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处理设施后期物业化管理运营模式及其风险分析

2017-07-31 00:17王生雨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5期
关键词:运营模式专业化成本控制

摘要:利用环境经济学和工业工程分析法,加大环保产业中治理公司供应侧的数量和质量,解决环保治理中存在的经济成本瓶颈问题。

关键词:物业化;运营模式;专业化;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02

引言

污染物处理设施在保证处理效率情况下满负荷运行是当前减少污染企业污染物排放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出路。在国务院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我国工业企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2017年底前,工业集聚区应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

一、现有环境治理设施运营模式下的困境

1.高昂的运营成本

排污企业在预期环保费用成本过高的情况下,就会在逃避监管的机会成本和环境治理设施运营成本之间进行抉择,或者选择不作为的应对方式。由于很多环保治理设施一次性投入过大,计提折旧成本过高,再加上同期运营费用,远超企业同期利润合理比重时,作为独立经济体的企业会主动规避这种高昂的支出。

2.迫切需要新的解决方法

在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下,能够做到不增加企业经济负担,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数量,减轻环境欠账和环境压力,环境治理专业化公司和团队是目前最热门也是最被赋予厚望的解决方法。

3.新模式的探索

当前,在我国国内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环保领域,已经有了一系列成功的可以参考的新型模式,并且已经大规模普及成为标准化运作模式。将公共服务领域已经成熟推广的环境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应用到企业治理污染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将会大大降低了系统风险和成本,很大程度上会缓解由于企业经验不足和盲目投入过大导致的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物业化环保公司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保证其正常盈利,面对的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双重要求和双重压力,在运营期中必须更有效的控制成本,保证成本可控下的公司业务正常运作。同时打造专业化技术保障队伍,保证环境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二、物业化环保治理新模式

1.新模式存在的技术经济基础

由于目前环保处理设施,尤其是同类型工业企业中,同质化同型号化通用化现象大量存在,从设施初期设计到建筑规模尺寸,从处理污染物技术到设备耗材配件,从技术上为专业化环保公司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不同类型工业企业所排放的污染物千差万别,处理技术更是五花八门,有些污染物的处理技术非常复杂,处理费用极其高昂。

这种差别性的存在,使得按工业企业不同类别成立不同方向的专业化公司成为可能。

由于排污企业已经不同程度的建设了自己的环境治理设施,只是维护和利用情况有所区别。不同企业间的处理设施如果合理安排,是可以实现互相共享共用的,尤其是地理位置相近或者同一工业园区内企业,小型企业完全可以在污水处理或固废危废处理上依托大型企业的处理设施和处理技术,达到降低初期建设成本和后期高维护费用,同时由于小型企业产污量很小,所以对大型企业来说并不构成负担,反而可以赚取小型企业支付的代处理费用。

同一工业园区更可以依托区域優势,由专业环保公司承建或者运营全园区共用环境处理设施,由管道运输或者车辆运输,将园区内同类型企业产生的污染物集中到一个大型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由各企业分摊日常费用,分散成本投资,保证了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管理。

同样的方法也适合危险废物处理场,比如尾矿库、赤泥库的公共委托管理。依托公共环保设施和公共环保资源也是专业化环保公司降低自身投资的一种方法。由于环保本身具有的社会公共服务性质,很多公共机构都有相关的实验室和技术力量。完全可以依托本地化合作,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积极利用现有资源,省去了重复和不必要投资。

2.新模式存在的财务风险和对策

物业化环保公司自身存在的条件还包括财务风险条件,能否存在主要取决于能否创造盈利模式和规避财务合同风险。

单一企业自己建设自己运营环境处理设施几乎已被证明是不经济的,这也是屡屡出现大面积的有污染设施不运行的根本原因。

问题在于单一企业不经济,如何保证物业化环保公司就能长期盈利,如何找到平衡点,如何做好成本控制,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运行机制,使公司快速扩张到一定规模,保证公司收入维持到合理水平,同企业签订的运营合同需明确期限和权限,同时保证和监管部门的互相配合。

首先是公司运行机制的问题,为了保证未来能快速扩张,做到能迅速占领区域性或同类型企业环境处理市场,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准备。

对准备接收运营排污企业现状的调查,尤其是企业主要产品产能和生产运行规律节奏以及生产销售情况的具体了解。和企业签订运行托管合同,会面临最低报价者得的财务陷阱,必须争取将整体运营报价提高到可以合理承受的水平,将企业甩包袱的行为和企业面对的监管成本结合起来,化解环保公司财务风险和替企业分担监管压力结合起来。设定合理期限,这要综合考虑处理设施的现状和报废年限,同时要考虑长期成本和长期盈利的平衡点。

对于环保公司自身来说,建设新型技术服务公司并且努力做到成本最小化是最重要的。建立同类型设备的配件库,根据损耗速度控制合理库存,建立和设备生产厂家的长期供货合作,如果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自己兼并配件厂(部分价高易损配件耗材技术含量并不高,例如布袋式除尘器的布袋和污水处理站的水质处理药品)。建立有效的节能节电运行方法,电费是所有环保处理设施的费用开支大项。

尽量利用企业自身发电电力或者周围企业便宜电力,或者利用新能源补贴,在某几个企业交叉区域或工业园区之中,建立太阳能发电站供给给环保处理设施。改造环保处理设施原有线路,更换高耗能部件,采用更节能省电的元器件。

建立总部人才库,总部派出专家和地方企业培训技术员相结合的技术人才体系。立足于能常驻运营企业的本地技术人员经过总部培训后独立开展技术维护工作,由总部派出专家定期巡检和业务指导。遇到特殊问题。可以通过专家库从公共环保领域专家中申请协助。

建立有效的应对环境事故的体系制度,要求企业积极配合,环境事故是对任何一个工业企业最致命的打击之一。来不得半点马虎,环保运营公司要针对特征污染物,当地周边情况,企业特点,制定出有效的防范和事故发生后应对减轻灾害制度。要求公司派出专家和本地技术人员,企业相关人员绝对了解和熟悉,积极准备物资和设备,防止事故发生。

三、结语

从长期来看,争取政府或者环境组织环境补贴或者环保公司上市融资也是一条可行之路,尤其是排污费改排污税后,纳入区域财政支出体系,更方便了通过新设施立项旧设施技术改造等名义积极争取财政补贴和政府支持性银行贷款,仿照也已成熟的PPP融资模式,改善环保公司刚起步时面对的资金压力和融资成本。

参考文献:

[1][美]查尔斯科尔斯塔德(Charles D. Kolstad).环境经济学(第二版)(经济科学译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

[2][美]伯克,等.《經济科学译丛: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

[3][美]菲尔德.环境经济学(第5版)(双语经济学译丛)[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0,4.

[4]陈青松.PPP项目操作实务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4.

[5]杨卫东,敖永杰,韩光耀.PPP项目全流程操作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8.

[6]杨晓敏.PPP项目策划与操作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0.

[7]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

[8]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7.

作者简介:王生雨(1980-),男,山西孝义人,2003年本科毕业于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现为15级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山西省孝义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室主任,工程师,主要从事自动站设备安装维护调试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运营模式专业化成本控制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