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

2017-07-29 20:59邓爱莲
速读·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小学问题

邓爱莲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上,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解决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并且,教师往往需要围绕着“数学问题”这一主题制定各种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以求在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本文针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这一主题展开了以下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

1引言

由于在小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需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基本上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向学生发问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并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然而,在整个“问题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学生有时候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答非所问。而且教师也会向学生提出一些无关紧要的数学问题,浪费教学时间。所以在接下来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分析“问题教学”的过程,采取高效的教学措施。

2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2.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

俗话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因为,许多数学知识都是从生活当中产生,人类对其进行总结和研究。并且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的一部分,可以与之产生许多共鸣。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比如说,当教师在教授学生四则混合运算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创设这样一个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今天,妈妈需要做饭,但是家里缺少了盐和酱油,然后妈妈需要让你去买两袋盐和一瓶酱油,那么这个时候你会想到哪些问题呢?教师为学生创设完这个情境之后,学生们纷纷开始思考。过了一会儿之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同学说:应该考虑一下盐和酱油的价钱。还有的同学说:带的钱必须要能够买到酱油和盐,只能多不能少。接下来教师再告诉学生:一袋盐的价钱是五块,一瓶酱油的价格是八块,这时候你又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呢?有的学生回答说:一共需要带多少钱去买这些东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便很自然地解决了刚才自己所提出来的问题,并且整个过程也是在学生的独立思考下完成的。教师这种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間。

2.2发扬民主意识,加强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个时候的他们正好处于“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并且,善于思考,喜欢思考。然而对一些学生而言,他们却由于羞涩而不敢提问。因此作为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的特性,在课堂当中发扬民主意识,加强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比如说,当教师就“一条河堤136米,每隔2米栽一棵垂柳,头尾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垂柳?”这样一道问题进行提问时,教师要学会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反应,给予那些心中有答案却不敢举手回答的学生一些答题机会,令他们找到学习数学的自信。其次,教师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同时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向学生证明自己能够给学生安全和信任。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指责,要学会换位思考,鼓励学生。教师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转变做题思路,令学生知道自己做错的地方在哪里,从而明确自己的不足。比如说,学生就刚才的植树问题有疑惑,并且钻进了死胡同出不来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出自己的疑惑,然后带领全体同学共同进行分析。

2.3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进一步掌握提出数学问题的针对性

教师在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要忘记要令学生学会反思。因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对象以及是一切火学习活动的发出者,所以学生必须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掌握提出数学问题针对性的过程。比如说,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完混合运算之后,教师可以令学生起来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以及不足之处。这样一来,在不断的思考当中学生们今后的提问会更容易贴和数学学习的内容,并且会有意识地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3引导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1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当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之后,接下来便要考虑解决问题。因为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角色的存在。所以教师需要建立学生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教师令学生解决“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飞机的速度是每小时576千米,风速为每小时24千米,飞机逆风飞行3小时到达,顺风飞回需要几小时?”这样一道应用题时,先留出足够的课堂时间令学生自己思考。老师的命令一下达,学生们便开始转动自己的脑筋。有的两个同学之间讨论,顺风和逆风的问题;有的同学则在纸上画出了飞机的飞行路线;还有的同学展开了想象……他们在努力地寻找解题思路。教师令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解题思路和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当中建立学习小组,令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因为一个班级当中的学生数学水平有高低之分,有些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高、数学能力强,而有的学生虽然没有数学天赋却对数学有一腔热血。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中和”,采用带动机制,数学水平高的学生帮助数学水平低的学生共同进步。这样一来,当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先向小组内成员求助。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教师的时间、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还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久而久之,每个小组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3.2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探索中解决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动手实践,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够出真知”。以往学生通过理论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往往得到的只是一个准确的解题结果,而经过动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之后掌握的是整个解题过程。所以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探索中解决数学问题。比如说,学生遇到这样一类应用题时:“从时针指向4点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就是可以引导学生在纸上画一个钟表或者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然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答案便出来了。通过自己亲手实践,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印象才会更加深刻。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联系,优化提问的内容,把握提问的时机,讲究提问的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小学问题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