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策略

2017-07-31 05:14张敏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观念数学知识小学生

张敏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实物、模型、挂图及参观、操作等手段教学,称为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它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1.分析课标和教材体系

1.1研究課程标准规定的目标。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把握课程标准对该部分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从学生不同的智能活动点出发,可以把数学教学内容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三大类。数学课程标准对此分别以不同的动词表示:用“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目标性动词刻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过程性动词刻画数学活动水平。

1.2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探明教学思路。从教材中提取出知识点,再将其放到整个教材体系中,研究怎样把教材信息转化为教学信息,要收集哪些材料,运用哪些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获取新知识,探索新发现。

1.3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让学生掌握哪些数学知识,怎样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重视直观,加强操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实物、模型、挂图及参观、操作等手段教学,称为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它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鉴于小学生的思维一般地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他们要接触并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却是抽象的,这就需要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设一道桥。直观正是解决从具体到抽象这个矛盾的有效手段。

2.1运用直观,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抽象概括,就可以形成数学概念。

2.2小学生形成的概念水平,与掌握感性材料的多少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多看、多操作,目的是让学生多积累感知材料。

2.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和操作,能调动小学生耳、眼、口、手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感知比较敏捷,想象比较丰富,思维比较活跃,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概念,并且记忆比较牢固。所以从直观和操作开始的数学教学,是帮助儿童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力和能力的必要途径。

3.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它们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那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3.1再现生活经验,建立空间观念。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原型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数学课程标准》在有关培养空间观念的内容上加进了很多新的内容。第一学段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会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第二学段知道物体的阴影是怎样形成的,并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别实物的阴影。如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方向盘、车轮、硬币等都对认识圆有很大帮助。

3.2鼓励学生观察,形成空间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观察,使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几何形体的表象,形成空间观念。如学习“长方形面积”时,观察一些实物的表面,也可以用手摸一摸,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反映、形成表象,让学生对概念有清晰和正确的理解。

3.3充分动手实践,培养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形成,仅靠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通过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和量一量等活动,调动多种感官,这样易于空间观念的形成。

4.关于归纳思想

不完全归纳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在小学数学中很多去处法则、公式、定律等的推导,都是在列举几个特殊例子的基础上得出的。如根据40+56=56+40,28+37=37+28,120+80=80+120等几个有限的例子,得出加法交换律。《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探索规律的过程就是一个应用不完全归纳法的过程。

案例:观察下面的一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4+41=55,34+43=77,27+72=99,46+64=110,38+83 =121。

分析:通过观察版式,发现这样一些规律:所有的版式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每个版式的两个加数中的一个加数的个位和十位数互换,变成另一个加数。再进一步观察,所算式的得数有两位数也有三位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把它们分别分解质因数发现,每个数是者11的倍数。这样就可以大胆猜想并归纳结论:两个互换个位数和十位数的两位数相加,结果是11的倍数。再举例验证:57+75=132=11×12,69+96=165=11×15,初步验证猜想是正确的。那么如何进行严密的数学证明呢?可设任意一个两位数是ab=(10a+b)+(10b+a)=10a+b+10b+a=11a+11b=11(a+b),从而证明结论是正确的。

5.适时运用多媒体导入,恰到好处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但必须注意适时导入,恰到好处,才能化平淡为神奇,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思维困惑处或关键处适时导入电教媒体,把多媒体用在掌握知识的“刀刃”上,才能做到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又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上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6.重视动手操作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很有益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又好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观念数学知识小学生
维生素的新观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