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早熟?警惕颅内肿瘤

2017-07-25 21:13方陆雄
家庭医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第二性征中枢性性腺

方陆雄

儿童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青春期第二性征大幅度提前出现,严重违反儿童的正常发育周期,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及身心发展。近年的临床研究表明,性早熟可为某些儿童肿瘤的首发症状,尤其是发病年龄越小,器质性病变所致性早熟的可能性越大。虽然在临床案例中性早熟患儿伴肿瘤发病率尚不高,但仍需引起大家的重视。

中枢性性早熟以女孩多见

儿童性早熟的病因多样,根据是否有性腺轴的启动,分为中枢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或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是指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前启动而导致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内外生殖器官快速发育及第二性征呈现的一种常见儿科内分泌疾病。

该病的发病率为1/10 000~1/5 000,以女孩多见,其中6岁前出现性发育的中枢性性早熟女孩中,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比例约为20%,且年龄越小,影像学异常的可能性越大。男孩性早熟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50%左右的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中枢性性早熟可导致性发育过早,引起女孩早初潮;导致骨骼成熟较快,骨龄超过实际年龄而骨骺提前愈合,影响患儿的最终身高;导致第二性征过早发育及性成熟,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或社会行为异常。

应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

常见的引起中枢性性早熟的肿瘤有下丘脑错构瘤、生殖细胞肿瘤等。鞍区、下丘脑其他病变如颅咽管瘤、视交叉神经胶质瘤等大多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也有部分患儿有性早熟表现。

下丘腦病变导致性早熟的原因,是该部位的肿瘤对下丘脑形成刺激,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不受正常反馈机制的抑制,导致垂体-性腺轴提前启动;另一方面,由于肿瘤对下丘脑组织的压迫,使下丘脑对垂体-性腺轴的抑制解除,使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的量不断增多,导致第二性征过早发育及性成熟。

就颅内生殖细胞肿瘤而言,研究发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高是患儿出现性早熟的根本原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一种由滋养层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在结构上与黄体生成素高度相似。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增高,刺激睾丸黄体生成素受体,促使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且睾酮水平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正相关,进而促使患儿出现阴茎增粗、增长,第二性征早现。松果体区、基底节区肿瘤导致的性早熟多见于男孩,女孩较少见。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早发育更易引起功能性表现、抑郁症状、性接触等心理行为问题。因此,需要家长足够重视,对小孩第二性征过早发育有所警惕,及时就诊。年龄小于6岁的中枢性性早熟女孩以及所有性早熟男孩,均应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

猜你喜欢
第二性征中枢性性腺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MRI特征及其与性激素基础值和激发值的关系
男性腰太粗 性腺功能差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性早熟的临床疗效
滋肾疏肝法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第二性征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长和发育
中西医结合和西药治疗性早熟的效果对比
冰毯联合冰帽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基于MonoTrap捕集法检测中华绒螯蟹性腺和肝胰腺中的香气成分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附97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