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时代的终结

2017-07-31 21:32赵瑜
大众电视(蓝天下) 2017年6期
关键词:网络小说网络文学

赵瑜

IP时代的终结

赵瑜

媒介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构建一个比现实更真实的拟态环境,我们即将面对的媒体环境是一个消灭了二次元和三次元差异的世界,是一个几乎重构了时间和空间的场域。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声称不再看电视的今天,我们对“电视是什么”产生了诸多新的困惑。那就让我们尝试用更多元的眼光看电视,来一次多次元头脑风暴。来,年轻人,让我们一起!聊聊电视。

若论近三年哪个词在影视圈最红火,IP,那真是颇具舍我其谁的王者风范。泛娱乐时代,一部网络小说,一档综艺节目,一首歌或者一个当红明星,都是炙手可热的大IP。任何一部作品,不加上IP这个前缀,那妥妥的是毫无前途。

就在前几天,网上暗搓搓出了一篇唱衰IP剧的帖子,说是一批IP剧被省级卫视退订,包括曾高调宣传的《海上牧云记》《将军在上》。这两部剧都具备“热门网络小说+流量小生”的标准超级IP配置,力图吸引脑残粉无数。但据网络爆料,这批IP剧都是片花震撼、正片烂无下限,连湖南卫视这样播过《一起来看流星雨》的电视台都忍不了。一个如雷贯耳多年的概念,终于要遭遇滑铁卢了?

我个人理解的IP,其实是一种版权内容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在文化产品成本高企的今天,收回成本的最佳途径就是跨品类、跨媒体、跨平台地全面开发。例如郭敬明先生,不仅要在出版市场赚个钵满盆满,还需要把作品改编为电视剧和电影,顺带签几个艺人,捧红了还可以进入演艺经纪市场。放眼全球,漫威、迪斯尼,都是依靠版权内容的全产业链开发控制生产成本,挖掘产能潜力。

IP开发在国内也不是新鲜事,金庸先生、琼瑶阿姨霸屏20多年,妥妥的也是成功的IP运营啊。近年IP突然又成为热门词汇,恐怕更多的还在于网络文学经过多年酝酿之后的一次厚积薄发。所以这一轮IP热,更多地意指以网络文学为前端的影视改编热潮。其中翘楚,当论流潋紫的《甄嬛传》。前几天碰到一位香港的文化学者,他说台湾有一个《甄嬛传》剧本的爱好者联盟,平日闲着没事就练习该剧的台词,深深为甄嬛体所折服。该学者叹服,台湾向来在文言文研习方面有些文字洁癖,却如此为一部源生于大陆网络小说的作品痴迷,实属罕见。我呵呵两声,悠悠说道:“大陆文学甚是博大精深,境外的小主们若得了些许空闲,哪怕仅是浏览网络文学也定是极好的!”

2003年前后,与博客几乎同时兴起了一批文学网站,以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等为代表的一批网络小说分享网站逐渐成为80后、90后重要的闲暇阅读基地。在下不才,沉迷学习不可自拔的那几年,也曾是资深的网络文学社区潜水者,目睹了这个神奇世界的崛起。在我年少无知的时候,穿越、玄幻、耽美、同人、重生等文学种类荡涤了我的三观,让我深深叹服于各位作者的脑洞。目前获得市场成功的诸多改编作品,其实都是2010年前后几大文学网站的上榜作品,能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之中获得大多数读者的喜爱,这批作品的基本质素自然是很高的。流潋紫、匪我思存、金子、桐华、九夜茴、天籁纸鸢等一批写手在当时都表现出了极为旺盛的写作生命力。

但是若以网络文学为主要改编对象,看着取之不竭,实际立即会遭遇大同小异、千文一面的窘境。网络文学当时作为大量业余写作爱好者的交流平台,其作品往往是强情节而弱文字,说句不好听的,大部分都具有狗血剧的潜力,宫斗、宅斗,分分钟开撕没商量。雷同的剧情多了,也真说不清是谁抄了谁。

网络文学因此也很容易遭遇抄袭的指责。我曾经在晋江文学城拜读《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深深为其嬉笑怒骂却不露声色的风格折服。但就在我阅读此文之时,评论区就因此文的抄袭问题开撕数次,因为当时所涉经济利益不大,充其量不过是两边粉丝互相不服掐架,但到了电视剧改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官司就热闹了。其实真较真起来,不少网络作品的借鉴痕迹浓厚,毕竟流行了十多年,各种类型已经被写烂了。光清穿文,就不知道上榜多少部。若真有时光机器,清朝的天空早已被穿成筛子,康熙、雍正、乾隆没有被穿越女吓得英年早逝真是命硬。

看多了网络文学,会觉得其间大量的作品价值观特别保守,痴迷于绝对权力,霸道总裁、铁血帝王因此成为热门的男主人选,有庸俗化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嫌疑。除却部分极具跨品类开发潜力的顶级作品,网络文学的适应性并不高,或者说,也压根超越不了于正老师的剧本。当然,据说于正老师也借鉴了大量网络文学的桥段。

所以说,如果本轮IP热基本依托网络文学改编,到了今天,热度也差不多该走下坡路了,无他,只因质素优良的作品基本已经被改编,而且这批作品当年的忠实读者的转化率也基本到达顶峰。要吸引新观众,还真只能靠所谓的流量小生。可惜他们要价太高,敲定演员之后,能做1毛钱特效都算良心剧了。片花震撼,正片无感,也就不足为怪。

今天我说IP时代的终结,说的不是版权内容的终结,而是庸俗地对待版权内容的做法的终结。IP本身不能保证一部作品的成功,关键还在于回归视听艺术的本质。观众不傻,电视台不傻,制作机构再傻乎乎地迎着所谓的IP风潮而上,就真傻了。

猜你喜欢
网络小说网络文学
走进中国网络文学的五大热点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大学生网络小说成瘾的干预策略浅析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50 SHADES OF ONLINE 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