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传播价值的内容输出”,才是我们的追求

2017-07-29 19:20王艳
综艺报 2017年14期
关键词:正文综艺传统

王艳

全国观众对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以及最近横空出世的明星读信季播节目《见字如面》几乎耳熟能详,但对于节目背后的操盘者——实力文化的坚守,恐怕并不是众所周知。

其实,从综艺市场极大繁荣到如今遇冷进入调整期,一路走来,综艺发展像经历了过山车,但是实力文化在节目创新开拓方面的力道始终不减,收获了无数口碑与好评。

怎样让每档节目都取得显著的成绩,身为实力文化创始人的关正文从综艺市场、文化市场、社会整体大环境以及历史传承等角度切入,深度剖析了综艺发展趋势及公司成长历程。在他的娓娓道来中,不乏作为内容生产者的深情与期盼,还有积淀与总结,并且很多观点一语中的,值得行业深思。

记者:综艺市场经历了前两年的快速发展,“假繁荣”的言论开始甚嚣尘上,“节目创新模式乏力、成长性差、爆款稀缺”已经是业内普遍观点,你怎么看综艺市场的发展现状?

关正文:在我看来,以“爆款”作为标准,来衡量综艺市场是否繁荣,衡量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本身就是浮躁的,这个标准应该调整,应该修改。

可以说,追求综艺爆款和追求GDP快速增长有点像,中国人口众多,“综艺人口”也相当多,也就是观众数量巨大,市场份额趋于饱和状态,增量注定有限;另外,全世界的模式都被我们买得差不多了,题材占有也差不多了,各种创新实验都做过了,市场和观众什么模式都见过了。实际上,我们正处于一个进入新常态的过程。

记者:你认为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最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关正文:对于综艺节目的市场发展,这件事情该心平气和,转向供给侧改革的内功提升,要思考的是怎么让你的受众得到更多的利益,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提升体验与享受。即,在综艺的新常态阶段,内容生产者、提供者该强调内容的精品化,精耕细作,努力提升自己节目的品质,这样才可能维护已有的市场份额,实现稳步增长。

记者:实力文化推出过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届《中国成语大会》,以及《见字如面》等一系列的精品文化节目,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口碑,为什么会对这些略显高冷的题材情有独钟?

关正文:在大众传播给了人们更多想象的时代,综艺品种的丰沛程度、题材的想象力,都比过去更开放了。人们现在常说的浅娱乐,其实应该算是文化生态多样性构成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我们制作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見字如面》《中国成语大会》表面上看触碰了新鲜题材,或是原本冷僻的题材,但内容创意生产者的职责本来就该是把有价值的资源大众化。通过这些节目制作的成功经验,也让我们有能力更有信心地去处理未被别人动用过的题材。我们其实不是一直盯着文化类节目,更准确地说,我们追求的是“有传播价值的内容输出”,能把原本未被大众娱乐染指过、消费过的题材,制作成富有创造力的、被大众接受的视听形式,并进行传播。也是我们团队的强项。

其实,主流一直在,大家观察世界、消费文化的需求一直没变,主流一直是主流。所以我们的传播效果一直不错。

记者:资本的介入让娱乐市场的发展错综复杂,大多数人依然在追求泛娱乐风口,追求短期利益,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该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

关正文:我不会去看风口,因为资本并不能对文化创意提供规律。这两年直播、网红这样的资本风口,往往是速生速死,仅仅是投资人抱团取暖的伪标准而已。文化有自己的规律,有自己的生态。我比较看重的是,有一个稳定、安静的心态,就是你认定一件事情,扎实地去做。

记者:娱乐市场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多元性的趋势,受众口味变得十分刁钻,《见字如面》第一季取得了豆瓣评分9.0,全网点击量超高,播出期间连续登陆微博热门话题榜综艺榜的榜首的惊艳效果,节目如何形成对观众的巨大影响力?

关正文:我们强调了这些信件引发观众讨论的效果,从中延展出对社会的认知,是值得被更多人看见的东西,也进一步激活了受众的思考。让年轻人知道社会没有那么简单,不是单一线条的理想图画,世界受很多因素影响与制约,让他们更有兴趣去探查,调动积极思考的状态,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哪些做对了,哪些做得不够。这对大家都有益处。读信这件事也很有趣,希望大家从更多侧面去看历史,去认知我们的社会,认识周边的人。而不是纠结于历史恩怨。

记者:你特别强调节目带来“认知”,它对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启迪与帮助?

关正文:在我看来,人类文化消费的核心、根本动力,来自于每个人对社会和自己所处环境,对他人和自身所处环境的认知欲望。人们要和社会建立某种关系,要处理好社会关系,就需要认知,因为只靠自己的直接经验是不足的,借助他人经验,能形成更多可以用来指导自己的理念和准则。认知价值是支持人类进行精神消费的核心,有激活思考的价值,而思考能力强了,就能做出更有利的判断与决定。我们就是专注于提供“认知力与思考力”。

记者:近年来,国家对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大力号召,市场上各种贴有“文化”标签的节目层出不穷,但是经过两三年的淘洗,有些节目消失了,相较而言,实力文化的《汉字风云会》《见字如面》等节目一直延续,原因何在?

关正文:我觉得叫“传统文化传承类节目”更准确一些。为什么这些所谓的文化节目会短命?首先,因为它是授命来做的,尤其是命令集中的时候,节目集中爆发,质量必然鱼龙混杂。这不是文化节目的问题,是节目制作者心态的问题,如果出发点就是执行或投机,肯定做不好。而实力文化做这件事情,是出于真诚。其次,还有对传统文化的甄别筛选问题,“该弘扬什么,不该弘扬什么”,要搞清楚。其实,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糟粕,我们现在的传统文化勾勒来自于清朝,但它本身就是外族统治,对汉民族传统文化的集成已经做了筛选,比如《四库全书》入选的书有6000多种,但没入选的有7000多种,都被禁毁了。这已经是对传统文化的窄化,把思想的多样性、创新性,以及对社会的不同认知,做了屏蔽,也导致了中华民族在晚清时的衰微。

我认为,国家提倡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应该是从千年文明里面去淘洗,放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能解决全人类面临的问题、难题,给予智慧的东西,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精髓。

记者:作为一家专注于深耕传统文化的市场化公司,该如何立足市场?

关正文:作为电视人去谈传统文化传承是浅层的。实际上,对中华民族伟大的5000年文明资源的重新认知、确认、淘洗、拣选,应该是国家工程,应该由更好的学者、大学问家去做。一个电视人做这件事,有点以管窥豹,承受不了这么重的历史使命。电视人应该做的是,把传统文化做成综艺,让他生动化、趣味化,去建立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好感。我们的目标是——培育、养成新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记者:未来实力文化的节目类型或选题类型会有變化吗?

关正文:我们竞争对标的不是所谓的文化类节目,而是一线网综。在我们向一线网综学习和看齐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和它们的精神本质是一样的。

比如,《奇葩说》不仅是说说俏皮话,出点怪论,而是通过话题讨论,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式,没有标准答案,但具有启发性,是不同人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看这个节目的时候不是让你去认同谁,而是需要你自己综合信息,形成困惑或观点,对简单的思考或处理方式产生质疑。我们向这样的网综看齐,才能更多地关注到节目的现实价值,更好地满足、吸引更大规模的受众,满足市场上大多数人群的主流需求,才能空间广大。

《见字如面》在腾讯视频的播出情况也说明,一定程度上,这个节目开拓、丰富了互联网受众的画像,此前大家对这样的内容、表达方式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不看好,认为大数据不支持。那是因为,大数据只对出现了的产品才能形成描述。这次《见字如面》在一定意义上改写了大数据,让网综领域和视频平台看到,这类节目同样拥有着数量庞大的观众规模。虽然比不上《奇葩说》《吐槽大会》等节目的点击量,但在声量上不输给他们。

记者:实力文化目前的团队构成是什么样的?

关正文:我们是专业内容团队,内容上强调专业性,每一个节目都会有一个前端团队,后期与宣推是公用的。比如,《见字如面》《汉字风云会》都是全构成。不同节目组的前期筹备、录制,包括编剧、导演等,都是单独配置的。其实,我们真正意义上的节目创作是在前期,也需要在前期做大量的素材收集工作,比如“汉字组”,他们对字、词更敏感,但他们不见得去选信;而能选信的人,对历史文学则更敏感。这样每个项目组都形成了不同素材的对接能力,对自己涉及的素材都有所深耕。

猜你喜欢
正文综艺传统
2017首届综艺峰会:尊重每一个工种
2017上半年自制综艺数量与播放量迎来增长
医学生毕业论文现况分析
少年力斗传统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与表述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
户口本
清明节的传统
中国雕塑精神的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