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出镜记者应有的寻找、表达新闻信息的能力

2017-07-20 10:56胡迪
魅力中国 2016年45期
关键词:南京大学受众笔者

胡迪

【摘要】出镜记者是连接新闻与受众之间的桥梁,想要成为合格的出镜记者,制作一档合格的新闻,学会寻找新闻和表达新闻是关键。想要寻找好新闻,就要锻炼个人细致的洞察力和了解新闻信息的能力,寻找有价值的、受众想接受的新闻信息。想要表达好新闻,要从多方面加以分析。描述与取景的能力,语言的精炼准确,各种表现的形式手段,都是一档好出镜新闻的必备要素。另外,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出镜记者必须与时俱进,增强个人素质涵养,调整新闻选取方式,在满足受众的基础上,客观准确的制作合格的新闻节目。

【关键词】初中

一、出镜记者应具有的寻找新闻的能力

(一)对周围环境的洞察能力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出镜记者想要获得新闻信息,具备的首要能力就是拥有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洞察能力。这种“洞察力”指的是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以及准确把握新闻环境中自己所需要的新闻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能够一时获得的,而是通过多次的锻炼得来。在这里笔者不得不举一个例子,是笔者非常喜爱的记者也是节目主持人,柴静,她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很有名气,而她就是从身边的细节发现、观察、把握信息、调查,最终有了《穹顶之下》。

那么该如何锻炼自己的洞察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将这种能力的锻炼潜移默化在生活中的每个方面,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训练观察力的地方,每一件事情,你将重点放的不同,观察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所以平时可以试一试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抓住不同的重点,延伸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的细枝末节,我使用的方法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1:从局部到整体,也就是由小见大。2:从表象看到内部,例如一幅画着向日葵花盆的画,上面的向日葵开的很鲜艳,画上只画出了花和花盆,但是你却可以试着想想,这盆花开得如此灿烂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土壤是什么种类,它是否被放在朝阳的地方,它的生长周期该是多长。笔者认为扩散性的思维,由浅入深的探究可以帮助锻炼我们的洞察能力。3:从现在看未来,从已发生的事情来推测未来的发展,不管准确还是不准确,笔者相信,这样的锻炼可以让我们逐步累积实力,并运用在新闻报道当中。

(二)对信息的了解能力

笔者所说的了解能力,不是自己就可以从环境中得出结论的能力,这种概念在笔者看来更可描述为由于自己不能再从环境中得到更多信息从而可以换一种更加灵活地渠道。灵活应该是这个了解能力的关键词。举个例子:当笔者拍摄毕业作品时,由于能力有限,网上查到的东西的不够全面,不知真假有待考证。于是笔者的老师建议笔者可以换更加直接有可能性的方式,给相关官方组织打电话了解或者找相关研究人员了解。虽然难度更大,但是如果成功,获得的也会更多。

二、出镜记者应具有的表达新闻的能力

(一)取景、描述的能力

出镜记者作为在现场向观众传递场内信息的人,不管是形制类还是突发现场类事件,首要的任务就是向观众传达现场有哪些跟事件相关的信息,以便受众更好的了解现场。所以首先要正确的取景,在这个基础上,一位合格的出镜记者还应该拥有看图说话以及描述画面上受众看不到的画面外信息的能力,以便受众能更加迅速的获取事件相关信息。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笔者曾经拍摄过关于南京大学教育历程的一个新闻短讯,片头选择了南京大学的校园入口作为拍摄地,目的就是为了让观众第一眼能看出本新闻的内容与南京大学有关,然后引入主题说明“南京大学见证了南京在教育文化上的历史变迁”。第二段出镜在南京大学标志性建筑北大楼,在选景正确的基础上,还需要的就是描述的能力,描述要尽量详细但是语言简练,而且不仅仅是将眼前的建筑物描述出来的能力,更是要结合画面外的信息,这样受众接受的信息才会更加全面,同时也强调了整个节目的中心思想,整合、连贯真个节目。如果举一个反例来论证这个能力的必不可少,如果一开始的出镜地点并没有选在标志有南京大学的校牌前,而是一处自然景观面前,画面是否就会误导观众,笔者这次想要表达的是一个景观而并非其他事件,如果笔者的描述能力再差一些,是否这次节目的主题就立刻变得模糊让观众摸不着头脑了呢?而笔者相信,出镜报道的时间长度普遍在3分钟左右,为的就是让观众在没有变的视觉疲劳的情況下,用一切办法释放最大的信息量,所以在这紧迫的时间内每一处的取景和描述都应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这也是笔者认为取景描述的能力在出镜报道中相当重要的原因所在。

(二)精炼的语言表达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影响到每一个受众的感受体会,所以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节目的质量。那么哪些是语言表达的必备因素呢?

1.语言的逻辑性,条理性。表述内容的逻辑性当然是放在首位的,如果表述的内容颠三倒四,没有因就有了果,那么这样的语言表达必定会给受众在接收信息中造成巨大的阻碍,中断受众的思维方向。

2.语言的流畅性。语言的流畅性指的是语言通顺句子简单易懂,不打咯噔,少用语气词和其他多余的不相关词,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求的是思绪的清晰,因为在出镜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一种情况,边说边想,说到一半想不起来下一句是什么了,所以往往会用习惯性用很多语气连接词“呃,啊”来过渡,或者是用其他的一些不相关的词来掩饰。但这样也会打断受众在接收信息时的思绪,造成语义的断联。笔者认为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事件脉络不够熟悉或是背诵导致的思绪断联,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出镜记者自身大量的锻炼,学习。例如花功夫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将信息完全掌握,这样叙述时就好像亲身体验过这件事一样,又例如牢记关键词,列123点等等方式

3.语言的准确性。也可解释为用词的准确,用词不准确会引导人们进入误区,影响表达的主要意思,这就要求记者平时大量的词汇积累,以免出镜之时无词可用。

(三)运用道具的能力

运用道具来论证在出镜报道中的论点会让事实更有依据,更具信服力。举个例子,之前有某位记者去拍摄被污染的排水道,为了证明这个排水道的受污染程度,排水道中的垃圾究竟有哪些成分,一杯水中含有多少垃圾,他用透明的塑料瓶在镜头前现场装了一瓶水并使用滤纸过滤出来,最后还将过滤出来的垃圾残渣送去检验,并最后拿着检验报告,一张成分检测表来出镜报道,这就是在使用道具,而这样的方式,就将排水道的受污染程度最大限度的赤裸裸的展现在受众面前,使节目更加精彩和具有客观事实性。道具包括很多种,例如测量时可以使用尺,或是量水深可以用木棍,我们作为专业性人员应学会灵活的运用,将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笔者在拍摄南京大学时提到过“南京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162位,拥有28个直属院系,学生人数共计31304人,其中,本科生14188人,硕士研究生10654人,博士研究生5013人。”如果只说南京大学实力很强,没有比对受众会没有实感,但加入数据道具的使用,就能显示出南京大学的实力强大。

三、新媒体环境对出镜记者的要求

(一)转换角色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网络已经与世界、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许多的新媒体追赶潮流应运而生,被人们逐渐熟练使用。传统媒体也在发展当中逐渐暴露出自己的缺陷,不够即时,信息不够丰富,不能随时随地,不能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受众已经从以前传统媒体给看什么就看什么的模式中释放出来,接触到新媒体更加丰富的信息群,变成了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手机电脑点击搜索就可以。笔者认为,现在已经是以受众为中心的时代,传统媒体例如电视台应当转换角色,将传统媒体底蕴深厚,信息 融合,做到以受众为中心的信息传播,这是对当前媒体行业转换角色的要求。

而对于出镜记者这个职业来说,也要转换角色,锻炼自己适应全新的环境,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完成工作,节目要有亲和力,贴近观众的生活,减少传递信息的距离感,也就是说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完成节目,转换拍什么受众看什么的旧思想,思考受众关心的是什么问题,这样,这条新闻才会有价值。

(二)自身素质修养的提升

新闻出镜记者总是赶在事件发生的第一线,将一手的信息传递发回,尤其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因此如何迅速灵活应变,编稿出镜,就需要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对现场情况协调掌控的能力,不仅仅是专业素养,这是对个人素质修养的高要求。作为新闻从业者,我们应拥有较为宽泛的知识面,以及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识的积累,扩大知识面,多看一些书籍,多参加社会活动,从水滴汇集成溪流,从溪流汇集成大海。

例如準备一本笔记本,每天都将学习到的一些东西写上去,或是写几句生活中的随笔锻炼遣词造句的能力,有时候如遇到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规定自己在一定时间内写一写评论。日常遇到有争议性的事情,可以当场思考,并想办法适应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的人才,所以提升综合素质也是为未来就业打开赢面

(三)思维开阔,与时俱进

社会在发展,所有的事物每一时刻都是不同的面貌,有时让我们完全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邓小平爷爷说“落后就要挨打”,不只是对世界,对国家,也是对个人。笔者认为,现下的媒体环境是一个十分复杂,但是又充满了机遇的环境,新的环境给未来带来了无限可能,很多原有的旧桎梏,旧形式被打破。所以不妨趁着我们还有精力,可以多多做出尝试,开阔自己的思维,放宽自己的眼界。“与时代同呼吸,抓住机遇,焕发生机”出镜记者也应与时俱进,在未来继续为人们传达信息,构建新闻第一线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猜你喜欢
南京大学受众笔者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Homosexual Marriage Legislation in China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南昌大学章程引发“南大”简称之争
Triple Personality Theory from Freud:An Analysis of Jude Fawley in Jude the Obscure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