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吧,叔叔

2017-07-27 00:02孙志昌
做人与处世 2017年11期
关键词:骨髓库武义县红十字会

孙志昌

志愿者的别名叫博爱几年前,徐飞参加了一次无偿献血活动,同时签下了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协议,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此后,他的手机号一直没换,直到2016年9月14日,来自武义县红十字会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沉默,电话中通知他:“你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患者初配成功,你愿意捐献吗?”他在电话中毫不含糊地说:“当然愿意捐献。”从接到电话的那一刻起,他就处于兴奋之中,感觉即将要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第二天,徐飛就在红十字会的安排下,进行了身体检查。后来的几天里,他信心百倍地准备着,期待着捐献的那一刻。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原来在肝功能化验中,给他的信心浇了一盆冷水,他的肝功能指标中的谷丙转氨酶偏高,同时,他的血压也是处在高血压与正常血压的边缘。根据规定,这样的身体状况是不能进行捐献的。

就这样,徐飞的捐献流程被无情地终止了。他顿时感觉非常沮丧,这不是自己一直盼望的吗?他不想失去这个救人的机会。他想,难道就这样半途而废吗?当他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那里打听到,受捐者是一名5岁的孩子时,更是激发了他的爱心,他要想尽一切办法去争取,给孩子一个希望。他找到医生,恳切地问:“医生,我这样的情况,在短期里,有什么办法改变吗?”医生告诉他:“如果加强身体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再控制饮食,应该会有所改善。”听医生这样一说,徐飞想哪怕有一线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他说:“为了孩子,也为了我自己,必须好好锻炼。”从此,带上了责任感与使命感,他开始了健身。

徐飞是一名工程师,工作紧张,过去只是在周末踢踢球,就算作锻炼了。医生告诉他最好选择有氧运动,他自然地就想到了走路这样一个最简单且最管用的健身方式。从家到单位4公里的路,开车也就一脚油门的事,如果步行的话,那要走上45分钟。他想把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利用起来。他重新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早上6点40分从家里出发。下班时,他也步行回家。一天算下来,他要步行一个半小时,他感觉还不够。晚上,还会拉上妻子一起到小区旁边的公园里去转圈,至少一个小时。不管天气怎么样,人们总能在公园里,在上下班的路上,看到他步履矫健精神十足的身影。

就这样,徐飞一天要走15公里,折合成步数超过了两万步,每天走下来,他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他走的步数。没过几周,“暴走叔叔”的称号就在武义县城传开了。坚持步行了四4个月、1800公里后,他进行了一次体检,结果是血压稳定,肝功能的指标正常,他看到这个结果,高兴地跳了起来,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将他体检的结果传给了浙江省红十字会。

当浙江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收到徐飞的体检报告后,立刻又重新向中华骨髓库申请他的捐献流程。2017年2月17日上午11点,他在浙江省中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他的造血干细胞很快进入了那名5岁孩子的体内。

有人问徐飞:“体检的时候,不合格就不捐献了,为什么你还坚持锻炼一定要捐献?”徐飞说:“一开始听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我非常高兴,而当体检出现问题时,我犹豫过,当我听说受捐者是一名5岁的孩子,我必须竭尽全力给孩子一个未来。我为自己能做到而自豪。”其实,爱心不在大小,只要有爱,处处都是坦途。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骨髓库武义县红十字会
浙江省武义县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父亲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红十字会
福建红十字会与福州塔亭医院抗战救护往事
一个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心声
我校附属协和医院成为福建省唯一的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采集和移植双重资质定点医院
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原因
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浙江省武义县1992-2008年性病疫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