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之夏” 与萨尔茨堡音乐节运作模式对比研究

2017-07-26 07:48张陈陈隋欣
艺术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运作模式

张陈陈 隋欣

摘 要:音乐节作为一种“进口货”,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从曾经规模小数量少的音乐节到现在高质量大规模的音乐节,呈现出繁花锦簇的发展状态。“哈夏”是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简称,作为哈尔滨文化品牌之一的“哈夏”音乐会已然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在哈尔滨被授予“音乐之都”的称号的机遇下,“哈尔滨之夏”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萨尔茨堡音乐节可以说是全世界水准最高,最负盛名的音乐节。其成功的运营经验将为“哈尔滨之夏”更好的发展所借鉴。

关键词:哈尔滨之夏 萨尔茨堡音乐节 运作模式

一、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与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概述

1.哈尔滨之夏的发展历程

位于中国北方的哈尔滨素有“冰城”的美称。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哈尔滨也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使哈尔滨成为一座有着独特音乐文化的城市。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Music City--Harbin”百年音乐之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成为被国际组织认可的固化品牌。哈尔滨之夏已经成为哈尔滨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与冰雪文化形成了哈尔滨独有的“一冬,一夏”的两大文化产业。这“一冬,一夏”的两大独特文化产业已成为哈尔滨耀眼的名片。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起源于1958年群众文艺文化活动的活动月,创办于196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33届。1961年8月5日在哈尔滨青年宫第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正式开幕,从此,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号角遍布全中国。1961年至1966年期间举办过6届,但后来因10年“文化大革命”中断了12年之久。1979年,第七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盛大开幕,同时这也标志从此恢复了“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举办。1994年第22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总结了之前几届的经验教训,并对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此届音乐会决定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音乐,要求要不断提高专业性与交流性,将群众性和普及性作为重点,并逐渐将“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办成全国性的音乐盛宴。1996年第23届由国家文化部和哈尔滨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这标志着“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经由地方性音乐活动变成国家级的音乐节。2016年第33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举办了国际手风琴艺术周,来自世界各地的手风琴表演艺术家齐聚美丽的“冰城”哈尔滨,近一千名参赛者参加此次手风琴国际比赛。如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成为哈尔滨的品牌文化,他是一个城市连续举办大型音乐会次数最多的音乐节,也是唯一一个由地方性音乐会转变为国家级的音乐节。

2.萨尔茨堡音乐节的繁荣

萨尔茨堡是奥地利北部的小城市,是奥地利最早接受基督文化和罗马文化洗礼的城市,其建筑风格也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以巴洛克建筑而著名的萨尔茨堡是阿尔卑斯山脉北部保留的最好城市之一,有“北方罗马”之美誉。萨尔茨堡保留完整的古城区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萨尔茨堡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更是“音乐神童”莫扎特、音乐指挥家卡拉扬的出生地,更是诸多电影拍摄地及歌曲的发源地。在这样的契机下,萨尔茨堡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陈圣来曾在《品位艺术》一书中说过:“艺术节实在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呈现,是一座城市生活质量的标尺。它独特的、深刻的展现出这座城市的内核与精髓。”城市内核和精髓的饱满程度也决定着音乐节品质的高低。在这样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中,现代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构成了最具和谐稳定的音乐节背景。

当初筹建音乐节经历了三年之久,1877年萨尔茨堡音乐节由“莫扎特基金会”开始筹办,到1910年才初具雏形。但是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不得不停办。马克斯·莱因哈特于1917年提出构建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想法。萨尔茨堡艺术委员会成立于1918年。1919年霍夫曼斯塔尔发布了一些音乐节节目清单草稿,他认为音乐节应该包括戏剧、歌剧、莫扎特的作品以及服务于欧洲文化遗产的宗教活动。1920年8月,在萨尔茨堡天主教堂前的广场上举办了第一届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开幕式,才有了现今意义上的音乐节。萨尔茨堡举办音乐节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音乐节的成功举办在侧面也反映出,它能以欧洲文化作为背景依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夯实藝术的基础,为音乐节营造极好的艺术氛围。此次音乐节上演了大量莫扎特的音乐,萨尔茨堡作为莫扎特的诞生地在此演奏莫扎特的作品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莫扎特对萨尔茨堡具有巨大的贡献,莫扎特故居、粮食街等特色遗址给萨尔茨堡带来无限商机,并且也促进了萨尔茨堡经济的发展。1922年,开始排练莫扎特的歌剧。萨尔茨堡音乐节创立的初衷是“将城市作为舞台”。之后,无论萨尔茨堡音乐节经历什么样的改革与创新,始终都遵循这一理念。如今,萨尔茨堡音乐节已发展成为具有艺术感及蕴含巨大经济、商业以及社会价值的真正音乐节。

二、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运作模式

哈尔滨之夏的音乐会以政府为主办方,策划组织由其他政府附属部门、事业单位及专业音乐人士参与来完成。从音乐节的组织运作来看举办音乐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一流的硬件设施、资金的筹备更需要周密全面的组织管理。除了积累的专业经验,还必须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执行力能力。对音乐会各方面细致的照顾体现政府对其高度重视。音乐会举办之前政府会请管理者专门负责艺术节的节目编排工作并邀请专业的音乐人士及爱好音乐的青年人来参与演出工作,力争为市民呈现出一场高质量、精彩的视听觉盛宴。哈尔滨之夏音乐节作为哈尔滨“一夏”的特色文化产业也推动哈尔滨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哈尔滨的经济发展。近年部分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在美丽的松花江畔举行,夜幕降临,音乐会拉开帷幕。行人游客纷纷驻足在灯光璀璨的舞台前,准备享受这夏日独有的音乐盛宴。这便是哈尔滨独有的“一夏”的特色文化。政府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提升了哈尔滨的城市品牌形象还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城市品牌提升模式旅游联动模式。从经济效益来看,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更偏重于政府行为,并且创建初衷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随着音乐会影响力的扩展以及人力物力的增长,光靠政府是不行的。盈利模式单一是“哈夏”面临的重要问题。现阶段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经济来源主要由政府拨款、门票收入及各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的赞助这三部分,而实际上,这样的运作模式很难实现盈利,更难形成一种互利互惠良性的循环体系。音乐节是一种或几种艺术的庆祝的聚会,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会有专业与非专业的混合歌唱及器乐比赛、音乐剧、音乐节家专场演出、社区群众音乐活动等艺术形式。第31届“沿着松花江唱”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演绎了多首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的优秀曲目及合唱作品。第32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举办了国家级的赛事即第11届全国声乐比赛,并演出多部由非专业者演唱《卡门序曲》、《我的祖国》等中外经典曲目。第33届哈尔滨之夏成功举办了国际手风琴艺术周,吸引世界各地及国内各大高校著名手风琴表演艺术家前来参会。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每届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打造属于哈尔滨特有的品牌文化。哈尔滨之夏音乐节精髓时代的脚步,在节目编排上做到雅俗共享。既满足了音乐工作者、爱好者享受高层次的艺术又满足普通群众的娱乐性与参与性。政府会在音乐会举办前集中宣传,但在网络方面的宣传稍差。哈尔滨之夏现阶段还是“赚人气”期间,各方面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三、萨尔茨堡音乐节的运作模式

萨尔茨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为音乐节的创立夯实基础,目前城市巴洛克风格的基础建设与布局也为也音乐节的举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萨尔茨堡音乐节和萨尔茨堡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没有浓郁艺术元素的烘托,这么多的观众很难被吸引过来。萨尔茨堡音乐节对这所城市的经济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得知11年的音乐节给当地带来了总计2.76亿欧元的经济收入并提供了近千个固定职位以及临时职位。为了做到各方面的精益求精,萨尔茨堡人民也做出了重要贡献。生活在旧城区的为有客服的商贩,以诚信至上为宗旨,尽心尽意的为外地游客服务。作为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城市,艺术节跟当地重要的旅游结构有着重要的合作,使用相似的方式吸引游客。将一些演出门票包含到旅游套餐中;在国际旅游交易会上进行宣传;在各自的官方网站刊登对方的网站链接;在所有介绍萨尔茨堡艺术机构的出版物进行宣传;在杂志报刊上刊登广告等几种主要的形式是萨尔茨堡音乐节与旅游业合作的主要形式。萨尔茨堡音乐节与旅游业的合作降低了成本,实现了互利互惠强强联合的关系。在营销方面,艺术节注重与媒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利用媒体对其进行大量的宣传;艺术节注重艺术节宣传册、针对每场演出的宣传册及演出日历三种印刷品的设计及发放;艺术节注重开拓网络渠道,将相关资料上传到网上供人们下载。从经济效益来看,全方位的宣传与合作带来了良好的效果。2013年的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门票销售占总收入的将近一半,厂商的赞助及其他捐款共占了近两成,而萨尔茨堡联邦政府、州和市政府的资金支持共占近两成。由此可見,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重要收入来源是票价的销售。对艺术品质的精湛要求、对观众的认真负责造就了萨尔茨堡音乐节独有的品牌魅力。

结语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与萨尔茨堡音乐节之所以能够成功举办,一方面是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两大音乐节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政府的支持是音乐节成功举办的关键,再通过网络、杂志办刊等多种途径的宣传使得音乐节能够成功举办。通过这一对比分析,我们能够看出两个音乐节的管理方法及发展方向略不相同,但他们都能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既提高了群众的审美意识与观念,又加深了本土文化在群众中的主观印象,在社会整体中弘扬传统文化,从而促使当地经济与文化产业并驱发展。艺术节可以说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助力器,成为城市展现自我的窗户。

参考文献:

[1]肖雅婷.萨尔茨堡艺术节及其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J].音乐传播,2015(2).

[2]刘梦.“哈尔滨之夏”路在何方——“哈尔滨之夏”与“莱茵地区音乐节”运作模式对比研究. 四川戏剧,2014(4).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运作模式
基于CP2C模式版画艺术市场运作的探索
我国P2P网贷发展现状研究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
工业企业合同能源项目运作模式及效益评估
毕节市绿色旅游发展对策研
电商配送中心运作模式研究
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运作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浅析PPP产业资金在新型城镇化的运作
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模式与发展策略探析
众筹模式在游艇消费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