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DIE模型的高职微课教学设计研究

2017-07-21 09:17李广宇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微课

李广宇

【摘 要】2013年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的举办,标志着微课全面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微课作为互联网模式下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已被广大师生接受和认可。积极探索微课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是落实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化的重要举措,是驱动高职教育发展模式、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ADDIE 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型,希望能更好地为设计、开发高质量的微课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 ADDIE模型 教学设计

微课的内涵

1.微课的概念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对微课定义为:“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1]。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微课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微型课程,它以数字媒体为主要载体,以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对某一知识点(教学环节)而展开的完整教学活动,旨在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辅之传统的教学设计、案例讨论、习题测试以及教学反馈等方法扩充教学内容。

2.微课的特点

微课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微”。微课时间约为8分钟,相对于传统课堂授课时间短;微课内容小而精,只要求完成对某一知识点(教学环节)的讲授;微课资源容量小,多为20MB左右,表现形式符合流媒体格式要求,可实现网络流畅播放和移动学习。第二是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微课是在学科专业知识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专项课题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2],因而主题鲜明且教学目标相对独立;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微课讲授的内容更加具体。第三是泛在学习。微课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表现形式更加接近情景教学模式的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反馈与沟通可实现即时互动,同行之间的交流更能促进教师在学科的发展要求;微课不仅适用于在校师生,同样也适用于社会学习者,可广泛运用于在职培训、社区教育等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微课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价值

首先,微课是传统课堂的发展和革新。微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丰富了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微课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吸引学生,既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达到了教学目的;微课通过互联网进行发布和共享,满足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需求,发挥了自主学习平台的作用。其次,微课共享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微课不仅可以展示教师良好的教学风貌和教学水平,更能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3];学生和其他教师借助微课可以对微课设计与制作、教学方法与效果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与反馈,在交流与反馈中教师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促进授课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三,微课是传统课堂的补充与延伸。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的学习,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和效果,而且实现了自由学习、情景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同步性。

高职微课教学分析

1.设计原则

结合微课特征,从高职教学实际出发,高职微课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高职教育的主体为在校学生,微课的设计和开发首先要尊重学生,以高职教育基本需求为导向,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发挥微课教学的效用。

(2)知识性原则

知识性是微课的最基本属性,是微课教学成功的关键。首先,微课选题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并非所有知识点都适合做成微课,从教学实际出发,寻找课程中适合做微课的知识点(教学环节);另外,主题鲜明是微课设计知识性原则的重要要求,以简明的方式突出核心内容。其次,实现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包括引题、讲解、扩展、思考等内容。最后,微课讲授知识要有延伸性,学习的过程并非全是新知识的吸收,而是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相互融合,因而微课内容要包括相近知识点的对比、交叉知识点的区分和学科前沿介绍等。

(3)整体性原则

正如前文所述,微课是对某一知识点而进行的完整教学活动,这里的“完整”应符合教学要求和教学环境,包括完整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及反馈评价等,附之习题练习与相关辅学资料。

(4)最优化原则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最优化教学理论的核心是:以整体性、关联性、动态化、综合化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最优化不等同于理想化和最好化,而是依据教学大纲,在充分考虑学校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微课整体教学过程,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

2.关键要素分析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的差异主要是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制作的教学视频不受时空环境限制,可供学生自主、便捷和个性化的学习[3]。因而,对微课教学要素的把控则是关键。

(1)科学性要素

微课教学内容设计应体现全面性和创新性,教学内容结构应涵盖讲授知识点的专业知识、学科前沿和研究成果;讲授内容在突出重点知识的同时也应涉及相关知识链接;在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查阅的同时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

(2)技術与艺术要素

微课画面绚丽固然能够吸引学生,但也会稀释教学内容,干扰教学节奏,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要坚持微课教学效果正面引导的原则,正确处理微课服务于教学的关系,避免出现因微课技术应用效应过炫而弱化教学效果的情况。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基本要素,它决定着教学目的是否达到知识传递的顺畅性。微课的特征决定了它应比课堂教学赋有艺术性,微课的艺术性以科学性为统领服务于教学,同时又是实现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3)情感要素

任何形式的教学过程都贯穿于知识传递和情感交流两条主线。微课教学中教师表现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呈现出的精神面貌和教学形象也会根植于学生内心,唯有将情感作为知识在移动互联网媒介中传递的桥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扩充学生的感知接受。教师的个性特质因人而异,在满足基本教学要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将有利于教学的个性特征与微课教学相融合,则会取得良好的微课教学效果。endprint

(4)相对性关系

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的录制和讲授均无学生参与,但教师应保持正常课堂授课状态。一是“有”与“无”的相对性,做到心中有学生,营造课堂气氛;二是“快”与“慢”的相对性,掌握授课节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消化时间;三是“多”与“少”的相对性,做到合理布控时间,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基于ADDIE模型的高职微课教学设计

ADDIE模型属于培训课程开发模型之一,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要学什么(学习目标)、如何去学(学习策略)、取得的学习效果(学习评价),从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实施(Implement)、评估(Evaluate)五个环节来完成相关任务,如图1所示。ADDIE模型不仅清晰简单,而且具有系统性和发展性,能有效地将教学理论与教学情境相融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是微课教学设计的基础,目的是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己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4],进而保证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教学分析包括教学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与学生学习特征分析。

教学需求分析,明确微课教学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相对于传统课堂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学习内容分析,根据教学单元的知识结构,将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以确定微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特征分析,教师要多途径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提供感兴趣、高效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利用碎片时间来加强对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

2.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主要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和选择制作工具与辅助资源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教学目标。微课短小精悍,教学目标必须开明宗义,让学生在目标引导下开展学习。同时,要对不同类型知识教学目标进行定位:概念和原理型知识目标强调领会,方法和技能型知识目标强调应用,情感和动作型知识目标强调感知。

第二,设计教学方案。微课的特点是“微”,重点仍是“课”,教学方案须具备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根据知识点设计教学流程,以精准的时间推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紧促生动,且不失内涵,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前沿理论和教学拓展。完整的微课教学过程应遵循罗伯特·加涅提出的“九个教学事件”理论,特别强调的是指导反馈和小结,这是梳理思路、巩固知识及强化效果的最有效环节。

第三,选择制作工具与辅助教学资源。微课表现形式多样,制作工具也种类繁多,例如录屏软件、PPT、手写板等。辅助教学资源包括教案、多媒体课件、知识链接等,以上资源在微课脚本的整合下与微视频共同形成完整开放、交互翻转的教学应用环境。

3.微课开发

微课开发是微课教学是否成功的关节环节,需要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脚本开发、微课录制三项内容。

第一,多媒体课件制作。结合高职微课教学关键要素,好的PPT 课件应该是内容丰富、逻辑结构清晰、外观风格统一简明,且具备一定交互性和启发性[5]。结合教材资源辅之相应教学素材或知识链接,生成具体的多媒体教学内容,突出交互性和启发性,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程脚本开发。课程脚本开发是微课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表现方式的整体规划,是微课制作的依据。脚本开发内容包括屏幕编码、屏幕设计、布局说明、教学活动、素材使用、时间分配等。鉴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微课实践和应用中没有对微课脚本作出规范,建议参考较为成熟的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脚本设计模版或可汗学院模式微课程。

第三,微课录制。微视频是微课的主要载体,也是微课的核心部分,微视频的制作水平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心理感受,制作精良的微视频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习者产生积极的视听觉效应[6],因此微视频的录制是微课开发成功的关键所在。利用录像设备录制视频,首先要布置好场景,空间相对封闭,避免无关因素干扰,光线充足且无强光,利用三脚架固定镜头,避免晃动。使用录屏软件录制微课,不管采用哪一种录制方式,均需要授课教师还原课堂情景,既要有镜头感还要有对象感,语言表述生动准确,且具有亲和力。

4.教学实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微课用于教学实践才能检验微课教学效果。高职微课教学中,在课前,教师通过学校网络平台或微媒体将微课发布给学生,以满足学生课前学习的需求;在课中,教师通过引导和提问来了解学生对微课讲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困惑点,引入翻转课堂模式,以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和即时指导来完成微课教学任务;在课后,以微课习题、学习交流、知识拓展等形式完成对微课教学知识的巩固。

另外,教师可以将微课发布于自己的微媒体、网易公开课等公共服务平台,以满足开放性学习和交流的需要,也可发布在教育管理部门的资源平台上,以满足更多学习者的需求,如陕西全民终身学习网、陕西社区教育网等。

5.微课评价

微课评价的目的是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因而涉及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各阶段。分析和设计阶段是前提,开发与实施阶段是核心,而评估阶段作为保证,彼此互为联系,密不可分[7]。微课评价将会随着微课的发展不断革新和改进,微课教学的设计和制作应始终围绕“应用教学”和“心怀学生”的初衷。分析阶段主要是评价微课的教学目的、内容是否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匹配。设计阶段主要是评价教学方案是否突出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与工具是否支持教学方案。开发阶段主要评价课件和脚本是否能实现教学效果,视频录制是否体现出教学重点与教学策略的一致性。实施阶段评价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自评,由制作教师自行评价,发现不足与缺陷,及时进行修改与完善。专家评价,聘请学科专家、教学设计专家、技术专家等相关领域专家来评价,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再次对微课进行修改[8]。学生评价,学生是微课评价的主体,通过3名至5名学生对微课的学习,获取微课受众对教学效果实现程度的感知评价,可通过发放评价表和访谈的形式开展,以此来确定微课教学实施策略。

结语

微课是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到Web2.0时代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与表现形式[9]。微课教学在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实践意义。ADDIE模型对于微课设计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五个阶段的交互性与循环型保证了微课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顺利完成。随着移动技术与教学应用的发展与深入,微课必将成为泛在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第4期,第36-42页。

[2]徐海芳:《初探高職教育中微课的应用》,《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第88-90页。

[3]周丙锋、谢新水、刘星期:《高校微课中的教学要素及教学效果评价》,《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第9期,第30-36页。

[4]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年第4期,第33-35页。

[5]卜彩丽:《ADDIE模型在微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模式研究》,《教学与管理》2014年第24期,第90-93页。

[6]陈辉、刘和海、董擎:《基于ADDIE模型的信息技术学科微课设计》,《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4期,第89-93页。

[7]陈雯卿:《基于ADDIE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课程教学设计研究》,《商业文化》2014年第17期,第78-79页。

[8]余乐、黄安心:《“微时代”开放大学微课的设计与开发——以〈管理学基础〉微课为例》,《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年第6期,第82-88页。

[9]胡铁生:《微课建设的误区与发展建议》,《教育信息技术》2014年第5期,第33-34页。

作者单位: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陕西西安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