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械操控游戏四则

2017-07-24 00:16吴海云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拖拉滑板竹竿

拖拉玩具真有趣(小班)

福建建瓯市实验幼儿园 吴海云

目标:尝试拖拉不同类型的玩具,感受玩拖拉玩具的乐趣,发展上下肢力量和协调能力。

环境创设:在小班上学期可投放能发出声响或具有不同运动状态的拖拉车,以引发幼儿的拖拉兴趣;在小班下学期可投放一些对其运动能力、上肢力量具有挑战性的拖拉玩具,如黄包车以及用滑板、矿泉水瓶、平衡步道、电动车轮胎、布绒玩具、绳子等材料制作的拖拉玩具。

玩法1 动物拖拉车

幼儿拉着拖拉车大步向前走,边走边看拖拉车的运动状态。例如,拉着鳄鱼拖拉车行走时,“鳄鱼”会摇尾巴;拉着小熊拖拉车行走时,“小熊”会打鼓;拉着小狗拖拉车行走时,“小狗”肚子里的球会转动,“小狗”尾巴处的铃铛会响(见图1)。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拖拉车移动时的变化,激发幼儿玩拖拉车的兴趣;可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倒走拉拖拉车。

玩法2 管子滚呀滚

在一段PVC管上系一根大约2米长的绳子,幼儿在草坪上拉着绳子随音乐节奏交替走、跑,即音乐节奏慢时走,音乐节奏快时跑(见图2)。

指导要点:指导幼儿随音乐节奏走、跑。小班幼儿交替走跑的距离为100米左右,场地的大小以能让幼儿拉着管子走、跑为宜,提醒幼儿与同伴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管子相互缠绕。

玩法3 去旅游(或去送货)

在平衡步道上放一布绒动物,幼儿拉着平衡步道带“小动物”去旅游(见图3);将球放在圈里,在圈上系一根2米长的绳子,幼儿拉着圈把球送到“超市”(见图4)。

指导要点:用平衡步道拉“小动物”时,如果拉得太快,“小动物”就会掉出来。用圈拉球时,如果跑得太快,球也会滚出来。因此,在活动之前,可对幼儿提出任务:“想带‘小动物安全去旅游,就要一边拉一边看‘小动物在不在平衡步道上;想将球送到‘超市,就要一边拉一边看球在不在圈内。”让幼儿在任务驱使下边拉车边照顾“小动物”或球。

玩法4 拉黄包车

幼儿拉着坐有小朋友的黄包车前行(见图5)。

指导要点:坐在车上的幼儿要把脚放在踏板上,双手抓住车两边的扶手;拉车的幼儿要抓住车把前行。

玩法5 拉滑板

滑板上系一根绳子,幼儿拉着滑板行走(见图6)。到小班下学期,幼儿可两人合作,一人跪坐在滑板上,一个人拉着滑板前行(见图7)。还可在栏杆上系一根绳子,幼儿独自坐在滑板上,双脚不着地,拉着绳子前进。当滑板滑到栏杆前时,幼儿手松开绳子,滑板自然向后退,如果滑得太慢或滑不远,可用脚跟撑地,让滑板向后滑。再次往前滑时,脚重新跷起(见图8)。

指导要点:幼儿两人合作拉时,指导跪坐的幼儿双脚不能碰地,手要抓牢滑板;拉滑板的幼儿要等跪坐的幼儿稳定后才能出发。提醒拉滑板的幼儿不要拉得太快,以免跪坐的幼儿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而从滑板上掉下来。在幼儿自己拉绳往前滑时,要求幼儿把脚跷起,靠拉的力量向前滑。往后退时,如果滑板不能自动滑行,可指导幼儿用脚在地上点撑,帮助滑板向后滑。

玩法6 大力选手

幼儿用绳子拉着轮胎或装着水的矿泉水瓶前行。拉行距离一般为5~10米(见图9、图10)。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坚持拉5~10米的距离,还可让幼儿比赛谁拉得快。

快乐曲棍球(小、中、大班)

上海长宁区海贝幼儿园 茅文佳

目标:在持棒玩球游戏中,运用推、拉、击等动作,提高器械操控能力,发展团队协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环境创设:封闭的长方形场地,不同颜色的曲棍球软棒各4根,直径约20厘米的软球4个,两种不同颜色的背心各8件,球门2个,标志桶12个。

玩法1 清除地雷(小班)

在场地中间画一个大圆圈作为雷区,选出一两名幼儿身穿背心站在雷区作为排雷兵,其余幼儿作为埋雷兵。埋雷兵需要双手持棒运球将圈外的球打入雷区,排雷兵则要将球打出圈外(见图1、图2)。

指导要点:要求当排雷兵的幼儿不能出圈,当埋雷兵的幼儿不能进圈。提醒幼儿要双手持棒运球与击球,不能用手捡球和用脚踢球。

玩法2 运球大赛(中、大班)

用标志桶作为障碍物,设置两条一样的路线,两名幼儿进行比赛。幼儿需要双手持棒,控制软球按照S形路线绕过障碍后到达终点,比一比谁先到达(见图3)。

指导要点:提醒幼儿要曲膝降低重心双手持棒运球,引导幼儿提高持棒操控能力,不要让球滚得太远,以便加快运球速度。

玩法3 射门大赛(中、大班)

两人一组,一人持棒守门,另一人在远处挥棒击球射门。若球进门,则角色互换(见图4)。

指导要点:提醒幼儿挥棒击球时要侧身站立,射门的距离可自由调整,但不能太靠近球门,最少要保持5步距离。

玩法4 曲棍球对抗赛(大班)

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两队,每队4人,分别穿上不同颜色的背心。比赛开始后,双方用软棒做运球、传球、击球等动作,尽力将球打入对方的球门。进球的队可加1分。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场内投放1至3个软球,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看看哪队得分最高(见图5)。

指导要点:提醒幼儿始终要双手持棒,用软棒的前段去触碰球;鼓励团队内4人要相互传球,不要争抢本队球员控制的球;提醒幼兒软棒只能触碰软球,不能击打到他人身体,也不能将软棒举高。

跳竹竿(中、大班)

上海普陀区曹杨新村第三幼儿园

刘思源

目标:练习两两有节奏地敲击竹竿的动作,提高下肢力量和单脚、双脚跳的能力。

环境创设:平整、空旷的场地,竹竿两根。

玩法1 敲打竹竿(中班)

两名幼儿面对面蹲在地上,手握两根竹竿的两端,一起有节奏地敲击竹竿(见图1、图2)。

指导要点:(1)观察两个敲击竹竿的幼儿能否通过念口令做到动作一致;提醒幼儿在敲击竹竿时可以看着对方手臂的动作,这样比较容易做到动作一致,也可以事先让敲竹竿的幼儿商量一下敲打的节奏,让他们多次配合,熟练掌握。(2)在游戏后的分享中,可以引导幼儿运用×× ××和××××类的简单节奏,以开合竹竿的方式敲击竹竿;还可以编配简单的儿歌,让幼儿更容易记住节奏,如开开 合合 开合开合。

玩法2 双脚跳竹竿(中班)

两名幼儿敲击竹竿的方法同玩法1,另一名幼儿根据击竿节奏的变化双脚跳进或跳出竹竿(见图3、图4)。

指导要点:(1)观察幼儿在跳竹竿的过程中是否脚尖着地、灵活跳跃,提醒幼儿在跳竹竿时先用脚尖触碰地面,以方便跳跃。(2)引导幼儿在跳竹竿时注意观察竹竿的形态,如果两根竹竿合拢就双脚分开跳,两根竹竿打开就双脚并拢跳;可以让敲竹竿的幼儿放慢速度,让跳竹竿的幼儿从慢到快,逐步适应。(3)提醒敲击竹竿的幼儿互相观察对方的敲打节奏,并且兼顾跳竹竿幼儿的步点及时调整击打节奏和速度;提醒跳竹竿的幼儿根据敲竹竿的幼儿唱的节奏进行跳跃,并且仔细观察竹竿开合的时机。

玩法3 单脚双脚配合跳竹竿(大班)

两名幼儿敲击竹竿的方法同玩法1,另一名幼儿根据竹竿敲击的节奏和开合形态进行跳跃,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单脚、双脚配合跳(见图5)。此玩法在幼儿熟练掌握玩法1和玩法2以后进行。

指导要点:观察三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互相配合的能力,注意他们能否做到敲打竹竿的节奏与跳竹竿的步点一致;提醒跳竹竿的幼儿不仅可以双脚跳到两根竹竿的中间和外面,也可以单脚跳到两根竹竿的中间和外面,双脚跳和单脚跳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自由搭配。

滚环(中、大班)

上海普陀区曹杨新村第三幼儿园

刘思源

目标:锻炼上肢稳定度,发展平衡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环境创设:平整、空旷的场地,配套塑料环若干(见图1),配套铁环若干。塑料环较轻,滚棒容易勾住,所以适合中班幼儿使用。铁环较重,滚棒和环都比较细,滚动起来稍有难度,所以适合大班幼儿使用。在设置滚环游戏的路线时,可以根据幼儿滚环的熟练程度适当增添路障(如塑料交通路障、小椅子等),以增加游戏难度。

玩法1 自由滚环

幼儿手持滚棒勾住环,推着环在场地上慢慢滚动(见图2)。

指导要点:提醒幼儿手眼要保持一致,跟着滚动的环走,不可太快或太慢,注意手握滚棒的姿势。对刚玩此游戏的幼儿,一开始可以手把手地和他们一起滚环。如果有幼儿在滚环时经常掉落,就要提醒他们尽量让环靠在滚棒上,右手持棒时往右边稍作倾斜,左手持棒时则往左边稍作倾斜,注意保持一定速度,脚步跟上滚动的环。

玩法2 持续滚环

准备状态同玩法1。将环从起点向前直线滚动,到达折返点后,继续滚环回到起点(见图3、图4)。

指导要点:(1)引导幼儿在滚环时,要手握滚棒保持手臂不动,手臂、环和滚棒保持一条直线,匀速前进。(2)观察幼儿是否用正確的方法游戏,注意他们对塑料环和铁环力度的控制以及对自身速度的控制,使塑料环和铁环保持较长的滚动时间。提醒幼儿滚塑料环时手臂不需要用太大力气,轻轻推动即可,而滚铁环时则需要稍微用点力气。(3)提醒幼儿沿曲线滚环时要稍稍放慢速度,在转弯成功后要马上加速。

猜你喜欢
拖拉滑板竹竿
拒绝拖拉
滑板不好滑
你是“拖拉王”吗
12星座之你是“拖拉王”吗
肯德鸡和拖拉鸡(3)
取旗
湖上的滑板
去玩滑板
长竹竿的帽子
选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