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环境下的明代凉山仕宦诗

2017-07-29 00:40花志红
文教资料 2017年14期
关键词:邛海建昌西昌

花志红

(西昌学院 文化传媒学院,四川 西昌 615000)

摘 要: 本文以明代任职凉山的官员在凉山地界所创作的诗歌为考察对象,主要以《西昌县志》《凉山州古诗文选释》《历代文人吟西昌古诗文选读》为依据,对明代官员朱簋、周光镐、范守己、顾汝学的凉山仕宦诗进行探究。

关键词: 地域文化 仕宦 时代诗歌

凉山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时为“邛都国”地;设置郡县始于汉,以邛都为越嶲郡;唐为嶲州、建昌府、会同府,先后为南诏政权统治及大理国段氏所辖;宋时属大理地方政权管辖;元朝改建昌府为建昌路,以罗罗斯宣慰司总之;明实行卫所制度,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设建昌路为建昌府,又置建昌卫属四川行都指挥司。清顺治初因明制,仍为建昌卫,雍正六年(1728)改为宁远府[1]2-4。凉山政区设置的历史发展脉络清晰,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仅以诗歌来说,明代洪武平定西南以后,文人官宦或宦或游或巡视或途经,入凉山者甚众,以其独特的视角留下许多吟咏凉山的诗篇。诗歌创作蔚为大观。本文以任职凉山的官员在凉山地界所创作的诗歌为考察对象,以《西昌县志》[2]、《凉山州古诗文选释》[3]和《历代文人吟西昌古诗文选读》[4]为依据,对明代官员所作凉山诗歌进行梳理。

一、朱簋留诗凉山

朱簋,浙江山阴人。明嘉靖中以按察司副使分巡建昌道,在任职期间颇有政绩,为民称道。《邛巂野录》载:“时会川遭马罗诸蛮番扰乱,簋请兵,两台不可,勃然泪下曰:‘吾为一方司命,忍其涂炭而不为之,所何以官为?两台感动,发兵进剿,历百战,诸番悉平。”[4]12

为打通西昌至盐源要道,朱簋以地方官身份亲赴修桥工地督察,留下《打冲河督修索桥二首》:

石壁两崖称地险,索桥千尺代天工。晋江漫说初浮马,秦渭虚传不霁虹。鸟道回翔云影外,松涛低渡水声中。夜深风雨吹窗急,疑有秋潮自海东。

御风来下打冲河,乍见新桥渡索过。天马旧疑腾涧壑,云龙今喜卧藤萝。每怜孤客秋容瘦,独坐西窗夜雨多。落魄无端湖上客,莼鲈归兴近如何!

打冲河,古名若水,今雅砻江。其上游称雅砻江,下游称打冲河,水流湍急,两岸高山峭壁。明代雅砻江流域“两山壁立,水势汹涌,狼牙相拒,舟楫不通”[5]。由此可见修桥工程相当艰巨。在第一首诗中,诗人化用史籍与传说,以凸显打冲河的地势险要,此处山高路险、河深水急,修桥实属不易,但作为地方官员责任在身,亲自到打冲河工地督察索桥的修建,看此艰险,心中不免忧虑。第二首写索桥完工,了却心愿,欣喜之中顿感飘零之苦,末句“莼鲈归兴近如何”化用《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之意,透露了辞官归家的念头。

西昌泸山邛海是风景名胜地,大凡文人雅士到此地都会进行一番游历,留下几首赞美山水之美的佳作。朱簋在五月“观稼南郊”,顺道游邛海登泸山,登临泸山望海楼有感而发,写下了《泸山望海楼六首》。诗歌记录了游览登临的过程,描绘了迷人的山水风光,抒发了登楼远眺的所感所思。

夜雨侵晨发野棠,夏畦今始插春秧。壮心甘滞夷荒远,游履欣逢化日长。海国无尘回宦辙,禅池有水泛慈航。泸山即是香山景,与客相逢羡会昌。

天际泸山绕碧流,偶因观稼复来游。岩峦隐见云城簇,楼阁参差水国浮。隔岸有缘窥岛屿,就深何计问方舟。莫嫌吐纳乾坤阔,有客扬帆在渡头。

山阁晴窗海屋通,渔歌来自水声中。地当南国风尘别,景入西湖臭味同。尚忆星枢临极北,邀闻鼓角震天东。笑谈竟日元戎思,听受惭予耳未聪。

五月荷花未放红,湖皋先已动香风。渭浮春树天无北,海浴扶桑地有东。野合烟山回夕照,楼含云水接晴空。舣舟相对金樽月,宾主徘徊倒影中。

漫劳春去怨啼红,望海楼前趋趠风。梅雨有情飞岭北,黎云无梦出江东。心旌未逐鸿毛落,眼界能明月镜空。与客休论荣辱事,湖山常在酒杯中。

观稼南郊独倚楼,海风山月似清秋。湖光草树烟尘靜,人迹乾坤日夜浮。影动玉龙灵鹫出,气吞银汉彩虹流。蒹葭深处伊人在,我友携舡共遡游。

《西昌县志·地理志》“名胜”条目下介绍泸山:“在城南十里,邛池之南,雄深秀拔。”介绍邛海:“西昌多奇山水,而东南郭外为秀绝,以邛池浩浩映发其间,其灵境万变而不可穷,海周百余里,状若蜗牛出壳。”[2]78-81泸山上有寺观十余所,皆有望海楼,此处应是泸山光福寺望海楼。光福寺始建于唐代天佑年间,明建文四年(1402)圣旨封泸山大佛寺为光福寺。明成化元年(1465)明宪宗朱见深御书寺名。泸山东濒邛海,古木葱茏,四季常青,以“松、风、水、月”称奇,邛海以“清、幽、丽、雅”闻名于世,风光如画,《泸山望海楼六首》将泸山邛海美景尽收眼底,赞叹景致的变化无穷,自己也被这水国风光迷住了,沉浸其中,尽情享受这湖光山色。《泸山望海楼六首》应是“较早地系统描绘泸山邛海美景的组诗”[4]12,《凉山州古诗文选释》对其中的第二、六两首进行了评析,称其“诗人之陶醉,纯因‘望海而生,但其俯视的角度及视野的辐射和扫描,又是出自泸山之腰的这座‘楼上”[3]32。

二、周光镐留诗凉山

周光镐,号耿西,广东潮阳人。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及第,万历十四年(1586)奉四川巡抚徐元泰之命以监军率兵平建昌土官瞿绍良部属之乱。万历二十年(1592)任建昌兵巡粮储督学道,有政声。《邛巂野录》载:“万历初年,建越夷叛,远近震惊。镐至,威声丕振,夷虏夺魄,诸酋授首,民以安辑。修城堡,筑关隘,汰衡征。置学田以惠多士,注《武经》以迪介戎,清赋役,持纲纪。一时风清弊绝,兵民翕服。”[4]13

郑焕隆《周光镐事迹编年》记有周光镐建昌事迹:万历十四年,周光镐五十一岁,时建昌、越嶲一带夷族头领作乱,八月周光镐任建昌行都司兵备道,兼此次征南军监军。九月周光镐为先遣,仅以二十戍卒,渡泸水,抵建昌越嶲,发布文告。万历十五年,经数月征战,建昌及越嶲带头夷酋或降或杀,叛乱平定。万历十五年六月腻乃(今雷波马湖一带)的夷酋叛乱,川抚奉命再征伐,周光镐出任监军。万历十六年征腻乃之战成功。周光镐因平乱有功,进秩一级,职衔为四川布政司右参政管理建昌兵巡粮储道兼按察司佥事[6]。《西昌县志·兵寇志》记录了这次平叛的全过程:“万历十五年,建昌士官瞿绍良部酋,安守,五咱,大咱叛。四川巡抚徐元泰,以监军周光镐,总兵李应祥,督军分击,先后破之,剧盗悉平。”“万历十四年十月,监军周光镐,自顺庆入建昌,置叛夷内援徐孝忠于法。”[2]535

周光镐任征南监军,又多次在建南巡视,在此期间留下大量诗文,内容有关南征者颇多。

孙水即今之安宁河。也是《史记》中司马相如“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7]3047所提到的孙水。《孙水二首》第一首写征战凯旋而歌,气势高昂。第二首写孙水沿途景色,泸沽峡一带水势浩荡,蜡虫树丰茂,野花满山,诗的最后抒发了以水利造福百姓的愿望。诗歌如下:

三征劳上将,一水下雄关。流接西泸渡,源寻朔浪山。星桥通虎节,雷鼓震乌蛮。会见狂澜息,江头唱凯还。

斗绝泸沽峡,江流一线通。淙淙喧谷底,渳渳润河东。蜡树连山碧,蛮花夹岸红。西南多水利,被泽汉夷同。

《西昌县志·政制志》写道:“万历中西南三征,镐为监军,从征建夷。事平,会诸将于泸山光福寺,举饮至之礼,作《饮至诗》二首,刻于石,又有《孙水》《邛海》《泸沽》各诗,皆雄健有气韵。”[2]222“饮至”,为古时的一种典礼,“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左传·隐公五年》)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南征胜利后,周光镐与诸将领到泸山光福寺庆功,写下《万历丁亥泸山寺饮至二首》:

战后河西百砦空,黄云白草胜悲风。鲸鲵戳尽成京观,邛海波涛血尚红。

宴罢辕门日色曛,椎午酿酒劳三军。铙歌已奏平蛮曲,铜柱应标雪岭云。

泸山光福寺石碑刻有第一首诗。虽为庆功之作,但诗人对于战争的残酷,战后的荒凉景象还是感慨颇深。

三、范守己留诗凉山

范守己,字介儒,河南洧川(今河南省尉氏县西南)人。明隆庆四年(1570)中举,万历二年(1574)登进士。官至兵部侍郎,万历二十四年任建昌兵巡粮储督学道,其间著有《九夷考》、《建昌疆场考》、《筹边图记》等,《西昌县志》称其:“于建昌情形及明治沿革得失,颇中肯綮。”[2]223

明时称建昌亦曰建南。范守己在任期间对此地历史、风土民情极为熟悉与热爱,写下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建南杂咏四首》:

建南好,乘兴踏青行。虫果侩权村有市,蜡花开遍庙无灵。春会托清明。

建南好,北望海溟濛。蜃气晓团云白色,蛟龙昼激雨千峰。奇景幻无穷。

建南好,小阁绿阴中。浅水稻田寻蛤菜,夕阳山路采鸡堫。载酒醉西风。

建南好,冬意略如春。凉霰不妨花馣馤,热焰端助草精神。气候总翻新。

原题虽未标明词牌名,但仍可知为《忆江南》。《西昌县志·艺文志》将这四首词归入“蜀中新乐府”。“四首词依次写春夏秋冬而题材各有侧重。第一首写民俗,是一首建南风俗画;第二首写邛海;第三首写特产;第四首写气候”[3]46。展示了建南一年四季的美妙。第一首展示了清明前后建南踏青赏景办春会的热闹,市场上水果满市,蜡虫交易繁忙,买卖人穿梭其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建昌安宁河中下游一带盛产蜡虫,有蜡园无数。蜡虫盛况《西昌县志·礼俗志》有记载:“四山产蜡虫,春夏之交,洪雅夹江峨眉市虫之客,千百成群,宁雅大道,旅店充塞。近山乡镇,固多虫市,即城外西街,夕阳西下,售客拥挤,川庙设虫称,灯光灿烂逾夜半。”[2]281安宁河流域“夹岸果树花草,芳菲秀润”[1]46、“频河两岸,多蜡树,产白蜡最旺”[2]48。

范守己凉山诗作中,脍炙人口的还有《巡建昌杂咏五首》,即:《过雪山岭》、《宿登相堡夜梦周公武侯敬纪》、《赴建昌暂次礼州所偶成》、《邛池》、《泸山寺》。此为五首组诗,依次展示了沿途所见所感。

《过雪山岭》:百盘才到雪峰头,四望天垂隘九州。霰积层峦明宝剑,冰连枯骨触华辀。瑶岑日冷飞鸢坠,玉岫云寒卧豹愁。为忆相如持汉节,北风吹裂鹔鹴裘。

《宿登相堡夜夢周公武侯敬纪》:逾嶲南来度雪山,要荒到此是边关。越裳慕义归王会,邛部输心入汉班。重译千年歌白雉,七擒五月伏乌蛮。我来梦寐如相问,多少勋名在世间。

《赴建昌暂次礼州所偶成》:汉节持来向楪榆,礼州薄暮睡须臾。共看传檄能通筰,岂为平蛮急渡泸,霖雨才将柔越嶲,阳春应已布邛都。南中仕女休相问,不是相如卖酒徒。

《邛池》:邛都郊外问邛池,山色茏苁影倒垂。神龙困厄泥蟠日,城郭分明水落时。风细雨舟帆力软,月明僧寺磬声迟。莫言边地无嘉胜,紫阁峰阴一漾陂。

《泸山寺》:慈云高护翠微巅,一片湖光接梵天。座拥须弥蹲白象,波澄苦海种青莲。金绳界处祗林密,宝筏回时珠颗圆,借问闇黎三昧法,静中学坐细参禅。

这五首诗既展现了沿途所见之景致,又借用历史典故暗示了此行按部建昌的信心和志向,隐隐透出自豪感。诗中提到的两个历史人物司马相如和诸葛亮,都是为建南历史建立功勋的人物。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拜司马相如为中郎将,出使西南夷,“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以邛都(今西昌)地置越嶲郡,属益州(今成都)。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南抚夷越”之策略和南征也是历史大事件,蜀相南征“七擒孟获”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诗中“为忆相如持汉节”、“邛部输心入汉班”、“七擒五月伏乌蛮”和“岂为平蛮急渡泸”等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四、顾汝学留诗凉山

顾汝学,字思益,号悦庵,南直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进士及第。万历二十七年(1599)任建南兵巡粮储督学道。历四川按察副使,官至云南按察使、右参政。

他任职期间所写的《晒经石》一诗颇有韵味。

一片晒经石,云是唐僧留。何人能说法,致令石点头。

“晒经文石”旧称越嶲十景之一。传说唐时玄奘法师自天竺归来曾在此石上晒过佛经。这首小诗语言通俗,却耐人品味,表达了对所流传的晒经石故事的怀疑。

后人受顾汝学《晒经石》的启发,表达了同样的怀疑态度。清代西昌学子颜汝玉途径晒经关,写下《过晒经关观唐三藏晒经石》一诗:“未至晒经关,夙闻晒经石。传说唐玄奘,西来留遗迹。今我至关头,双凫住飞舄。注目关庙中,阶前如列璧。斗许凸地面,纵横不十尺。前人为题诗,今人为立栅。我疑不足珍,胡为载方策?俯首对石言,一一深考核。西来从何方?遇雨当何夕?此经更何经?汝其向我白。石亦不点头,凉风起庭隙。挥手下山巅,眼底群峰碧。”清代状元钟骏声以四川学政的身份来到宁远府,也对晒经石的传说表达不可信的态度:“西来何事堕河渠?大石斑斓半子虚。我亦有经还未晒,朝朝忆得腹中书。”(《晒经关》)

顾汝学的《登泸山感怀》是一首情景结合,颇有地域风貌的诗作。诗前有小序:“早春,李绍基,顾振宇二都阃遨游泸山,泛邛池时兴景俱胜,喜而有作。”

泸山春晓气氤氲,下有池从海穴分。山水天然如幻出,飘飘一棹凌烟云。弹丝击石将进酒,桃李芳菲迎笈口。渔人举网得细鳞,烹向筵前酌大斗。停桡更上观海楼,苍茫一望思悠悠。昔日鲸鲵争战地,今作衣冠汗漫游。李骠骑、顾虎头,愿同守此西南陬。予欲浮槎东海去,看君笑谈觅封侯。

诗歌写泸山邛海迷人春景,渔人安居乐业的生活,自己与同僚漫游的兴致,表达愿意在这个西南边陲建立功勋的心志。

凉山历史悠久,自然资源绚丽多姿,民族风情独特浓郁,从仕宦角度探析明代留诗凉山的诗作,对了解凉山地域文化有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政协西昌市委员会.西昌文史第21辑[M].政协西晶市委员会,2009.

[2]徐连.西昌县志[J/OL].中国图书馆网,2014-06-28.

[3]蒋邦泽,武谊嘉.凉山州古诗文选释[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4]王仁刚.历代文人吟西昌古诗文选读[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5][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4)[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69.

[6]郑焕隆.周光镐事迹编年[J].汕头大学学报,1999(1):88-89.

[7][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地域文化环境中的凉山州古诗文研究”(13SA014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邛海建昌西昌
“V”字形‘早金酥’梨在辽宁建昌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西昌月
邛海观景
论李氏朝鲜王朝末期文人李建昌对杜甫诗歌的接受
啊!邛海
To what extent might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influence group dynamics and team working in a 21st century organisation?
风云四号运低西昌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邛海观渔(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