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工理论以及对当下中国的分工的思考

2017-07-29 20:45刘利品
文教资料 2017年14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有制

刘利品

(辽宁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1)

摘 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进入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肩负的使命。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全面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进而使分工从社会中消除,因此,“分工”至关重要。本文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为契机,对分工及当下中国的分工进行思考。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分工理论 所有制

一、分工理论的提出

为了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的意义,要从写《形态》的目的着手。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施特劳斯等人的唯心史观进行批判,并且对人类历史的起源与演进及文明的发展进步等做出了新的论述,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有这么一个目的,就必然要求理论有一个正确的、唯物的出发点。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作为唯物史观的起点就是在社会中进行实际生产生活及实际劳动的人,在这一基础上,对这类人的生活进行探究,发现物质资料生产在人类社会中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

在《形态》中,马、恩论述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他们以无前提的人为前提,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在得到生活所需物质资料以后,开始了人的生产,即繁殖,并由此产生了家庭。之后,当需要的增长带来新的社会关系,家庭也变成了从属关系。但是,上面所说的三个活动并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次展开的过程,而是在同一个时间发生的三个方面的事情。从有人类历史开始,它们就同时存在于社会中,在历史中发挥作用。随之,《形态》又给出第四方面,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从社会关系中得到了生产力的观念,考察这几个方面的因素之后,《形态》又对人的意识进行了分析,认为意识的产生发展不能离开物质,部分意识与物质的结合产生了语言,语言带来了交往,促成了關系的产生与发展。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分工的概念。总之,《形态》通过生产力—分工—生产关系的内在逻辑为自己的唯物史观奠定基础,并系统地阐述了分工的理论。

二、分工和所有制

(一)分工历史

在《形态》中,分工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劳动者的人类的技术水平,工具生产使用的程度等决定了分工的内容及形式;二是分工改变了人类的交往范围,由分工产生了各种社会矛盾等,总的来讲,分工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对分工的研究发现,分工和私有制一样,只不过是指向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分工针对的是活动过程,私有制针对的是活动的产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组矛盾,在人类整个文明史之中,通过分工的表现,对社会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一定程度的生产力决定了当时条件下分工的各种形式等,而在这种形势下的分工造成了异化劳动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生产出足够的以致富余的物质资料,这些物质资料因为生产关系的分配导致一部分人占有了其他人生产出来的产品,这样自发的社会分工导致阶级的划分,阶级的对立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1]63马、恩认为,依靠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消灭自发形成的分工及由其导致的私有制,这样才能消灭异化。

(二)所有制历史

在阐明生产力—分工—生产关系这组内在逻辑的同时,《形态》对由分工所产生的所有制也进行了研究。马克思将人类社会已经历的所有制分为三种: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和国家所有制,以及封建或等级所有制。毫无疑问,部落所有制是所有制发展的初始阶段,此时的分工还处于自然形成的阶段,仍是局限在家庭中的一种分工,奴隶制蕴含在家庭分工之中。到了古典古代的公社和国家所有制,此时私有制的发展带来了私有财产的集中,以及小农平民逐渐转向无产阶级。这一阶段,奴隶制依旧存在。发展到封建所有制,建立在农业发展之上,以一种共同体为基础,贵族统治农奴进行生产活动,分工受阻,之后商业与生产的分离,促使分工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因此对资本主义社会更了解,并且资本主义社会更是两人一生关注的焦点,因此在《手稿》中对第四种所有制形式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从中世纪时期的行会到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时代,分工的不同发展从而产生了社会资产分配的不平等,具体阐述了分工和交往的发展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的直接结果就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即超出行会制度范围的生产部门的产生。”[2]52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使用的工具发生改变,导致企业的生产规模大幅度扩大,由此必须进行社会分工,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由此,便使中世纪盛行的行会向工场手工业转变,带来生产关系和所有制的变革。但是,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于精神及物质上的需求程度和水平要求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工场手工业便明显地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由此便走向机器大工业生产时代。由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生产力、分工、生产关系相互促进,都取得新的发展。

所有制的发展与分工、生产力同步,不能够否认所有制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的。私有制最终是必须扬弃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确定的人类历史走向的必然结果之一,所有制必将会在实现对自身的扬弃之后达到适应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状态。人类社会固有的矛盾终将在共产主义社会得以缓解。

三、关于当下中国分工的思考

(一)传统分工格局不合理的影响仍在

中国在1840年之前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处于封建农耕社会,分工主要集中于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分工匮乏。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六十多年的历史,中国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经济的大发展。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依然很大,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逐渐衰败的第二产业如今在中国还处于黄金时期,发达国家主要收入来源的第三产业在中国所占比重不足。由此可见,当下,中国的分工必须针对当下发展的需要,对传统分工格局进行整改,合理调整各产业所占比重,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但是短期内,完全改变传统分工格局确实困难。

(二)当前社会分工产生了某种不利于发展的消极影响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某种不合理,造成收入差距的拉大,第一产业劳动者收入低于二、三产业;中西部、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大。当前中国的分工的某些不合理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我们迫切希望有能够改变这种经济格局的新型的、合理分工的出现。

(三)分工所导致某种个人片面化、原子化,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为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但是,目前的某些分工问题导致: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实践,一旦开始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之时便会因为个人的技术问题而难以找到相适应的工作;长期被所从事的职业所束缚,人的思维容易被职业所束缚,一旦面临下岗,将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以维持生计,等等。如果究其原因,无外乎有关分工所导致的人的过于片面化发展,人几乎成为经济这个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只知道这样做,而一旦有机会脱离出去,却又不知道该做什么,該如何做。这种固定化、模式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这就迫切需要现代社会中分工的自我扬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进步。

综上所述,分工这一概念在人类社会开始产生一直到现在,对人类的发展延续起到极大的影响,生产力提高,推动分工和生产关系的进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终将步入共产主义社会,分工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下的中国,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下分工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推动分工的进步,积极扬弃,将分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步步缩小到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在研究分析中,我们认识到分工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劳动者的人类的技术水平,工具生产使用的程度等决定了分工的内容及形式;二是分工改变了人类的交往范围,由分工产生了各种社会矛盾等,总的来讲,分工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只有消除分工,才能改变异化状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2]。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对分工的研究发现,分工和私有制一样,只不过是指向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分工针对的是活动的过程,私有制针对的是活动的产品。分工在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如今的中国,我们必须不断地推动分工的进步,积极扬弃,将分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步步缩小到无,进而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2.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有制
高句丽土地所有制演变浅探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所有制歧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兼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
所有制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