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2017-07-27 00:52王丽芬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情境

王丽芬

[摘 要]为适应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高中地理教师可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科素养;地理思维;探究能力;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8801

地理学科素养主要是指学习者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地理品质,是学科学习中知识与技能、過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探究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来提升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下面我就自己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感悟来谈谈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丰富的、有利于学生思考的教学情境,设置恰当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悬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导入阶段,通过恰当的情境,将一堂课的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例如在讲“热力环流”时,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观察煮沸的水的蒸汽,使“受热上升”“有迹可循”。随着热气不断升腾,学生联想到其他“受热上升”的实例。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热空气上升后是如何形成雨的。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此外,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教师应因材施教,多采用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自主学习,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对某个地理区域特点的判断——非洲是一个高原大陆,如何让学生从地图上“读”出这一特征?指导学生先阅读地图,看看非洲大陆有哪些地形,哪种地形面积最大,然后由学生归纳结论。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设计:提供一个背景—提出一个问题—收集一些材料—组织一些活动—得到一点启示。

二、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兴趣是吸引学生学习的磁场,更是学生持续学习、深化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索的意识和愿望。例如,在讲“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我首先通过PPT展示一组“沙漠掩埋了古文明”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引发学生探索沙漠中的古文明的愿望。接着,我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探究学习,通过学习,使他们深深体会到:人在面对自然时,往往只注意眼前的、直接的联系,而忽视了间接的、长远的、本质的联系,人类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把握自然规律,顺应和利用规律,才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我们的教学活动不应让学生消极、被动地学,而应创设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尽力通过自主研究、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经历激趣引究、目标展示、整体感知、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知识拓展、评价激励等环节。

三、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地理观察能力是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体现,学生通过地理观察可以获得地理感性知识,所以我们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进行培养。我们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拟定观察的顺序,告诉学生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最后观察什么。例如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先要看图例,分清不同颜色代表的气候类型,然后再看颜色的分布位置,最后总结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多联想。例如解释昼夜更替现象的形成,我们单单从地球自转的概念来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而利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通过在手电筒照射下演示地球自转,让学生进行观察联想,学生很快就能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在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形成与提高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师要首先做好自身教学素养和技能的提高工作,要研读教材与大纲,准确领会课程标准,把握课程宗旨和“地理素养”的真正内涵,更要“研读”学生,从学生与教学实际出发,注意原则,讲究策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地理的具体方法,形成乐于思考、善于探究的学习素养,进而培养起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历史使命感,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潘光胜.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

[2]韩金荣. 谈学生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1).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情境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