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小学数学的策略研究

2017-07-28 11:52甄足超
魅力中国 2017年10期
关键词:建构师生教材

甄足超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 在这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探究,是老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字: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积极

一、钻研教材,找准目标,做好课前预设是一节好课的前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发课程资源。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过去是这样,现在依然应当这样做。只有如此,教师才能根据自己学生年龄特点及生活和学习经历去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才能让教学鲜活生动,使每个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都有所得。

近日我区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每个学校精心选出来的代表课中仍存在着照本宣科和教学肤浅的现象。例如北师大教材二年级的“方向和位置”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教材通过操场上师生共同辨认东、南、西、北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掌握辨认判断方向的方法以及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抽象到图上的理解和应用。作课教师却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是机械地、肤浅地在操场上热热闹闹熟记了一下方向,学生对其生活中东、南、西、北方向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并无真正的认识。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与课前的教学预设有着及大的关系。备课时把握不准教学目标,会使教学过程产生“东一榔头西一棍子”的不良局面,对课堂上所生成的现实问题教师束手无策。何时收、何时放,教师无法驾驭,教学如一盘散沙。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做出充分的教学预设。每提一个问题,学生会有几种答案,会有几种思考的角度,教师都要力求想全,并准备好每种情况的应对方法。只有胸有成竹,课堂才可以游刃有余。可见,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做好课前预设是上一节好课的前提。例如我在教学中,教材第一册出现,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得数也随着变化了。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教師在课堂上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可引发思维的问题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力得以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陶冶,个性得以张扬。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必须要与学生原有的认识有较高水平,引起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想,这些内容与前面学习的内容有何联系?这样能够促使学生紧张、内在的智力活动,去思考、去联想,也就是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有效的生成。例如“年、月、日”这一节课时,可组织讨论以下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2)同学们常见的时间单位还有哪些,这些单位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通过思考讨论,学生从原有的知识情境中转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来,引发了悬念,开启了学生的问题。最好启发学生自行质疑。学生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的基础上对新知提出各种问题,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启蒙开端。

三、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思考是一节好课的重中之重

让我们首先来看全国较为著名的几位小学数学专家和特级教师对上一节好课的看法 徐斌说:理想的课堂是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张梅玲说:课堂教学过程是多边互动交往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过程,作为数学教学,互动生成的核心应该是在思考中学会思考。新课程追求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而开放式的教学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学生思维水平层次的提升为目标的。

根据上述观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节好课的关键是:互动生成有效思考。

怎样才能做到互动生成呢?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鲜活有效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接着,教师诱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索解决,梳理构建、建立数学模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个体倾听、表达,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唤醒及建构的一个过程。如我在教学55÷5+54÷9这样的题目,又出现了440-120÷6×5,这时该怎样计算呢?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知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但是具体怎么样落实呢?我就让学生自己尝试做一做,跟自己的好朋友讨论一下,就这样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请学生来回答时,我不发表意见,只是请其他学生来帮忙评。这样一层一层的把题目的运算过程剖析出来。我觉得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比老师一味的教出来的更能记牢。教师的语言不需太多,只要带有引导性不要让学生把题目想的离谱就可以了,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言论自由。

上述案例说明,有了积极主动的思考,课堂才会产生出互动生成的精彩场面。这种互动生成是在师生共同努力配合下形成的,是一种内在的思维层面上的交流碰撞和交锋。这种生成是经过教师在呈现问题的前提下,激活学生思维,产生认知冲突。学生自觉的独立思考后,师生、生生互相交流产生的思维碰撞,互动生成最终达到有效的建构。

总之,教师要上好一节数学课,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钻研教材,找准目标。在课堂上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可引发思维的问题。在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做到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思考,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达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课程.教材.教法》, 2000

[2].杨洁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验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 , 2012

猜你喜欢
建构师生教材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教材精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建构游戏玩不够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