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杜家驹
香港明天会更好
文 杜家驹
20年很快过去了,我和很多香港人都见证了香港的变化,亦见证了中央政府如何成功地实行“一国两制”,实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希望香港明天会更好!
本人1970年代出生于香港,在港英政府管治下成长,接受香港本地教育,直至中学毕业后到国外升读大学。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我正在国外准备完成大学课程。虽然没有在香港亲身参与回归祖国庆祝活动,但我通过当地电视直播观看了政权交接仪式,见证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正式回归祖国的历史时刻。回想当时,20岁出头的我,在观看交接仪式的时候,百感交集,心情突然变得非常激动。当时的我并不明确激动为何而来,但20年很快地过去,我亦慢慢从这20年间领略到其中的因由。
回归前的香港,在政治上以港英政府为主导。当时华人的政治地位十分低微,只有很少数华人有机会出任高级公务员,华人就任决策高官极为罕见,政治决定也每每受制于港英政府。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华人的政治地位及参与程度才慢慢提升。回归后,港人可享有《基本法》赋与的权利,奉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政治权利。换言之,香港永久居民可以在公平的制度下,平等地参与及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管治香港,港人的政治地位与回归前有天渊之别。
香港经济于1970年代开始起飞,上世纪80年代,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与韩国、台湾及新加坡被指自1970年代起经济迅速发展的四个位于东亚及东南亚的经济体。1980年代,因土地所限及工资上升的影响,香港轻工业增长受到限制。适逢祖国改革开放,港商纷纷北移设厂发展,在大趋势下,香港经济也向房地产、货物转口贸易、金融市场等方向转型发展。回归后,祖国经济与世界接轨,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与此同时,香港金融市场发展成熟,中央政府运用此等优势,与香港达成沪港通、深港通等金融措施。“北水南下”,国企因中央政府的政策而对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信心大增,纷纷在港开设总部,并以A股及H股市场于香港上市集资。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更成为境外人民币结算中心。此外,开放旅客到香港自由行政策,成功为香港旅游业及零售业带来经济效益,平衡香港经济以房地产业为支柱的状况,令香港成为世界公认的亚洲金融服务及旅游中心。
香港人对于祖国的感情及身份认同方面,回归前后也有非常大的转变。国民教育方面,回归前香港本土学校的中国历史科目仅记录清末及之前的历史,却没有详细交代现代中国史的发展,甚至刻意只字不提,令一般香港学生对国家及中国人身份认同的观念十分模糊。身份认同方面,回归前于香港出生的华人只可以申请“英国海外”护照出国。英国政府当时并不承认这批护照拥有人为英国公民,而是“海外”公民,所以当时香港人对自我身份认同方面十分迷惑。另外,大部分国家对“英国海外”护照并不重视,香港人出国往往要申请不同国家的入境签证。回归后,这种情况出现了巨大的转变,于香港出生的华人可以拥有由香港特区政府发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确认自己为中国公民的身份。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全球多国通行,目前已有158个国家和地区给予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安排,免签证的数目于全球排行第17,这就足以证明很多国家对中国及香港特区的肯定。另外,回归后香港人在国外需要时亦可凭中国公民身份向当地的中国大使及领事馆寻求帮助。回归后,很多香港贤能都积极参与全国政协、省级或市政协事务,这就足以证明,香港人对国家的发展比以前更加关心。
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建设和发展的例子看出香港人对中央政府的信心
回归前,很多香港人对中央政府信心不足,但回归后这种现象已经完全改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建设和发展的例子看出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是在中央政府同意下,港英政府在1984年双方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后发展的项目。鉴于当时香港已发展成为亚洲金融及贸易中心,中央政府及港英政府都认为香港需要有一个设施完备的会议展览中心来配合香港的经济发展。当时港英政府就这个项目的发展及填海工程进行招标。最后只有一家企业参与投标获得发展权。为什么只有一家企业投标呢?主要原因是会展项目预计要在80年代末才能完工及开始营运,距离1997年回归只有不足十年时间,大部分香港企业都觉得这么大的一项投资,前几年的回报并不高,甚至会出现亏损,而且预计回归后的经济情况会变差,所以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投资。最终,只有一家企业对香港回归后仍然充满信心,对中央政府、内地经济发展及香港经济前景投下了信心一票。最后,该企业于1988年11月完成会展一期建设并正式启用及营运。前几年会展营运出现亏损,但到了1993年,营运已经非常稳定,转亏为盈,口碑及地位也在全亚洲数一数二,在国际亦连续多年被选为全球“最佳会议展览中心”。
会展一期营运不久后,为配合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港英政府决定扩建并兴建第二期。中央政府及港英政府决定把香港回归的主权交接仪式作为会展第二期扩建完成后首个举行的项目。会展第二期工程必须要在1997年6月30日之前完成,不容有失。回归前的半年,建筑工程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最终如期完工,政权交接仪式顺利进行,中英领导人及世界各地的来宾在亚洲知名及全新的会议展览中心二期见证主权交接。
回归当日,一位亲身见证主权交接仪式的嘉宾,正是于1984年唯一对国家、对香港投下信心一票,并成功竞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企业家,而这位企业家就是本人已故外祖父郑裕彤先生。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成功正好是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最重要的是,我在其中感受到香港人应该对中央政府有信任,对香港未来前景有信心。
20年很快过去了,我和很多香港人都见证了香港的变化,亦见证了中央政府如何成功地实行“一国两制”,实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希望香港“明天会更好”!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香港丰盛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香港执业律师
责任编辑 任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