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茨八大组合段理论解析影片《爆裂鼓手》

2017-07-28 13:54赵文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1期

摘 要:出了关于电影叙事结构的八大组合段理论。通过组合段理论将影片叙事结构进行切分,可以更为清晰的理解影片的脉络。本文尝试运用该理论对好莱坞电影《爆裂鼓手》切分,以求对该影片的叙事结构完成清晰的梳理。

关键词:爆裂鼓手;八大组合段;主题读解

作者简介:赵文(1994.7-),男,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2

一、麦茨叙事组合段理论简述

上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克里斯蒂安·麦茨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研究电影,提出经典的叙事组合段理论,推动了电影理论的发展。麦茨将电影叙事、表意而非电影语言的基本单位确认为“独立语义段”。依照麦茨的思路,电影叙事的基本单位—独立语义段,在电影文本中具有八种形态:(1)独立镜头。(2)平行组合段。交替出现的两个或以上没有必然时间关系的叙事主题构成的组合段。(3)括入性组合段。打破连续时空叙述而插入的一个段落或场景,例如闪前和闪回。(4)描述性组合段。若干镜头构成对某一时刻、场景的描述和呈现。用来交代环境和背景。(5)交替叙事组合段。指两个不同空间相同时间内发生的相关事件的交替展现。(6)场景。指不同的镜头连续呈现同一空间,在该空间中完成的叙事段落。(7)插曲式段落。指一个段落中发生的事件与主要情节没有直接的联系。可能用来渲染气氛、调整节奏等等。(8)一般性段落。又简称段落。

戴锦华在《电影批评》说道:“它(电影)不是一种语言系统,而是一种有理据的符号,而且我们无法确认其最小单位”。[1]尽管麦茨已经将电影的叙事单位扩大到段落,但是对于具体的电影来说,尤其是叙事节奏快的电影,也是很难运用组合段落去切分的或者说此时用组合段分析并不合适;对于同一部电影不同的人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切分点的选择会有差异。新世纪出上映的系列电影《谍影重重》运用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碎片剪辑和写实的叙事风格,当我们把该系列电影往里套用时,会显得很是牵强且无法点到该系列电影的独特之处。不过,麦茨确实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切分电影的方法,且有它的适用领域。《爆裂鼓手》采用了较常规的叙事风格,运用麦茨的理论研究该文本大有裨益,对于分析人物、情节乃至影片主题更是如此。

二、叙事组合段解析影片

1.序幕,段落。黑幕中出现鼓点声,由慢而急促,鼓声骤然停止,显现画面。走廊景深处是坐在架子鼓上的影片主角尼曼。推镜头慢慢靠近(弗莱彻的主观视点),弗莱彻考察尼曼“双倍摇摆”之后突然离去。弗莱彻有看的权力,而尼曼处于被看的地位,表现出他们地位的不平衡,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他们的对话,尤其是弗莱彻具有控制力的发话及动作就鲜明的呈现出他性格的怪异及霸道。段落结尾显现字幕“沙佛尔音乐学院 秋季学期”,侧镜头表现尼曼停下击鼓,挠头陷入思绪。

2.描述性组合段:尼曼从离开学院去影院和父亲看电影。镜头的切换契合配乐《房车》,展示了尼曼的生活环境。

3.段落:電影院里,尼曼在前台买东西,和父亲谈话。和前台姑娘的交谈中得知他们不是第一次见面,可能彼此还有好感。当他对父亲说对于生活“我不想看得开”时,路过的人的爆米花桶碰了父亲脑袋。这里可以看出导演是刻意为之,算是为后面尼曼的车祸埋下了不显眼的伏笔。

4.场景:尼曼在一般乐团练习,他人的聊天中得知尼曼不被人喜欢。在排练过程中,弗莱彻在室外听了片刻,引起了队员的一阵骚动。其中以尼曼的主观视角呈现康纳利和女朋友的卿卿我我,表现出尼曼对爱情的向往。

5.段落:尼曼路过“工作室乐队”排练室外偷看,被弗莱彻看到后匆匆离开。

6场景:尼曼在鼓室联系,听查理·帕克的鼓点。尼曼看向查理的海报,透露出他的梦想。

7.段落:尼曼受到打击,不接父亲的电话,开始疯狂联系。

8.场景:尼曼与妮可在披萨店约会。关于学校、专业的话题为之后的分手铺垫。场景最后一个镜头妮可慢慢把脚靠近尼曼,温馨可人。

9.线性叙事段落:奥夫布鲁克爵士乐比赛,尼曼看到弗莱彻与一对父女聊天。弗莱彻上台前教训乐手们注意事项。第一场结束,尼曼丢失泰纳交给他的乐谱夹从而获得了演出的机会,乐队获得第一。第二天,尼曼得到主鼓手的位置。

10场景:尼曼与父亲谈论自己的进步,餐桌上与家人发生不愉快的关于成功的话题,自己离开餐桌。尼曼言谈中显出的对查理·帕克的极端认可,为他之后的一系列行动做下了铺垫。餐桌上导演对人物均采用了客观的平视视角。

11.线性叙事段落:杜耐伦比赛日,公交车爆胎,尼曼租车前往比赛点,把鼓槌留在了车店。与弗莱彻发生强烈争执又返回取鼓槌,回来路上被卡车撞翻,继续赶往赛场。演出失败,尼曼扑倒了弗莱彻。在尼曼两次赶往赛场过程中,导演并没有通过交叉蒙太奇来表现比赛场地的情况而只是将所有镜头全部给了尼曼,开车时只是通过尼曼打电话才了解到比赛马上要开始。这样做很好地表现了尼曼珍惜这次机会,将音乐视为自己的生命,想要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也是向成为伟大的人之一靠近的拼命努力。

12.场景:律师告知肖恩·凯西的死亡真相(吊死),在父亲的一再坚持下,答应起诉弗莱彻。闪回插入镜头:尼曼被退学,观看儿时打鼓视屏,将打鼓设备清理干净,告别了架子鼓。

13.段落:到了夏季,尼曼在小店上班,路过酒吧,观看弗莱彻的爵士乐演出。两人进行了长谈,临走时邀请尼曼加入他的乐团参加JVC音乐节。

14.段落:开场前尼曼观看进场观众,期待妮可的出现,结果只看到了父亲。弗莱彻告知乐手们这场演出的重要性。尼曼刚到演出中心时,采用了低机位仰拍,并把尼曼全部囊括,表现尼曼对这次演出的无限向往,对音乐的执着追求。

15.场景:演出现场,弗莱彻再次捉弄尼曼,表演曲目不是尼曼熟悉的《房车》、《爆裂鼓手》,第一场结束后尼曼选择离开。演出中,尼曼因打错鼓点受到其他队员的呵斥,显得狼狈不堪,通过正反打镜头,表现弗莱彻指挥地铿锵有力,形成鲜明对比。弗莱彻走到尼曼面前,他的胳膊占据了右半部,代表这次对抗的全胜。

16段落:尼曼离开舞台与父亲拥抱,片刻抉择后重新返回舞台。

17场景:尼曼自顾自地带领乐队完成了演出。这是整个影片最精彩的段落,声画剪辑堪称完美,在此一切语言的描述都显得多余,只有沉浸在影片中才能真正领略影片的魅力。应该说这是尼曼的最后一次反击,是绝地反击!“Ill cue you”(听我指示)读音与“Ill kill you”(我会杀死你)相同,在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中,尼曼变成真正的强者!

三、影片主题读解

《爆裂鼓手》采取了很常规的线性叙事结构。主线索为尼曼追求音乐梦,与另一强者弗莱彻几次灵魂的碰撞,副线索为尼曼与妮可的爱情和对父亲的感情,也就是尼曼的感情线路。毫无疑问,影片主人公安德鲁·尼曼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天才,我们何曾听说贝多芬、莫扎特将音乐当作体育锻炼来进行。在上述段落15中,三个鼓手为了竞争一个主鼓手位置,反复地拼命地练习,镜头更是多次表现他们汗水混着血水。“音乐本出于并归于人心……他们将音乐等同于田径与杂技,将之改换为对人类生理极限的挑战”。[2]片中多次提到的查理·帕克在20世纪40年代领导了比波普音乐革命,他和他的黑人乐团正是通过个人独奏和即兴表演来反对之前大乐队时谄媚白人的、以娱乐和伴奏为主的呆板演奏,他们借此明确了反对种族歧视的立场又强调爵士乐自由表达的可能性。因此本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电影,更像一部关于探讨人性的心理片和体育励志片的融合。

影片表达的是强者的对话,此处的强者更多是指强大的心理,能够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肉体和心理压力。尼曼做到了,想要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他确实抓住了。影片最后尼曼和弗莱彻相视一笑,是强者对强者的承认。弗莱彻笑是因为看到了尼曼的不气不馁,拥有成长为伟人的潜质,尼曼此刻笑并不是感谢弗莱彻对自己的残酷,而是自己能够成长起来平等地与弗莱彻对话。

四、结语

通过麦茨的八大组合段对《爆裂鼓手》解析,我们可以对整部影片的各个部分有一个清楚的梳理,对导演的艺术手法运用和意图有更好的认识。但任何一部电影都需要对整体把握,放在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中去探究。做到整体和部分相结合才能完整地理解一部電影。

参考文献:

[1]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23页.

[2]杨波,《反音乐,反励志,反主流价值观——观<爆裂鼓手>》《世界文化》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