、贲友林、刘莉、斯苗儿等数学大家的养分,传承中国教育者的一腔热血,争取在三尺讲台上绽放出人生的精彩.

1.生本课堂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恣意放飞自己的心灵和心智.相反,如果一上课教师便横眉冷目,造成课堂环境压抑、气氛紧张,那么即便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二年级学习“生活中的大数”时,我先播放了关于学校的风光片,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播放短片的过程中,列举出一些大数据.接着我又让学生们展示自己课前找到的生活中的大数,互相交流.从生活出发,选择生活中的例子,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亲切感.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这节课一开始展示含有万以内数的风光片和学生自己收集的身边的大数,利用画面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借助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

2.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从生活中提取材料,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真正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在六年级学习“圆柱的认识”时,我和学生们一同阅读并欣赏了教材上面的圆柱形的物体.然后,我让学生们拿出准备好的圆柱形的学具,铅笔、水杯、吸管、茶叶罐,如果给这个物体做一件漂亮的外衣,怎么做呢?该用多大的纸呢?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通过给圆柱形的物体做外衣,我们得到了圆柱形物体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继续研究,我们发现,不管圆柱的侧面怎样剪开,所得到的各种图形都可以运用割补法转化为长方形,长方形更具有代表性,更方便研究.

圆柱的侧面原本是一个曲面,通过沿高剪开并展开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等,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这样不仅给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促使学生勇于探索,有所收获,而且使所有学生都不游离于课堂教学,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的、一丝不苟的学习品质.

3.生本课堂要贯彻“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才能让学生跟得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如果某一节课的开始,教师从当下流行的仙侠玄幻、云里雾里、虚无缥缈的事情入手,引入课堂教学,必然会使整节课从虚无开始到糊涂结束.

在教学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我以世博元素贯穿课堂始末为明线,以学法指导、数感培养为暗线,完成对知识的讲授.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既可以做好情感上的调动,又可以完成知识上的准备.课堂一开始,我以一组美丽壮观的世博建筑引出要去上海买火车票的问题,从而导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认识,并通过生活中小数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作用,完成小数读法的教学.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继续利用火车票的素材引出了铁道部的一则消息:2008年12月21日,铁道部将儿童半价票身高的上限标准由原来的1米4分米又上升了0.1米,下限标准保持不变.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新的火车半价票的上限规定,自然提出问题:0.1米有多长?从而展开对一位小数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破原有认知、不断自我完善的建构过程.我设计了“估一估小海宝身高”的题目来教学两位小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小海宝的身高只有2厘米,以米为单位怎么用小数表示呢?虽然两位小数的意义与一位小数不同,但本质上又是相通的,有了前面一位小数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的思想方法,所以学生对两位小数的学习也信手拈来.

4.生本课堂允许学生的学习呈现梯度化.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何况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只拥有一种性格,那么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也不能拿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允许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化,我们才能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新世界.

一说到计算练习课,我们往往会和“枯燥”“机械重复”相联系,在学了运算律以后,学生们感觉到了数学的多面性.一个算式,灵活运用不同的运算律就会得到不同的简算方法.而簡算不但增加了学生运算的准确率,也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自信.

在四年级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装扮成村长慢羊羊,说:“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大肥羊学校为孩子们购买了漂亮的校服.上衣每件125元,裤子每条75元.买50套这样的校服,一共要多少元?”由于四年级已经学了两三位数的乘法,有的学生看到题目马上列出算式:125×50+75×50,而有的学生则根据乘法分配律先观察数据的特点,列出这样的算式:(125+75)×50.显然,这两个算式都是正确的,只是一个采取了简便算法,一个是一般的算法.从这里就凸显了数学的有趣和无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生活中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种观察方法的指导下,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难点、重点.“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会了乘法分配律的基本特点及应用,还学会了横向、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了敢于尝试、敢于质疑的精神,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将数学知识学活.

正如郭老师说的,如果你告诉学生3×5=15,这不是教学,这是陈述一件事情.如果你问学生3×5等于多少?让学生们开动脑筋,自己去想一想,答案究竟是多少,是15还是14抑或者是13,这才是教学.我们由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才是一个生本的课堂.如果你问学生3×5是不是等于13,而学生通过各种论证,证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错误的,那么学生也可以来当我们的老师了.这时学生掌握了怎样学,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自主地学习将很容易做到.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