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提醒与告诫:中日密谈5小时

2017-07-31 23:14
新传奇 2017年23期
关键词:江永杨洁篪中日关系

中国的提醒与告诫:中日密谈5小时

近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访日期间与日方展开的几次会谈,尤其是5月29日的会谈长达5个小时,实属“罕见”。在报道杨洁篪此行时,日本媒体无一例外都关注了这一细节。那么,他们到底谈了哪些话题?

专家分析,安倍上台之后,提出了以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夏威夷共同组成民主安全菱形以制约中国的菱形战略,在这一背景下,日方加强了与台湾之间的来往。在中方此次当面提出警示后,日方在类似问题上的动作会变得更加隐晦。图为安倍晋三(右)在东京会见杨洁篪

告诫日本在台湾问题上要“言而有信”

杨洁篪5月29日与谷内的会谈,是第四次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对话会后,日媒最关注的也是两国首脑会谈事宜。《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谷内表达了早日实现首脑会谈、“全面改善”日中关系的愿望。

如何改善中日关系,杨洁篪重申了“四个政治文件和四点原则共识”。不仅如此,日媒还注意到,中国国务委员“在历史认识和台湾问题上牵制了日本”。

杨洁篪强调,在历史和台湾问题上,日方应该言而有信,按规矩办事。

“言而有信,按规矩办事”——在清华大学教授刘江永看来,这短短9个字,足以浓缩了中方对日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提醒与告诫。

去年“5·20”以来,台当局与日方“小动作”不断。就在日媒半月前广泛关注杨洁篪即将访日的行程时,还传出日本政府与台湾当局合谋将台对日交流窗口“亚东关系协会”更名为“台湾日本关系协会”的消息。

“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早已是中日双方达成的共识,但在45年后的今天,日本方面却对台湾问题‘揣着明白装糊涂’或有意回避。所以杨国委这句话,是在告诫日方应该原原本本地遵守双方达成的共识,不能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刘江永说。

5个字回应日本人在中国被扣一事

无独有偶,在5月31日下午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面时,杨洁篪再次强调了历史、台湾等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敏感问题对两国关系的重要影响。

而安倍的回应与之前谷内的说法相似。据媒体报道,安倍表示,日方期待以今年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和明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日方希望同中方密切各层级交往,增进民间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加强双方在国际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协调。在台湾问题上,日方将继续遵循日中邦交正常化联合声明中确定的原则,这一立场没有变化。

据日媒报道,杨洁篪在与安倍会面之前,与外相岸田文雄的会谈时间,也超过了1个小时。

谈及这两次“长谈”时,刘江永介绍说,中日之间沟通的渠道虽然很多,但实际上真正处理两国关系、决定两国关系重要问题的沟通,“则要通过真正的主管部门、领导同志来进行”。

“一方面,长时间的会谈对双方来说都有需求;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中日之间存在的问题不少,需要掰开、揉碎了谈清楚、讲明白。”刘江永说。

通过梳理日媒对杨洁篪此访的报道时注意到,几场会谈除了谈及改善中日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外,日方还多次提到了有关“6名日本男子被中国有关部门拘留”一事。

在5月22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也证实,中国政府以涉嫌危害国家安全扣留了6名日本人。“据了解,中方有关部门依法对6名涉嫌在中国从事违法活动的日本公民进行审查,并根据《中日领事协定》及时通报了日本驻华相关领事机构。”华春莹当时说。

据日媒报道,杨洁篪在回应日方对此事的关注时,表述也极为简略,仅称“将依法处理”。

中日化解结构性矛盾难以一蹴而就

此外在朝鲜问题上,中日之间也显现出了“温差”。《日本时报》5月30日报道称,日方在朝鲜问题上强调“制裁”和“施压”,但中方强调的还是“对话”。

尽管如此,杨洁篪此行仍被外界视为“有望重启中日关系”。包括《印度教徒报》网站等在内的外媒注意到,今年8月,中日执政党还将举行一次会谈,“就如何增进沟通、加强经济关系交换意见”。

日本的一些民间观察人士认为,“中日两国正在寻找改善关系的时机”。今年5月中旬,《日本经济新闻》在报道中特别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当时,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率团访华时,受到了中国领导人约17分钟的接见。二阶俊博向中国领导人递交了安倍亲笔信,并“恳请现在就看”。中国领导人于是打开信件,看了中文译文。

“按照外交惯例,接受亲笔信当场阅读是极为少见的。”报道借此判断认为,中日双方都在推动改善两国关系。

不过,刘江永分析认为,从日本方面的中长期来看,现在的重心其实并不在外交上,而是放在国内修宪问题上。为此,日本方面需要稳定国内政局,动员压倒性的多数人来支持修宪,同时在国际关系上避免出现重大的不利局面。”

对此,他认为,中方已就历史问题、台湾问题等横亘在中日间的热点问题作出了清楚的、有针对性的表述。

“未来,除了继续强调中日秉承过往达成的文件和共识,互不为敌、相向而行、加强对话、减少摩擦之外,还要认清两国之间的症结所在,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坚持斗争。”刘江永说。

(《国际先驱导报》2017.5.31)

猜你喜欢
江永杨洁篪中日关系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例外之外
鬼面镜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守得云开望月圆
江永女书的生存现状以及未来传承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