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地区青萝卜秋延迟高产栽培技术

2017-07-29 03:08丁广礼赵其苍侯家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丁广礼+赵其苍+侯家生

摘要 根据萝卜生长特征特性,结合阜南县气候条件,介绍了沿淮地区青萝卜秋延迟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基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青萝卜;秋延迟;栽培技术;沿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31.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091-01

秋延迟栽培在轮作模式上将沿淮地区传统的一年两季“小麦—玉米”模式改为一年三季“小麦—玉米(青贮)—萝卜”模式,小麦选用春性品种、玉米选用生育期较短的品种或种青贮玉米,小麦、玉米不减收,新模式增加了一茬(萝卜)收入,平均增收2.25万元/hm2以上。菜粮轮作模式,既有利于土壤改良,又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秋延迟萝卜栽培采取露地栽培方式,投入低,上市时萝卜特别脆,品质优,深受消费者喜爱,经济效益显著。

1 萝卜的特征特性

萝卜为十字花科萝卜属草本植物,根部为最常见的蔬菜之一,但整株植物都可作为食用蔬菜,本文所述青萝卜是指绿皮绿肉萝卜。萝卜根系属直根系,主根可达60~150 cm,主要根群分布在20~45 cm的耕层中,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其主要食用器官是肉质根,形状为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根皮颜色多种,肉有白、青绿、紫红等色。萝卜第1对真叶为匙形,是初生叶,在营养生长期长出的叶叫莲座叶。叶形有板叶、半裂叶和羽状裂叶,叶色为绿色,叶柄颜色多种,叶丛形态多种。萝卜茎直立,在营养生长期内短缩,其上着生莲座叶。萝卜植株通过阶段发育后,在适宜的温、光等条件下抽生花茎,由顶芽抽生的花茎为主茎。萝卜为复总状花序,完全花,花瓣颜色有白色、淡紫色和粉红色,青萝卜花为淡紫色;果实为长角果,内含3~8粒种子。萝卜种子为不规则圆球形,种皮浅黄色至暗褐色,千粒重7~15 g。

萝卜的生育周期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大阶段。其中,营养生长期是指从种子发芽至肉质根形成的时期,分为发芽期、幼苗期、肉质根膨大期[1]。从种子萌芽至2片基叶展开,排列呈“十”字形为发芽期。从拉十字至第1个叶序的幼苗叶展开,根部完成了大“破肚”,为幼苗期。从肉质根大“破肚”至肉质根形成,为肉质根膨大期。

2 青萝卜秋延迟栽培技术

根据萝卜生长特征特性,结合阜南县气候条件,总结了沿淮地区青萝卜秋延迟栽培技术。秋延迟青萝卜栽培在阜南县主要是加茬栽培,即在玉米收获后加种一茬萝卜。

2.1 品种选择

沿淮地区多喜爱绿皮绿肉的青萝卜,秋延迟栽培应选用生长期65~80 d、耐寒、抗逆性强、产量较高、品质优的中等个体青萝卜品种。阜南县主要选用合丰青、卫青1号、鲁萝卜1号、鲁萝卜4号、苗集沈青萝卜等品种。

2.2 整地施基肥

玉米收获后及时施肥整地,施腐熟农家肥30~45 t/hm2或商品有机肥2 250 kg/hm2+三元素复合肥450 kg/hm2,深耕(20 cm以上)、细耙、整平、开沟做畦[2],畦宽2 m,沟宽30 cm,沟深25 cm,排灌沟要相互连通,利于排灌。

2.3 科学播种

播种期的确定应结合本地气候条件,综合考虑2个因素,一是上茬作物的收获期,二是延迟上市的需要。本地秋延迟萝卜播期一般在9月5—15日。播种方式采取穴播。播种密度掌握行株距为30 cm×24 cm,播138 750穴/hm2。按每穴3粒种子播种,播后盖细湿土,厚度0.5~1.0 cm,踏实保墒。

2.4 田间管理

2.4.1 定苗。萝卜长至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定苗,每穴留1株健壮苗[3],全田留苗要大小均匀一致,定苗不少于13.8万株/hm2。

2.4.2 浇水。幼苗期需水量少,应利用微喷带浇水,避免大水漫灌。“破肚”前要减少浇水量和浇水次数,以利于萝卜蹲苗,促进直根深扎土层。叶旺盛生长期应适当加大浇水量,促进叶片生长,保证营养生长量充足。到萝卜“露肩”以后进入肉质根生长盛期,萝卜生长需水量大增,可改为大水顺沟浇灌方式,一般每周浇透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忽干忽湿[4]。遇雨田间水分过多时,要及时排水,以防发生腐烂病。

2.4.3 追肥。本地青萝卜种植一般追肥3次,在定苗期进行第1次追肥,施尿素90 kg/hm2;大“破肚”后进行第2次追肥,施三元素复合肥120~150 kg/hm2;“露肩”后追第3次肥,施三元素复合肥225~300 kg/hm2。每次施肥時应结合浇水进行,以提高肥料利用率。第1、2次追肥在浇水前撒施,然后喷淋浇水,第3次追肥先浇透水,傍晚停水后撒施。

2.4.4 抗寒措施。秋延迟萝卜生长后期本地气温较低,不利于萝卜肉质根膨大,影响产量,可用叶面喷肥技术解决这一问题。试验研究表明,叶面喷施柯旺达叶面肥等可提高萝卜抗寒能力,延长萝卜肉质根膨大时间,促进萝卜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具体方法是,在秋延迟萝卜肉质根膨大盛期进行2次叶面喷肥,第1次用柯旺达叶面肥480 g/hm2+硼砂2 250 g/hm2,兑水750 kg/hm2进行叶面喷施;10 d后,用柯旺达叶面肥960 g/hm2,兑水750 kg/hm2进行第2次叶面喷施。经过叶面喷施柯旺达叶面肥+硼砂的萝卜抗寒能力明显增强,较低温度下仍能正常生长,肉质根膨大生长时间延长了10~15 d,萝卜单根增重70 g以上,平均增产 15.2%,增收增效显著。

2.5 病虫害防治

秋延迟萝卜生长期气候逐渐转凉,加之露地栽培,田间通风条件好,病害较少发生。主要注意霜霉病的防治。秋萝卜虫害主要是蚜虫、菜青虫及夜蛾类害虫,虫害防治主要使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药剂。

2.6 适时采收

一般播种后65 d左右,在本地正常夏秋萝卜、早秋萝卜采收结束即可采收。秋延迟萝卜口感脆甜,品质佳,又是新采收上市,销售价格高,种植效益好。而且由于此时气温变凉,萝卜在地里不易糠心,采收进度可根据市场行情调整,采收时期长短可灵活掌握[5]。秋延迟萝卜一般产量为52.5~60.0 t/hm2,产值4.2万~4.8万元/hm2,纯收入3.42万~4.02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5.38~6.15。

通过种植秋延迟萝卜,调优了本地轮作模式,增加了效益;同时,通过肉质根膨大期喷施柯旺达叶面肥+硼砂,提高萝卜抗寒能力,延长了秋萝卜生长期,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效益显著增加。

3 参考文献

[1] 丁广礼,赵其昌,侯家生.沿淮地区青萝卜春提早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10):87.

[2] 谢兰光.界首青萝卜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1990(4):26.

[3] 杨金兰,郭竞,刘艳波.青萝卜秋季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J].北方园艺,2015(15):54-56.

[4] 王跃兵,杨德勇,杨小军.北方秋萝卜丰产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1):155-157.

[5] 李静水,于德科.宿州脆萝卜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15(9):55-56.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