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素辣椒专用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07-29 21:00李峰娟高进华胡照顺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肥效微量元素辣椒

李峰娟+高进华+胡照顺

摘要 为探究劲素辣椒专用肥对辣椒生长的影响,采用温室种植模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辣椒各项指标方面,以施用劲素辣椒专用肥处理表现最佳,尤其在产量方面,施用劲素辣椒专用肥的处理较施用添加镁、硼、锌的处理增产6.27%,较施用添加聚磷酸铵的处理增产6.63%,较追施硝硫基的对照增产9.93%,增产效果显著。在品质指标VC含量上,较对照提升9.1%,此外,在初、末期叶绿素含量及收获时茎粗表现中均显示出明显优势,且无畸形果产出。综合各项数据分析,劲素辣椒专用肥对辣椒的产量及品质有极大改善。

关键词 辣椒;劲素辣椒专用肥;微量元素;聚磷酸铵;肥效

中图分类号 S641.3;S143.58;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070-02

近几年,辣椒行业发展迅速,加之温室大棚的推广普及,南起海南的三亚、北至黑龙江的哈尔滨、东起上海、西至西藏均有大面积栽培[1],辣椒的种植已遍及全国各地。截至2015年,辣椒种植面积已稳定在133.33万hm2以上。加之火锅、辣椒炒肉及辣椒酱行业的发展,辣椒行业也逐渐发展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带动了国内辣椒种植的发展。尤其近几年,面对玉米、小麦价格低迷现状,农民开始进行作物转型。辣椒作为一种直立性强、适应性广且高产的作物,在多地广泛种植。面对如此广阔的辣椒市场前景,辣椒专用肥的开发显得极为重要。而目前国内辣椒专用肥市场与国际经作肥相比,仍处于竞争的薄弱环节,所以研发更适合辣椒使用的肥料仍是当前的重任。劲素辣椒专用肥综合前人配方施肥结果,在辣椒大量元素需钾最多,氮次之,磷最末的需肥规律上[2],针对辣椒开花结果期易缺乏的敏感元素为切入点研发而成,主要目的是促进辣椒增产提质,减少生理性黄叶及畸形果现象。在易缺乏的敏感元素方面,主要添加的是中微量元素镁、硼、锌,此外还加入聚磷酸铵,以保障磷及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在增加辣椒产量、增强辣椒植株的抗逆性、改善辣椒果实的外观和品质上已得到验证[3],而低聚合度的聚磷酸铵溶解度高,养分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在国外已常制成农用固体肥料使用,其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可以作为肥料中的无机螯合剂,配合中微量元素以提高肥效[4]。通过温室小区试验对比各种施肥处理,验证辣椒专用肥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为后期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史丹利(荷兰)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供试土壤为潮土,pH值6.7,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7.16 g/kg、堿解氮47 mg/kg、速效磷4.5 mg/kg、速效钾42 mg/kg。试验前将自配三元肥料(1-1-1)混匀后撒施在试验地块表面,然后进行土壤翻施,耙平耙细,起垄待种。

1.2 供试材料

供试肥料:劲素辣椒专用肥(14-5-26)(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试辣椒品种:薄皮羊角椒。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CK:追施硝硫基(14-5-26)(不添加任何物质);处理1:追施硝硫基(14-5-26)+中微量元素(镁硼锌);处理2:追施硝硫基(14-5-26)+聚磷酸铵(占有效磷的20%);处理3:追施劲素辣椒专用肥(14-5-26)(含占有效磷的20%聚磷酸铵及镁硼锌),5次重复。试验小区长5 m,宽4 m,垄间距0.5 m,株距35 cm,除所用肥料不同外,其余农事操作均保持相同。第1次追肥时间8月20日,第2 次追肥时间9月25日,第3次追肥时间10月4日,第4次追肥时间10月17日,第5次追肥时间11月3日。第1次肥料用量150 kg/hm2,用1 000倍液冲施。第2次、第3 次、第4次、第5次肥料用量300 kg/hm2,施肥方法为500倍液冲施[5]。

1.4 试验过程

试验时间2016年8月10日至11月20日,8月10日移栽,8月31日开花,9月25日进行第1次采收,10月4日第2次采收,10月17日第3次采收,11月3日第4次采收,截至11月20日,第5次采收结束。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测量收获时的辣椒茎粗,高度统一为离地10 cm处,采用快显游标卡尺(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量。测量初期、末期辣椒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初期统一测量对椒处叶片,后期测量的是倒二杈处叶片,采用 SPAD-502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单果重采用电子天平称量。VC指标测定方法为2%草酸浸提-2,6-二氯靛酚滴定法,方法如下:称取辣椒果实100 g放入匀浆机中,加入2%草酸溶液100 mL,迅速研磨成为匀浆。称取20 g匀浆样品,移入100 mL的容量瓶中,用2%草酸溶液定容,然后摇匀过滤。如果滤液有颜色,可以按每1 g样品加0.4 g白陶土进行脱色,再次过滤。吸取10 mL的滤液放入50 mL三角瓶中,用已经标定好的2,6-二氯靛酚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呈现粉红色15 s内不褪色为止[5]。试验结果采用Excel 2013及SAS 9.4 软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指标分析

2.1.1 茎粗。从表1可以看出,追施劲素辣椒专用肥的处理3,收获时的茎粗最粗,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添加镁、硼、锌的处理1及添加聚磷酸铵的处理2在茎粗表现上较追施普通硝硫基的CK也呈现出显著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镁硼锌及聚磷酸铵对辣椒茎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两者结合在一起使用时,其促进作用较单一使用效果更显著。

2.1.2 叶绿素。从表2可以看出,在初末期追施劲素辣椒专用肥的处理3,在叶绿素含量上表现最佳,且较其他处理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追施镁、硼、锌的处理1较追施聚磷酸铵的处理2及追施普通硝硫基的CK也呈现出显著差异;而仅追施聚磷酸铵的处理2,在初期较追施普通硝硫基的CK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末期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后期叶绿素的含量受微量元素的影响较聚磷酸铵大。

2.1.3 单果重、结果数及畸形果率。从表3可以看出,各个处理在单果重、结果数方面无显著差异,但追施劲素辣椒专用肥的处理,在平均数的表现上均处于最佳;畸形果率表现上,除追施劲素辣椒专用肥的处理3无畸形果产出外,其余均有不同百分比的畸形果产出,其中添加镁、硼、锌的处理1在畸形果方面要较仅添加聚磷酸铵的处理2表现优良。在本试验中单果重及结果数方面各处理无显著差异,说明在此试验条件下,辣椒单果重及结果数与肥料、中微量元素及聚磷酸铵无明显关系。

2.2 品质指标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施用劲素辣椒专用肥的处理3,在辣椒VC含量方面与其他处理呈显著性差异,添加镁、硼、锌的处理1与添加聚磷酸铵的处理2与仅追施硝硫基的CK无明显差异。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只有聚磷酸铵与微量元素同时存在时才会对辣椒的VC含量起显著促进作用。

2.3 产量指标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施用劲素辣椒专用肥的处理3,在辣椒小区产量方面较添加镁、硼、锌的处理1增产6.27%,較添加聚磷酸铵的处理2增产6.63%,较追施硝硫基的CK增产9.93%,增产效果显著;添加镁、硼、锌的处理1及添加聚磷酸铵的处理2与CK之间差异显著,分别增产3.45%及3.10%。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微量元素与聚磷酸铵对作物有显著增产效果,当两者配合使用时,增产效果比单一使用更加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在大量元素相同的条件下,追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可促进辣椒收获时茎粗增粗,初、末期叶绿素含量增加,最终椒果产量提高。聚磷酸铵占比20%的条件下,可促进辣椒前期叶绿素含量增加,收获期茎粗增粗及最终椒果产量增加。聚磷酸铵及镁硼锌配合使用,较单一使用中微量元素及聚磷酸铵,可促进辣椒收获期茎粗增粗,提高初、末期叶绿素含量、VC含量及最终椒果产量。建议新型肥料中添加中微量元素及聚磷酸铵来促进辣椒提质增产,劲素辣椒专用肥(含占有效磷的20%聚磷酸铵及镁硼锌)可作为辣椒专用的新型肥料进行推广使用。

3.2 讨论

3.2.1 中微量元素镁、硼、锌对辣椒生长的影响。在大量元素相同的条件下,添加中微量元素对促进辣椒增产呈现显著优势,中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含量其实非常的小,但是它们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微量元素肥料可提高作物产量,与王秀娟的研究结果一致[6-8]。

3.2.2 聚磷酸铵对辣椒生长的影响。在大量元素相同的条件下,添加聚磷酸铵对促进辣椒增产呈现显著优势,但关于聚磷酸铵在辣椒上的增产效果此前并未有文献研究,所以其机理作用仅靠聚磷酸铵本身特性进行推断。众所周知,聚磷酸铵可提高磷肥的利用率,使土壤中形成磷酸盐的几率降低,因其具有鳌合劲素阳离子的机理,可促进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从而促进作物高产。因聚磷酸铵在农业上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辣椒上使用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聚磷酸铵在辣椒上的增产机理可作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3.2.3 中微量元素与聚磷酸铵对辣椒生长的作用。在大量元素相同的条件下,同时添加中微量元素与聚磷酸铵对促进辣椒的增产,较单一添加聚磷酸铵和微量元素表现出显著差异,说明两者对辣椒生长有协同促进作用,这与汪家铭[4]聚磷酸铵配合中微量元素提高肥效的试验结果一致。

4 参考文献

[1] 邹学校.栽培季节与种植模式[J].北方园艺,2002(6):4-6.

[2] 王昌军,谢德发.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高山反季节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1):97.

[3] 严正炼,徐昌文,王莹.遵义县辣椒“3414+1”试验效果研究[C]//贵州省土壤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233-238.

[4] 汪家铭.新型肥料聚磷酸铵的发展与应用[J].泸天化科技,2010(1):6-10.

[5] 刘端平.营养液中不同N、K水平对基质栽培辣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5.

[6] 张智.辣椒施用龙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效果研究[J].农技服务,2014(8):69-71.

[7] 王少先,彭克勤,萧浪涛,等.作物营养与作物增产机理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2,6(3):42-46.

[8] 王秀娟,娄春荣,解占军.中微量元素对辣椒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1(1):174-176.

猜你喜欢
肥效微量元素辣椒
辣椒之争
提醒!慎给宝宝做微量元素检测
微量元素里的大学问
我的办法我知道
卖辣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