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研究

2017-07-29 10:15吴可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翻译教学教学模式

吴可佳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高水平翻译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翻译与译者的思维活动具有密切联系,是用不同语言表达同一思维内容。鉴于此,提出以思维活动的视角整合既有翻译教学方式的优点,构建基于思维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不仅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和翻译学习规律,还有利于提高翻译学科的地位。

关键词:思维取向;翻译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7004303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翻译作为连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桥梁,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增多,这必然造成翻译市场的巨大需求。据中国翻译协会的调查,我国翻译人才为数不少,但是受过专业训练的高端翻译人才严重匮乏。面对高端翻译人才需求量的迅速增长,国内高校纷纷设立翻译专业,加大翻译人才的培养力度。当前,翻译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教学方法体系,形成了一整套相对独立的教学机制。但是,初生的翻译专业如何突破传统语言教学的束缚,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就成为关乎本专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翻译与思维的辩证关系

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构成的文本用另一种语言完整、准确地再造出来[1]。因此,翻译过程中充斥着思维。可以说,翻译本身是用不同语言对同一思维内容进行表达。从功能角度来看,人类语言本身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更是一种思维的工具。显然,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过程。因此,语言与思维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思维的规律是逻辑,而语言的规律则是语法。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紧密联系,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能够直接赋形于思维。

然而,语言与思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这种语言形式的任意性和思维内容的单一性,一方面造就了翻译作品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翻译过程中的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当然,历史上的诸多知名翻译家,面对思维与翻译过程中的诸多困惑,采取多种手段克服障碍,塑造出弥足珍贵的翻译作品。

无论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还是现代科学的时空观,人类对天地宇宙的认识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背景。这种物质背景以及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需求得以超越一切地域和文化隔阂,而成为人类主观方面的思维共性。存在决定意识,而思维则是人类意识的重要构成部分。由此,思维内容的共性以及由此派生的机制与方法的共性,构成了语言可译性的必要前提。

理有恒存,思无定契。思维的共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其差异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就东西方的思维模式而言,其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东方思维是综合的,西方思维是分析的。当然,我们在进行两者的比较时,不宜过分夸大,也不宜无端缩小。同时,作为思维的外在表达形式,我们应从语言表达的差异去探究思维的差异,这也构成了翻译的基础。

研究翻译显然离不开对思维的研究。这不仅包括对翻译思维的研究,还包括对中西思维方式与翻译的关系的研究。上述两个翻译研究的主要领域既有差异又紧密联系。翻译学之所以能够脱离语言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不同语言环境中人们所采取的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就是翻译思维。由此可见,翻译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依靠翻译教学进行长期的、科学化的培养与训练。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注重人类思维对翻译的影响,并构建出基于思维取向的教学模式,对翻译者形成翻译能力,形成高质量的译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思维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翻译教学观

翻译研究由来已久,历史上的诸多研究从本体、价值、方法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认识翻译[2]。作为贯穿翻译研究始终的翻译教学论与此紧密联系,基于相应的理论支撑,逐步形成了语言导向、文化导向、功能导向和认知导向等诸多不同视角的翻译教学观。在翻译教学理论推进过程中,思维过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也得以逐步确立。

语言导向型的翻译教学观的理论基础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基于该理论形成的语言派翻译观认为翻译过程就是一种语言材料替换另一种语言材料的过程。因此,该教学观以文本为核心,通过不同语言情境的对比,通过不断的试误和纠错,达到翻译行為的规则性和逻辑性,同时以译文的等值性特征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该教学观与行为主义教学观相结合,曾经长期统治着语言学下的翻译课程教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到后现代主义和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翻译研究出现了显著的文化转向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文化学派翻译观”。受这一理论的影响,翻译教学领域的文化意蕴日趋浓厚,并形成了“文化导向型翻译教学观”。该教学观的主要特征是对翻译行为进行社会翻译学解构,不仅关注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更关注社会因素对翻译行为的作用;肯定翻译者的创造性,积极鼓励翻译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建构;基于文化多元性肯定译文的多样性,鼓励翻译学习者开展对多种译本的批判与解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活动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应运而生。该翻译理论与项目翻译教学的结合,催生了功能导向型翻译教学观。该教学观强调译者的社会性,认为翻译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活动,强调以译文的充分性作为翻译教学评价的指标。在这一时期,翻译研究发生了由外而内的转向,对翻译思维过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认知派翻译观基于本体论的视角,第一次提出翻译是涉及大脑思维机制的认知推理过程。认知翻译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上述翻译观的整合,借助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揭示了翻译者的思维行为特征。将认知翻译观用于翻译教学,形成了“认知导向型翻译教学观”,在该翻译观下,教学重点发生了变化,重视思维在翻译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翻译教学应该着力培育学生的翻译思维能力。

总之,翻译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行为,而是兼具文化性、社会性的思维过程。围绕人类思维这一核心,统筹其与文化、社会、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思维能力培育整合上述翻译教学模式的优点应成为本次研究的理论出发点。

2思维教学论

思维取向的教学论可谓由来已久,这种教学理论是思维本质的认识在教学领域的反映。基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进步和交叉研究的成果,思维取向的教学论肯定了思维能力在个人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本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依据。结合高校翻译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本次研究将思维教学与翻译教学深度融合,重视思维教学目标在翻译情境下的外在表现,将思维能力和专业知识及其相互作用一并作为教学内容,以期大幅提升翻译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3]。

三、翻译教学思维取向的基本目标

基于思维对于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本节重点对翻译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决策性思维进行探究,分析其对翻译教学的重要性,据此界定翻译教学思维取向方面的基本目标。

1批判性思维

要讨论批判性思维及其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要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就西方翻译学术界而言,批判性思维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定义:一是将批判性思维视为一种技能和能力,这种定义可以追溯到杜威的“反省性思维”,也就是能动、持续并且细致地思考信念以及被假定的知识形式,以达到洞悉其支持理由进而指向结论的目的;二是将批判性思维视为一种思维形式,是对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和背景等标准是否做出自我调节性批判[4]。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学会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该思维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校正,并指出一个优秀的批判性思维者具有的一些优秀特征。例如,知识全面、惯于提问、信赖理智、评价公正、没有偏见、慎下结论等。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往往比常人更善于应对和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能够通过深入分析和探究,来寻求问题的答案。

可见,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探求周围世界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可以成为一种稳定的思维习惯,并具有强大的建设性和创造性能力。自20世纪40年代格拉泽将批判性思维用于教学改革以来,其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核心。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不仅指明了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我国一些学者于20世纪末期开始关注批判性思维,但是对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面仍然差强人意。鉴于此,将批判性思维融入翻译教学,将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翻译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是近年来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创新性思维的定义和内涵学术界至今仍未达成一致。综合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创新性思维并不具有一种或几种思维的专属性特征,其创造性仅是对思维成果的某种评价。从这一视角来看,任何思维形式或多或少具有创造性。按照学术界对人类思维的二元分类,创造性思维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和发散思维紧密相关。在复杂的问题求解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经常与其他思维类型相互交织,共同发挥作用。

从翻译的角度来审视,以语言转换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翻译观遮蔽了翻译的创造性。本研究认为,翻译思维的本质即是创造性思维。首先,翻译产品具有社会价值,通过翻译,新的知识得以传入,新的思维得以开启。翻译思维具有明显的超越性,世界文化的传播与融合均得益于创造性的翻譯思维。最后,翻译思维是基于原文的再创造,受原文的束缚与限制,其难度不亚于再创造。

综上所述,创造性思维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是解决翻译问题过程中必备的思维品质。基于前文对翻译教育观的分析,培育译者的创造性思维是翻译教学的主要目标,只有从技术层面对译者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进一步细化和界定,才能培育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再创作能力,大幅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译作质量。

3模糊性思维

模糊性思维并非是指含糊不清的思维,而是指以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模糊属性为对象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模糊性思维从表面上看是模糊不清的,但是其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性差异方面却表现得更为准确,从而充分揭示客观事物及其运行发展的丰富内涵。

翻译中的模糊性思维是指译者高效利用大脑的活性特质,对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充分打破语言在不同层面的界限,通过对各种转换手段的灵活性运用,实现原文与译文在语义方面的对接。

翻译离不开语言,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译者首先要理解语言。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的符号系统,同时在传承过程中又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使得任何一种语言都在结构、规则、语义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并由此产生了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障碍[5]。语言结构与内涵的复杂性必然导致对其认识的模糊性。模糊性思维就成为翻译者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但是,与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同,翻译教学过程中模糊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更多倾向于译者对翻译价值的宏观认识以及对约束条件的微观掌控。以上述分析为基础,将模糊思维作为翻译教学中思维能力培育的重要目标,有助于译者实现翻译过程中有依据的决策,提高译文的社会价值和译入语受众群体的接受度。

四、基于思维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在明确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本节试图对基于思维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主要包括设计原则、实施流程和教学方法。

1设计原则

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翻译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基本目标,提出教学的模式的设计原则,并着重体现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交互推动作用的建构。

第一,反思性原则。反思性原则是教学模式建构的重要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强调个体性反思,还要强调群体性反思;不仅注重反思方法的学习还要注重反思环境的营造。通过反思性行为,促进学习者主动评价自己的思维能力,并据此优化思维方式,提升思维水平。

第二,反馈性原则。有效地反馈信息可以使译者适时调适自己的思维行为,是翻译学习的重要推动力。反馈的内容来源应该十分广泛,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还应该包括专家、客户和读者。其中,教师和学生的反馈贯穿学习全过程,起支架作用,其他方面的反馈则具有诊断、建议、鉴定的作用。

第三,递归性原则。递归性原则是指翻译教学过程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流程,而是在各个不同学习阶段之间反复穿梭和循环。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建构与发展情况,同样的翻译问题可以反复出现。学习者则可以根据自身的反思和反馈信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之间跳跃。

2教学流程

基于思维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围绕学生、教师和社会三个中心展开,形成基于探究和反思两个基本学习理念,兼具认知和实践特征,蕴含有多种教学方法的递归性教学模式。基于翻译任务和学生的主体性差异,该教学模式可以划分为探究阶段和反思阶段。上述两个阶段共同构成一个连续的教学过程整体,并可以依据递归原则反复进行。

探究阶段以认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学习者在教师的支持和引领下,利用网络资源等认知工具完成初稿翻译工作。一般而言,该阶段的主要流程包括:认知建模、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方案提出、翻译决策。当然,上述流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流程进行必要和及时的调整。

反思阶段以反思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学习者在教师、学生、专家、读者等多层面反馈环境下,通过不断修改,逐步完成译文的完善和译后拓展任务。一般而言,该阶段主要包括验证评价和译后拓展两个主要环节。

3教学方法

第一,思维建模法。通过各种有声思维手段,对教师的翻译思维进行显性化处理,然后供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获得翻译能力的提升。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是课堂气氛活跃、民主,学生能够对教师的翻译行为进行观察和审视,利于学生在观察中受益,借鉴、建构自己的翻译策略。其劣势是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第二,思维显化教学法。与思维建模法不同,思维显化教学法的特点是学生将自己翻译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显性化。其基本流程是学生展示译文并闡述思维过程,其他同学和教师提出质疑,学生本人进行答疑,学生集体表决,教师总结发言。该方法的优势是学生可以借鉴其他学生的思维视角,对完善自己的思维,避免片面性结论具有重要作用。缺点是对教师要求较高,必须擅长组织辩论,擅长调节课堂气氛。

第三,角色扮演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由学生担任教师角色,对同学的翻译问题进行点评和反馈。具体流程是学生进行书面性评价,全体同学共享反馈并进行书面讨论,教师进行总结性发言。其优势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缺点是学生的评价准确度往往不高。

参考文献:

[1]薄振杰,时芸.翻译能力取向的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86—91.

[2]贺莺.高阶思维取向型翻译教学模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3]余国良.翻译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模式研究[J].外语学刊,2010(5):101—104.

[4]林长洋,李明楷.基于有声思维法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初探[J].前沿,2012(4):13—14.

[5]谭云飞,凌歆.后现代主义思维模式对翻译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121—123.

(责任编辑:侯秀梅)2017年7月第36卷第7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Jul.2017Vol.36 No.7

猜你喜欢
翻译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