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卫报》的新闻报道

2017-07-21 21:01吴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卫报新闻报道

吴浩

摘 要 运用三维框架理论对《卫报》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用批评话语分析揭示新闻文本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本文选取《卫报》对“南海仲裁案”的一篇新闻报道作为语料,从情态、人称代词和语篇三个方面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探究《卫报》是如何使用语言策略影响受众的认知。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卫报》 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 G219.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大多数新闻语篇采取及时的重大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而《卫报》作为国际主流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更应公平公正体现国际视野,就当前事件客观地剖析。本文将结合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以英国《卫报》对“南海仲裁案”的一篇新闻报道为例,从话语分析角度,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研究工具,探究其人称代词、情态以及语篇在演讲中的深层意义。

1《卫报》新闻报道的分析

《卫报》作为世界主流新闻媒体,传达着主流观点。本文选取发表于《卫报》的一篇题为“We won't have to live in fear anymore: readers on the South China Sea ruling”的新闻报道作为语料。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框架下,根据语篇的具体特征分析人称代词、情态以及语篇。

1.1情态功能

情态指的是发话者对自己所谈命题的成功性或有效性做出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义务,或在提议中表达个人意愿(曾亚平,2009)。它是介于肯定与否定的中间状态,表达着说话人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体现了说话人的意愿或判断。全文共有1640个单词,其中情态动词有45个,占全篇词汇的3%。情态本身也有等级之分。情态量值分布最明显地体现在情态词上。通过对情态的高中低量值的区分,可以看出说话者语气的轻重。当否定词在命题和情态之间转换时,情态的高、低量值会发生逆转(曾亚平,2009)。高量值的情态动词对应的是肯定态度,低量值的情态动词对应的是否定态度。

《卫报》的这篇报道用的最多的是中情态词,共26个,占全文情态动词的58%;高情态动词,共10个,占全文情态动词的22%;低情态动词,共12个,占全文情态动词的27%,《卫报》发表的这篇新闻报道是引用的各界人士的话语。从标题明显看出,《卫报》是站在菲律宾的角度叙写的这篇报道,在结局很明显倾向菲律宾的情况下,菲律宾的人民感觉到了来了全世界的支持与鼓励,不再把自身视为弱者,而是以一种强者的风范叙说自豪感,因而,他们不再是义愤填膺,所以也没必要使用太过激烈的情态词,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理念,指出今后的发展的方向。中情态动词的使用可以是自己的主张不带有强制的色彩,使信息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从而增加了信息被听众认可的机会,也可以避免遭受听众的批评和挑战(曾亚平,2009)。因为这篇报道不是政府的主张,而是各界人民群众的看法和表态,因而他们的主张不应该带有强制色彩,也无法有强制的表态,这是受说话人的身份地位的条件限制。他们的表态主需要表达自身的看法,并努力尽可能地透过媒体被更多的人接受并认同,而不是被批评和挑战。所以中情态动词的使用居于主要也是有其原因的。另外,在中情态动词中,will又是该篇报道中使用的得最多的词,有13个之多,占所有情態动词的29%。Will也涉及到认知情态。认知情态常涉及作者对命题内容的态度,因此,这个词的认知情态意义往往表达了作者对某一命题内容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来自所掌握的知识和现有证据。换句话说,will的使用也暗示作者有充足的证据可以证明该论断的合理性(李莉华,2011)。该篇报道引述Jan的话语时就用到了两个will,且都是位于中国之后,通过对其出现的语境分析,它都是用来描绘来自于中国的申索会带来许多影响以及给周围带来许多的压力。这可以反映出说话人对目前形势的一个主观判断,以此来影响受众,让其他人感到此番言论有理有据。

但《卫报》也引述了来自北京的一位人士的话语,他是唯一使用高情态动词must词汇的人。这也和中国的一贯主张和坚定的立场是一致的,以此来符合当地民众的心理,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同时,这个词也传达出了一种强制的且十分肯定、毋庸置疑的态度,使说话人的表态更加确信无疑,也更加清楚明了。

1.2人称代词功能

CDA认为,在不同语言中,人称代词的选择往往受交际双方社会地位、权力关系亲疏程度的影响和限制,例如汉语里的“你/您”。“人称代词与社会分析的两个基本维度——权力运作和成员团结程度关系紧密”( Brown &Gi lman,1972)。以此说话人对何人使用何种称谓都能体现自身的身份地位和态度。

该篇报道中,第一人称复数共使用19次,而第一人称单数有25次,his使用1次,用来指杜特尔特的立场和所求。第三人称复数共使用18次。分析这篇报道的时候不难发现,这种体裁的确很符合引述他们的话语的特点。作为普通民众,受到媒体的采访,一般都是自身出发,发表相应的观点。所以理所当然的,第一人称的单数或是复数都是使用得最多的。他们只是表达自己的态度,并不需要和谁对话,也无需通过媒体向某个特定的人传达消息,故第二人称的使用次数为零。这些受采访的人也无需拉近和受众的距离,故第三人称也使用的是较多的。但他们使用得最多的是第三人称的复数,是因为他们在访谈时把中国不再看成是一个简单抽象的国家,而是具象化成所有生活在那个国家的人。他们的表态也不再仅仅针对一个国家,而是这个国家的所有公民。因为只有人和人才能对话,才能谈判,才能采取一系列举措,这样营造的是一个客观的氛围。

1.3语篇功能

所谓语篇,亦翻译成话语。从批评的角度看,语篇具有弥散性,无处不在,是社会实践的形式,是社会实践的符号成分。语篇存在于大的社会环境之中,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对并对社会实践产生作用。在这种背景下,语篇不仅反映社会现实,而且折射社会现实,是一种意识形态力量(田海龙,2006)。说话人组织成话语的时候,会形成预设,并将自身的目的隐含在语篇中,借由《卫报》刊载出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的感知。例如:This is a beautiful new world order from The Hague. It is a ruling for everyone on planet Earth.(海牙建立起了很棒的新的世界秩序,这个秩序使用地球上所有人)。这是《卫报》选取的一位马来西亚人的部分匿名陈述。这段中可以看到,陈述人并没有判断仲裁的合法与否,而是直接预设了其合法性,应该受到承认,并且遵守。他用“所有人”直接预设了所有人都欢迎这个结果,并没有考虑到交涉的另一方。他的话语反映当前的社会现实,即,面对一边倒的结果,该如何站队。很明显,他站到了多数人的那一边,并在其话语里通过预设,希望剩下对此事拥有摇摆不定看法的人跟他站在一起发声。《卫报》对于陈述人的语篇筛选和收集编辑也是反映了其意识形态。该篇报道中,多数人的发声都是支持裁决结果的,《卫报》通过这种筛选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自身的立场和观点,而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受众的认知。

2结论

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以《卫报》的一篇新闻语料做了情态动词、人称代词和语篇功能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新闻报道采取多种语言策略,成功构建了能影响受众的立场表态。大量的情态动词中,中情态动词的使用使说话人所传递的信息更容易被听众接受,从而增加了信息被受众认可的机会。《卫报》采用了该语言策略,既迎合受众心理又巧妙地避免承担责任。通过批评话语分析,可以揭示话语或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揭露社会结构和权力的关系,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基金项目:本项目获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gxun-chxzs2016060资助。

参考文献

[1] Brown, R. & A. Gilman. 1972. 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C]∥P. Giglioli. Language and Social Context. Harmondsworth: Penguin: 252 -282.

[2] 李莉华.情态动词will和may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和新闻语体中的使用——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跨语体研究[J].外语教,2011.

[3] 田海龙.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6.

[4] 曾亚平.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奥巴马的总统选举获胜演讲[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猜你喜欢
批评话语分析卫报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可视化特色分析——以《卫报》和《财新网》为例
“自拍杆”
推倒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墙——前《卫报》网站视频节目主管三问融合
广告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及其对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新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意识形态解读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