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赋能与秩序

2017-07-21 01:22唐小山
农经 2017年7期
关键词:互利小山农业产业

文|唐小山

封面报道

互联网农业:赋能与秩序

文|唐小山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背后,都是一套全新的认识,互联网成为席卷当今财富的新业态,正是源于它能够瓦解传统中的中心和权威,赋能一些小趋势,整合新的能量,建立新的秩序,从而改变商业生态,改变产业环境,塑造新的财富主体。换言之,越是分散、复杂、缺少商业秩序就越符合互联网的逻辑,而中国农业天生就具备这样的特性,集约化程度低、市场化不充分、经营环境复杂,这应该是农业需要互联网的根本。

两年前一次论坛结束,一位在农业领域耕耘多年的企业家打来电话,“农业企业真的都要互联网化吗,这样有些误导。”“产业整合”是中国现代农业的核心话题之一,也是重塑中国“大农业”的必然选择,当前农业企业的整合并购越演越烈,农企进入了整合的加速期。这也就是那位企业家发问的原因,当时看农业产业尚在整合期,互联网整合农业为时尚早,另外不是说所有的农业企业都适合做平台,正如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要造航空母舰一样。农业需要互联网,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人适合搞农业互联网,成为这几年让整个产业为之思考的问题。

当前看以新零售为发端整合农业,做农业的企业不乏其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整合产业上下游实现互联网化的更是比比皆是,而如何实现农业与互利网的深度结合,还要看那些以互利网为依托的新技术、新模式,如何重组农业生产的生产方式,重构农业市场的新秩序。平台产业与传统产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对传统线性单边产业链的多元化重组,没有对农业产业深度的布局,没有线下各个产业环节的实际经营管理,单纯把传统模式搬到网上,是对农业互联网的扭曲。

农业互联网是有壁垒的,不是技术,而是对于产业的认识和把控,一个产业的业态可以变,但是产业的属性是不会变的,社会对一个产业的诉求是不会变的。农业就是要提供安全有保障的食物,这才是整合农业最基本的共识。

猜你喜欢
互利小山农业产业
深化交流持续赋能 相互借鉴互利共赢 孟加拉驻华大使一行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参观考察
小山小水
《寻找獾小山》围炉点评
寻找獾小山
李小山:艺术害苦了多少人?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中민영기업,한국과 협력해 ‘호리공영 ( 互利共赢)’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