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阿美族生计方式的转型

2017-07-20 16:14曾涎
魅力中国 2016年45期
关键词:经济环境传统习俗人口流动

曾涎

【摘要】阿美族作为台湾原住民中人数最多的族群,生活在毗山临海的台湾东部地区。花莲县是其主要聚居地之一,境内奇美部落和马太鞍部落分别为阿美族山地部落和平地部落的代表。近现代阿美族在外来文化和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逐步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其生计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型。不论是农业、手工业、服务业,还是其传统文化都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而发生变化。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大环境的良好发展都吸引着大量部落人口外流,阿美族人就业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动。

【关键词】近现代;农业;人口流动;经济环境;传统习俗

一、农业生产的转型

1.传统的阿美人农业生活

马太鞍部落生于平地,养于湿地。马太鞍地区位于河流的交汇地带,沟渠池沼密布,地下水源可谓相当丰富,正是如此该地区成为了鱼虾生存繁殖的绝佳场所。传统的马太鞍部落领地河川湖泊为公共渔区,是男人们的工作地,部落女性则从事私人园地的耕作,因此野菜和鱼虾为马太鞍居民的日常饮食来源,这也符合阿美族人自称的“食草的民族”。

而奇美部落位于山区,交通多有不便,其农业多为旱作,主要种植小米等粮食作物,同时也种植洛神花用于酿酒和制作饮品。临近的秀姑峦溪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奇美居民则多捕食鱼虾乘船逆流而上至瑞穗乡镇集市上换取玉米、水稻等食物。

2.经济作物的引进

1900年至1945年面对外来文化和饮食习惯冲击,马太鞍人和奇美人都选择自己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段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从接触外来文化至日据中期,阿美族人接触了荷兰人、汉人和日本人,在这段时间马太鞍人非强制的接受了水田耕作,开始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而位于山区的奇美部落则是在外力作用下搬至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自此开始改旱作农业为水田农业,接受水稻种植。

第二个阶段是1930年至1945年,其间阿美族人接受到的外来农业文明都是强制的、被动的和日本有计划进行的,从原住民社会过渡到农民社会。马太鞍人种植甘蔗、香芋、水稻等经济作物以换取钱币谋求生存。奇美部落则种植洛神花、水稻、槟榔来换取钱币。

3.农业的绿色革命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回归,1945年至1969年,台湾当局在台湾地区实行减租,农业技术被广泛引进马太鞍和奇美部落,大量兴修水圳水渠严重影响了河流水和湖泊水的交换,再加上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导致了马太鞍水源的污染,在增加了收入的同时却付出了环境的代价,位于山区奇美部落受到的破坏略少一点。

4.经济社会影响下的农业变迁

1970年至1980年台湾当局在台湾实行现代化政策,促使原住民部落居民和社会大环境相融合,也使得马太鞍部落和奇美部落受到经济社会的影响,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外界经济环境的吸引推动了原住民劳动的对外输出。劳动力大量减少使得大量田地荒芜,在政策的支持下,人们开始农业、牧业、渔业多元化经营,开展一种相对“循环”的农业模式。正如广东地区的循环农业一样,人们将农田改为鱼塘,在鱼塘的上边养猪,以猪粪为饲料养鱼。这种看似合理的粗放式循环农业在实际运用之中却带来了诸多问题,最为严重的是大量猪粪的排放使得河川湖泊鱼塘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草急剧减少,生态环境破坏,而河川中的鱼虾也遭受污染。

5.农业发展休闲化

1980年至2008年,由于台湾农产品的价格远高于西方现代化农业产品,台湾当局为了加入WTO并能站住脚,推行休耕政策以牺牲当地农业为条件换取更大竞争优势。在休耕政策影响之下,马太鞍水田稻作农业大幅度减少,推动农田向其他更高经济价值的利用转变。而奇美部落休耕的推行还与自然灾害有很大关系,台风导致了奇美部落水圳的大量毁坏,水利设施无法继续使用,奇美居民也开始转变土地利用类型。

1991年花莲县农会学习台南种植莲花的经验,在境内包括马太鞍部落地区开发出五公顷农田为莲花种植基地,同时赠送肥料推动民众在湿地积极种植莲花。而民众却只是为了免费的肥料用作他途疏忽对莲花的管理,导致土壤酸化,莲花种植推广以失败告终。但另一方面却推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马太鞍人利用广阔的湿地经营休闲养殖。比如“鱼池餐厅”,人们在鱼塘里人工养殖鱼苗,让怀念传统捕鱼抓虾的阿美族人或外地人在鱼塘里抓鱼,在餐厅里现场煮鱼,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再比如利用自家养殖家畜经营野营和烧烤,类似于内地的农家乐。而奇美部落的休闲农业发展相对较晚,规模也相对较小。

6.迎合现代人绿色饮食的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兴起的追求健康饮食的农业类型。与传统农业生产不同的是,有机农业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特征。而原住民部落作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区也出现向有机农业转变的趋势。

2004年在世界展望协会的帮助之下,无毒耕种的观念被带到了马太鞍部落地区,2008年马太鞍的有机农场就开始雇用阿美族妇女以保护环境、利于健康的方式推动有机农业具体实行。在原住民学院促进会的帮助下尝试开发“综合野包菜”等作物,共同育种、合作开发、整合营销的农作方式极大推动了马太鞍地区的农业发展。

奇美部落在近年来推动了部落青年就业的同时兼顾中老年人,希望他们也能在部落中找到工作可做。奇美位于山区,水源污染小,土壤肥厚营养充足,非常适合无毒无害的有机农业发展。

自台湾加入WTO以来,出于对外贸易需要,政策鼓励部落农民休耕并给予补助,再加上水圳被台风灾害破坏,部落居民逐渐放弃农耕,出现大片的可自由流转的荒地,为有机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外加水土保持局的帮助,年久失修的水圳得以修缮,水稻又一次广泛种植。此外他们还种植纯天然的洛神花以作蜜饯及其他饮食加工品原料。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奇美文化發展协会将会进一步推广有机水牛养殖,采用天然放养的形式,在牧草无污染地区推广有机水牛。

随着科技发展,小型耕作机器在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被广泛利用,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农业种植技术也得以改良,阿美族人利用米糠来除草,效果显著。通讯手段进步和广泛应用加强了部落和外界的联系,使商品流通更加容易。

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促使有机农业产品成为供不应求的商品,市场极为广阔,有机农业产品在台湾地区非常吃香。有机农业的在部落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文化发展协会的促进,农会的帮助。农会和文化发展协会在有机农业的对外流通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通过互联网和电话等对外联系与客户达成一致,再通过收购农产品参与对外贸易。相对文化发展协会的商业性质而言,农会具有统一定价、收购农户粮食产品、统一销售的职能,为农户解决了产品的销路问题。农户也可以自由选择交易方式、选择客户自助交易。有机农业成为了留在部落的人群一个绝佳的生计方式。

7.阿美族部落的农业现状分析

马太鞍部落和奇美部落分别为平地部落和山地部落的代表,二者农业生产均处于生产的初级阶段,其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技术方面都面临很大挑战。山区的奇美部落问题更大,其农业整体上为粗放式,产量有限,质量待改善,部分优势农产品在管理和营销上存在短板,虽然能够盈利,但尚未广泛应用和打造农业品牌。二者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业需要通过改良技术,改善管理,扩展市场来打造农业品牌,使其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再能扩大就业和增加盈利。

二、部落人口外流与生计变迁

台湾回归之后,台湾当局便在台湾推行现代化政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进而推动了原住民部落与社会大环境的接触融合。平地的马太鞍部落和山区的奇美部落也不断受到外来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部落居民逐渐摆脱自给自足的生计方式,并产生对经济社会的依赖。

1.第二产业为主的劳动力输出时代

早在1970年部落居民就开始向外界输出劳动力,他们参与公共工程的建造与维护,较务农而言外出务工远比在家务农的经济收入高,于是部落出现以男性为主的的劳动力输出,这种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劳动力输出时代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1 劳动力就近输出。在马太鞍地区,甘蔗等糖类作物的广泛种植带来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其附近出现了原料加工型糖厂,糖厂运转需要大量劳工,马太鞍部落居民选择就近进厂工作,从事以产糖为主的轻工业。同时附近的林场需要短期工人,提供一些临时性工作,便出现了部落青壮年就近流动。

1.2 劳动力远距离输出。不论是奇美部落还是马太鞍部落,在休耕政策影响之下在家便无事可做,谋生的本能推动着广大青壮年外流。同时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台湾需要大量劳动力也吸引着广大部落青壮年前往。大多原住民教育水平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职业选择,约百分之八十的原住民男性会选择从事建筑业等高强度劳动,女性会选择工厂流水线生产和司机等相对劳动强度较低的第二产业工作。阿美族部落居民在其“熟人社会”的影响下选择抱团聚居,主要流动方向为台北周边的基隆市、桃园市的建筑工地以及高雄方向的远洋渔业,部分劳工选择远赴阿拉伯地区从事建筑业。这种高危且不固定的职业很自由但具有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计问题的同时也导致了人口流动大的问题。

2.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劳动力输出

近年来在台湾政府的支持下原住民特色产业开始兴起,聚居于马太鞍、奇美的阿美族民众也在其引导下从事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输出。花莲县城的福町夜市就打出原住民特色的民族风情牌,打造出一条以阿美族为主的原住民美食区。不仅是餐饮业,在旅游业中也涌入大量阿美人从事民族舞蹈表演、民族工艺品加工。这类人口流动偏向于花莲周边,也有少数从事第三产业的族人流向台北、新竹等地。

三、旅游业为主导的劳动力回流与生计转型

1.部落生計现状分析

奇美作为台湾原住民部落转型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奇美的生计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种,马太鞍亦是如此。首先是以有机农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生产,二者充分运用各自有利的地理环境和政策大力发展水稻生产。不同之处在于马太鞍部落农业更倾向于休闲化,利用自身便利的交通和有利的地理位置吸引广大游客发展观光农业,以观光为依托推动生计方式的转型。奇美部落则利用文化发展协会的大力支持在种植有机水稻、洛神花和养殖有机水牛并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有效推动有机水牛养殖的发展。其次是以深度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发展,这部分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此处不作具体分析。

2.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萌芽与发展

2.1 平地资本家把持的部落观光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原住民部落观光就在花莲地区萌芽,美国援助台湾时期美军的假日旅游促进了花莲花东纵谷原住民部落的温泉开发,马太鞍居民就有少量将保留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平地资本家,催生了原住民部落观光萌芽。

2.2 国际政治影响下的部落观光变迁与文化受挫

20世纪70年,中国大陆改善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改革开放促进了大陆与国际接轨,大量的国际游客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台湾的国际游客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但台湾本地游客却开始大幅度增加,推动了原住民旅游业的发展,马太鞍地区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更引人担忧的是人口的大量外流导致社会结构断层,部落文化受到冲击。

2.3 争议中的文化展示为主的部落观光

20世纪80年代,台湾岛内各地推动国家公园建设,同时建设原住民文化村引发了原住民的抗争。台湾当局推动国家公园和原住民文化村的建设之时没能兼顾马太鞍居民(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的切身利益,侵蚀部落居民的生存空间引起多次抗议。1986年南投县九族文化村的建立开始,岛内兴起了展示原住民文化的旅游形式,马太鞍部落也成为其中一员,然而这种单纯的以展示阿美族文化的旅游形式脱离了自然生活环境,失去了文化载体,引发了广泛争议。

2.4 以奇美为代表的深度旅游成功转型

1990年开始,台湾开始实施“新山村建设计划”,生态旅游的观念开始传入台湾,从此开始了原住民部落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奇美较其他部落接受汉化的时间晚20年,是阿美族文化传统保留较为完整的部落之一。吴明季博士嫁入奇美后成立了奇美文化发展协会,开始了奇美部落的转型之路。

奇美部落深度旅游涵盖当地风味餐饮、民宿露营、文物展示、传统手工艺教授、传统文化学习与生存技能传播等多个方面。可概括为生态旅游、文化泛舟、文物导览、“荒野求生”等。深度旅游较民族风情旅游更强调旅游的“文化深度”,深度旅游在带来大量旅游收入的同时注重文化传统宣扬与传承。

生态旅游和大陆的农家乐相似,在欣赏山区风景的同时开展采摘有机果蔬等活动,利用所获的果蔬参与做饭,体会农家趣味。文化导览则是参观奇美文物馆、体验传统农家茅屋、观看祭典仪式视频及解说。文化导览的开始归功于奇美部落文化发展协会,他们在成立之后挨家挨户收集老照片及古老文物,利用既有空间建设奇美原住民文物馆,一步步的利用传统文化将部落凝聚起来,同时也透过文化展示,让游客对奇美有个初步的认识。

文化泛舟是深度旅游的重点,被称为水上思路达达鹿,Tatadok(达达鹿)在阿美语言体系中是顺流而下的意思,不同于漂流活动强调的刺激与惊险,达达鹿更体现着让泛舟慢慢来的感觉。文化泛舟强调“文化”二字,奇美达达鹿的迷人之处在于不容错过的撒网捕鱼、就地野炊、历史讲古。在顺流而下的同时耳旁是奇美的传统故事,让人在眼观秀丽山水的同时享受身心放松与文化体味。

“荒野求生”是深度旅游的重中之重,主要针对城市部落青少年及其他台湾本地人。撒网、放虾笼都是奇美部落勇士们必备的传统技能,荒野求生就會带领旅游者体验传统渔猎生活,到秀姑峦溪放虾笼、撒网以待丰收。泛舟途中还会尝试制作石头火锅,这讲究就地取材。参与者自制槟榔包作为容器放进烧红的麦饭石,将采摘的新鲜蔬菜和捕猎而来的鱼虾放入其中煮熟,配上部落自制的洛神花风味饮料。更深入一点的还会学习徒手搭建茅屋和野外生存。

深度旅游独特的旅游体验方式的独特性吸引着广大岛内城市居民以及境外游客的参与,时常出现因满员而无法接待更多游客的状况。深度旅游服务工作人员大都为部落青年,他们具有言谈幽默,技艺娴熟的特点,深度旅游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守部落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较以往阿美族人在外从事的高危险、低职位、福利差、不稳定的体力活而言,深度旅游的一步步开展有效提高了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和工作条件。

四、文化传承、生计维持和转变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阿美族部落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维持着阿美族独特生产生活方式的传承,其中捕鱼祭和丰年祭是阿美族最重要的两个节日祭典,传统的捕鱼祭和丰年祭等级森严,男性参与活动,女性不允许到营地自由活动。近年来有所改变,在我们田野调查期间老头目蔡先生特地邀请我们近距离观察其活动的全过程。

近现代马太鞍和奇美都发生着极其微妙的改变。部落人口流动和生计方式的改变之中都有传统社会组织年龄阶层制度和亲属组织氏族大家庭制度的身影。近现代阿美族部落居民对族群关系、认同和意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这些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关系着阿美族部落居民的认同与生计选择。

1.年龄阶层制度

阿美族年龄阶层制度可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功能。首先是在社会方面,年龄阶层制度具有教育、政治军事的功能,促使着部落和谐、团结、相互协作与共同生活。在经济方面,年龄阶层在传统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农忙时节组织成员可以相互换工或者相互帮忙,部落青壮年主动帮助忙不过来的家庭并且为义务劳动。在宗教方面,传统的宗教仪式或祭奠中年龄阶层成员为主体,尤其是在丰年祭和捕鱼祭当中。

阶层在阿美族的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关乎着部落的生计的维持与发展,也关乎着男子大半部分人生。传统意义上阶层教会男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勇士,学会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并将传统文化与制度发扬下去。现代的阶层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又增添了新的意义,在面对外界的时候阶层制度将族民牢牢绑在一起,团结一致共同进步,外出务工也都喜好一起工作,增强部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2.捕鱼祭

捕鱼祭蕴含着丰富的涵义。海滨的阿美族部落称其为海祭,与捕鱼关系很大。山区的阿美族部落捕鱼祭真正的含义是丰年祭前的准备。期间阿美人为了迎接丰年祭的到来和避免台风带来的损失,农作物成熟后部落青年会自觉组织起来帮助没有将粮食收完的族民收割粮食,共同迎接和庆祝第一次丰收。部落青年会在头目带领之下举办祭典活动,借捕鱼一事,教导后辈了解及尊重自然,建立长幼生活经验的传承,男子也从中强化自己对家族的责任。这段期间严禁吃“外食”,完全就地取材,主要目的在训练青年野外求生之能力。

3.丰年祭

丰年祭即阿美族的过年,是阿美族最重要的活动,大都是农忙后的空闲时间举行。藉由丰年祭庆祝过去一年作物的丰收及放松身心,同时蕴涵有联系族人情谊及教育子弟的内在意义。传统的丰年祭是在每年十月左右,最近几年为了响应政府及地方的观光事业发展改到七、八月左右,并分部落自北向南逐个举行祭典活动。

4.阿美族都市部落聚居与生计

阿美族具有两大社会制度,在社会组织上表现为以男性为主导的年龄阶层制度,在亲属组织上表现为以女性为主导的母性氏族大家庭。二者促使阿美族部落形成“熟人社会”,不论是在奇美还是在马太鞍,部落里的人们都相互认识、了解。年龄阶层制度使得男性族民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彼此照应的社会风气,母性氏族大家庭则以母系为主导的血缘关系紧紧捆绑在一起。二者的结合就形成和促进了阿美族部落外流人员相互照应、共同居住的现象。

奇美和马太鞍人口外流都经历了类似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个别族民外出阶段、群体集中外流阶段和群体分散外流阶段。第一阶段在部落刚开始打开和外界沟通的桥梁之时,少数族民在家无事可做又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于是乎就有了第一批外流族民,他们外出生活不易,却能比在部落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和生活物资,他们是饱经磨难的也是尝到外面世界物质财富甜头的一批人。第二阶段建立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之上,第一批外流人员尝到甜头之后回到部落,在和族民的交流之中也时不时把部落之外世界的美好与憧憬传播,从而吸引了更多族民随之外流,并在同一地方聚居,从事单一的工作。第三个阶段是由于部落居民大量外出,走到不同的地方尝到了不同的甜头,在于外界的不断磨合之中融入外界,族民则出现人往高处走的现象,在此阶段族民会根据不同的自身条件选择差异化就业。

在这三个阶段尤其是在第二阶段甚是鲜明的体现阿美族“熟人社会”的影响。人们因为紧密的社会组织联系,相互照顾,他们在就业方面更是如此,推动了阿美族部落外流人员形成小聚居的现状。在台北的桃园市、基隆市、高雄市的阿美族民聚居在一起就是鲜活的例证,人们在这里从事着相近的工作,比如大多数教育程度较低的部落青壮年从事着建筑行业。但是由于在外界的磨合之下,部落外流人员的就业也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

5.族群认同、族群意识的适应与演变

在不断接受近现代外来文化影响下,阿美族部落的族群认同也随之出现变化。一代外流人员由于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持久,具有相当强烈的族群认同感、归属感和鄉土情怀。第一批外流族民们彼此联系,相互帮助,他们组成同乡会等社会组织。在他们挣到钱之后便选择回乡修房置地,投资原乡。但另一方面,他们强烈的族群意识又产生排外思想,严重影响和外界的接触,容易带来隔阂。

二代外流族民其族群意识逐渐淡化。二代原住民尤其是城市原住民,从小就生活在都市,与外界的接触较一代原住民来说更多,在接受更好的教育条件之下,他们长期和非原住民接触,从而表现出与外族关系更近,合作更多。其谋生的机会也更多,就业现状就会更好,二代原住民更倾向于都市原住民认可而非部落原住民认可。

结语:

近现代以来阿美人在外来文化冲击、日本的武装占领、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交通条件改善、通讯手段进步以及阿美人自身对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保护等多重作用之下,其生计方式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00年至1970年,呈现出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迟缓。第二阶段为1971年至1990年,呈现出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上涨,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蓄势待发。第三阶段为1990年至今,此阶段呈现第三产业比重迅速增长,第一产业比重回升,第二产业比重小幅度下降。

奇美部落和马太鞍部落居民的生计方式转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农业方面,阿美族农业整体从刀耕火种的粗放型到滥用肥料和农药求丰收再到无害化的有机农业发展转变;工业方面,阿美族外流人员由从事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向科技密集型的高新产业转变;服务业方面,阿美族部落服务业由单一的观光到休闲旅游再到体验式的深度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士范.阿美族都市新家园--近五十年的台北县原住民都市社区打造史研究[M].唐山出版社,2006

[2]末成道男.台湾阿美族之社会组织及其变化[M].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7

[3]许木柱,廖守臣,吴明义.台湾原住民史-阿美族史篇[M].台湾省文献委员会,2001

[4]谢世忠.移民、返乡与传统祭典--北台湾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丰年祭仪参与及文化认同[M].国史馆台湾文献馆,[台湾]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2007

[5]许木柱.阿美族的社会文化变迁与青少年适应[M].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7

[6]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蕃族调查报告书-第二册-阿美族奇密社太巴塱社马太鞍社海岸蕃[M].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9

猜你喜欢
经济环境传统习俗人口流动
龙舟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路径探究
通向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阶梯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新疆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研究
浅谈宏观环境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现代会计发展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分析
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