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2017-07-24 03:32冯淑晶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深度学习

冯淑晶

摘 要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它强调学习者要批叛地学习新知识,把它们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帮助决策,解决问题。深度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反思和创造。它凸显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关注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学习。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教师引导 学生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它强调学习者要批叛地学习新知识,把它们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帮助决策,解决问题。深度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反思和创造。与浅层学习相比,它凸显了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关注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圆锥的体积》一课的教学,谈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1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赞可夫说过:“单纯地听教师讲解,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精神力量。”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所以,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激发学生对圆锥体积探索的兴趣:(1)让学生说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因这三个物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进行计算,这个问题为下面学生的猜想作了铺垫。(2)让学生猜想: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来计算。但有的同学提出了质疑:底面积乘高是计算圆柱体积的,很明显,圆锥体积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计算。(3)在学生的讨论中,新的问题油然而生:那么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这几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

2引导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

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组织学生研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方式,但在课堂上往往受时空的限制,有时很难有效地完成,要么蜻蜓点水,要么变成个别同学的研究。对于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常常是拿来一个圆柱容器、一个与圆柱容器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老师演示:往圆锥容器中装水或者谷粒,装满后倒入圆柱容器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几次能装满。老师装完,学生也数完,需三次才能装满,于是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课堂教学来看,只是老师在做,学生在看,学生只是一个旁观者,没有参与到研究的过程中去,这种学习是机械地、被动地,是一种浅层的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只有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启迪思维,学生才会进行深度学习。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活动:

2.1课前制作容器

课前让学生用硬纸板制作一个圆柱容器,再做与这个圆柱等底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容器各一个。别小看这简单的制作活动,在制作容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测量、计算、剪、粘,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对圆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又加深了认识,对“等底等高”这个概念有了深入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2课堂演示操作

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用各种圆锥容器为测量工具,往圆柱容器中装谷粒,记录下装满的次数,并填好表格。

将与圆柱与关的四种圆锥罗列出来,让学生分别都动手做一做,旨在让学生明确“与圆柱等底等高”这一前提的唯一性。

2.3组织学生交流

操作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各组操作后的发现,学生从自己小组里的信息可发现,只有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需3次才能将圆柱容器装满,而其它的次数各不相同,这是不是偶然现象呢?教师再汇总全班各小组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观察表中数据,会发现什么?学生会发现:所有组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都需要3次才能将圆柱装满,而其它圆锥装的次数各不相同。

这样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分享,碰撞研究火花,讓学生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与同伴在共赢共进中进行深度学习。

2.4启发思考,得出结论

引导、启发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圆锥体积和什么样的圆柱体积有关系呢?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呢?学生从交流中自己会发现:圆锥体积只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有关系,而且总是这样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于是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底面积€赘還住?

学习情境的真实展现,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实展开,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结构的必备条件,只有真正经历用已有数学活动经验,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学生的深度学习才有生命力。

3变式练习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学生对某一知识的完全掌握是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之后,所谓“熟能生巧”,“见多识广”。而变式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可克服和减少思维中的绝对化而呈现的思维僵化及思维惰性。 课堂中学生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应设计出形式多样的习题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全面理解。如:(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3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2)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的体积大( )(3)有一根底面直径是6厘米,长是15厘米的圆柱形钢材,要把它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零件。要削去钢材( )立方厘米?像这样,改变命题的条件,变换问题的形式而不变换问题的本质,引深拓广,产生一个个既类似又有区别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挑战中寻找乐趣,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学习是一个学生自我数学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学会知识,学会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素养,发展数学思维。个人粗浅地认为,教师有效地引导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关键,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摆正自身角色,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学习引向自主和谐的境界,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深度学习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引导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