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2017-07-29 01:22王玉珍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王玉珍

[摘 要]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渠道,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自然也离不开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数学的整体与结构、逻辑与理性、主体与创造力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整体与结构;逻辑与理性;主体与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0-0074-01

近年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主要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几点策略。

一、关注整体与结构

数学知识具有结构化与系统化的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出发,引导学生把握所学内容。这样教学不仅可以凸显知识的本质,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系统化与结构化的基础上学习知识,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可能性”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关注这三个词语的应用,并没有关注该教学内容的整体与结构,导致教学常常浮于表面,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三种情况的本质。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就要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如图1。

有了这样的知识结构图,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概率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注重数学知识的结构化与系统化,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关注逻辑与理性

严密的逻辑性是数学学科最明显的特点。数学知识内涵丰富,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都是数学理性光辉的折射与体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让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怎么做”,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数学的价值。

例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厘米、分米、米,因此,从建构知识的角度出发,教师可帮助学生构建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图(如图2)。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根据图2,学生对毫米、厘米、分米等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站在理性的高度,让学生厘清所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教学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三、关注主体与创造力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主体,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时,为了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在方格图里画一个长方形,再在长方形中画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插手学生的创作,等学生完成作品以后,再组织学生集体交流。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再加上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数学问题的想法也不尽相同,出现了多种方案。到底哪种方案正确呢?教师没有直接给予评价,而是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实践成果展示给大家看,并说出理由。整节课气氛活跃,教学过程非常顺利。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创造过程,促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總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整体与结构、逻辑与理性、主体与创造力等角度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责编 钟伟芳)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