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载体提高课堂活力

2017-07-21 01:23潘学红��
关键词:课堂生成问题串情境

潘学红��

摘要:本文阐述了采用设计“问题串”,创设情境,捕捉课堂生成等一系列有效载体,将所教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增加,从而提高课堂活力的研究过程。

关键词:教学载体;问题串;情境;课堂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3-036-1

载体,是指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体。那么,什么是教学载体呢?教学载体是贮存、携带教学信息的形式,是教师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在相应的教学策略指导下为传递教学内容而设计编制的教学内容的组合形式和形态。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一系列计算法则,教师将计算法则编成一段口诀,通过让同学学习口诀,理解、记忆这些计算法则,这个口诀就是一个教学载体。我们将一些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编成歌曲,通过传唱让学生记住并理解规则内容,这个歌曲也是教学载体。教材是将教学内容进行整理、浓缩编制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材和课程都是教学载体。所谓教学载体,就是课堂上知识的呈现形式。

一、以“问题串”为载体,将知识问题化

“问题串”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某一学习内容以“问题”为线索,并将难度较大的问题依照知识,能力,思维层次与结构拆分成相关的多个问题,以串联的形式呈现。以“问题串”为载体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活力。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难点是如何确定像的位置。笔者采取“操作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来克服难点。1.请学生把棋子A放在平面镜前,观察棋子A在镜中的像,像在平面镜的后面。2.请学生用另一个棋子B作为标记,放在它的像的位置(大致位置)。3.移走平面镜,在原来位置放上玻璃板,观察找的像的位置准确吗?4.如何能准确地确定像的位置(棋子B与像重合,记下此时的位置即为蜡烛像的位置)5.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有什么作用?通过“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边活动边思考,一步一步地解决难点。结合这样的“问题串”,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思考,合作设计,可以使探究活动有效地开展。

二、以情境为载体,将知识情境化

中学物理有很多知识非常抽象,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想办法将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创设合理的物理课堂教学情境,以情境为载体,让学生们轻松地认识物理的本质,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增强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电流表的使用的教学中,笔者以往一直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先请学生阅读说明书,然后教师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演示正确使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操作。这样的教法,学生缺少主动思考的机会,学习积极性不高。于是,笔者创设了如下情境:呈现一个由电池,開关,导线组成的简单电路。出示电流表并提问,用这个电流表测量图示电路中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应该怎么做?同学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归纳了以下问题:1.电流表要测流过灯泡的电流,需要如何接入电路?2.电流表上有“-”和“0.6”“3”两个接线柱,应如何选择接线柱接入电路?3.表盘上有两组刻度,应如何读数?接着学生尝试回答问题。如:要测出流过小灯泡的电流,需与灯泡串联,两者的电流才相等。电流表接入电路时,接线柱上标有“-”的,是否表示它应与电源负极相连。表盘的两组刻度,它的最大值与接线柱上的数字相同。应该是接入“-”和“0.6”时,读下面的量程。最后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生自己用电流表测灯泡电流。

这样将知识融入到情境中,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电流表的用法,相比“灌输式”教学,事半而功倍。

三、以课堂生成点为载体,将知识深化

生成的课堂常常与“节外生枝”相伴,这就需要教师调整预设的内容,捕捉“节外生枝”,以课堂生成点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学生在进行探究液体压强的过程中,发现橡皮膜底部出现了一个小洞,往玻璃管中加水,橡皮膜向下突出,并往下滴水,学生感觉自己的器材坏了,没法完成实验。教师趁机提问,谁能利用这个有残缺的橡皮膜装置验证液体内部向上也有压强?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其中一位学生上台将带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插入水中。顿时,看到顺着小孔,有水向上喷出。大家观察到,玻璃管向下插入越深,水喷得越高。意外的发现说明了液体内部向上也有压强。

教师利用不完美的器材,要求学生设计解决另一个知识点的方案,可谓将器材利用到极致。这种以课堂生成点为载体的做法,使学生的思维发散,所学知识得到提升。

四、以演示实验为载体,将知识直观化

在进行大气压强教学,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教师先请两个“大力士”同学上台对拉,两位同学使了好大劲都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其他同学大笑。教师提醒学生打开马德堡半球的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再让两个力气小的学上台来拉,结果轻而易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在同学们诧异的眼神中,教师引导学生将两次实验对比,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很大,全体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当教师把直观的现象、精彩的结果在物理实验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时,学生的心灵将产生极大的震撼,生理上还会产生愉悦的快感,形成对物理美的一种向往。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听课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激起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勇气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物理课堂活力倍增。

总之,教学不是简单地传递和灌输教材内容,而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载体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研究,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课堂生成问题串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捕捉课堂生成,引导深度探究
赏识,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精心设计问题串 提高复习有效性
以问题串为主线、以概念图为依托的课堂教学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谈语文课堂的精彩谁做主
精心设计“问题串”,提升高三数学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