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邑展雄姿
——瓮安县创新党建工作激活发展动力

2017-08-01 00:17徐海星
当代贵州 2017年28期
关键词:瓮安县瓮安全县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徐海星

千年古邑展雄姿
——瓮安县创新党建工作激活发展动力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徐海星

党建引领,激活了这座千年古邑,瓮安迈入发展快车道,“黔中经济区次中心城市”正在崛起。

位于黔中腹地的瓮安,是千年古邑,也是红色革命老区。这里发现了距今5.8亿年前的动物群化石,红军长征也曾四次经过这里,在瓮安召开的猴场会议被称为“伟大转折的前夜”。

如今,瓮安成功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3.36%……

“抓党建是一切政绩的根本。”黔南州委常委、瓮安县委书记张文强说。

抓党建促扶贫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夕阳西下,落霞满天,一个瘦弱的汉子急匆匆在山林间赶路。

这是瓮安县永和镇长岭村党支部书记陈绍发曾经的工作写照。此前,他要徒步走6个多小时,去长岭村最偏远的村民组白沙井。为了帮助村民解决困难,这条路他不知道走了多少遍,村民们都说他有双“铁脚杆”。

村里的大事小事,陈绍发都尽心尽力。交通不便,他就带动村民开山修路。没有产业,陈绍发就引进酒厂进村发展。在他的争取下,2016年初,该村有史以来的第一条通村道路建成通车。

“今年,我准备发动村民,一起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收入进一步提高。”陈绍发对村里的发展信心满满。

在瓮安,像陈绍发这样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一名党员一面旗,脱贫攻坚当先锋,在精准识别贫困户、扶贫政策宣讲、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建设中,瓮安的党员干部都是冲锋在前,苦干实干,充分发挥着党员干部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瓮安曾是黔南州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县有46个贫困村,5.07万贫困人口。为打赢精准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瓮安将脱贫攻坚列为全县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瓮安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功不可没,在脱贫攻坚中,我们更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张文强表示。

为了发挥党员作用,瓮安从全县各单位选派了67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安排乡镇(街道)82名包村领导担任包村“第一书记”,共同组成82支共410人的驻村工作队前往各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同时,通过强化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在换届工作中调整充实领导班子,把敢担当、有能力的干部用到主要岗位上,增强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的战斗力。

党建引领,成效斐然——2016年,瓮安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9477人,超额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43%以下,46个贫困村出列,为2017年退出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县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强基础惠民生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岚关乡茶海村以前是个典型的穷地方,村民们只种植点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勉强维持生计。

茶海村党支部在废旧的老茶厂基础上,主动作为,通过支部引领发展茶产业,成立了岚关乡茶产业党支部,群众以土地入股,定期分红,农民变成了股东。一年时间,茶海村新增华润蔬菜专业合作社、茶海蔬菜专业合作社、黔桂茶业有限公司、黔芝灵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坪养殖场5家企业、合作社;同时,以茶叶、蔬菜、灵芝种植和畜禽养殖为载体,新增吴承兴等48名致富带头人,鼓励22名党员种茶500亩,建设厂房1500平方米,带动23户贫困户种植茶叶200亩,其中,13户已实现了脱贫致富,真正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这种党建扶贫模式,关键在支部,关键在党建,关键在党。”瓮安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桂林认为,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惠民生,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给茶海村这样的贫困村带来了发展动力。

为了让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战斗堡垒,瓮安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一系列举措“强基固本”——

全县党建工作组织运转经费不断提高,为基层党组织发挥服务凝聚功能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实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提高村(居)干部待遇,在任村(居)干部正职基本报酬每人每月2800元,副职每人每月2600元,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

通过换届选举工作,村级党组织成员年龄结构趋于合理,文化程度大幅提升,班子整体素质明显增强。

针对全县排查出的4个后进党组织,通过领导包保、部门帮扶等措施,做到“分类施治,对症下药”,共整顿“两委”班子2个,落实活动场所建设2个。

……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瓮安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同部署同落实党建工作凝聚发展动力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

5月17日,瓮安县“榜样1+1”主题活动启动会现场,参会人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瓮安县将“榜样1+1”主题活动当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主抓手,从5月17日至年底,全县各级党组织通过学习先进典型,为群众办理民生实事,争做榜样先锋。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只是瓮安推进党建工作的一个切入点。近年来,瓮安各级党组织都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两手抓、两促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推动了瓮安跨越发展。

瓮安县岚关乡茶海村白茶基地。(瓮安县委组织部供图)

瓮安在全县上下树立了抓好党建是第一政绩的理念,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是抓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建立了党建业绩与干部考核评价挂钩机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传导压力,基层党建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党建引领,激活了这座千年古邑,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瓮安迈入发展快车道,“黔中经济区次中心城市”正在崛起:

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15.03亿元,城乡面貌在统筹发展中彰显新魅力;

按照“一城四区”的总体规划,瓮安县城从9平方公里扩大到2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在2016年提升到51.6%;

瓮马、贵瓮、道瓮、江瓮4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瓮安成为黔中交通“大十字”;

全县所有行政村实现100%通油路(水泥路)和通客运车,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一批事关民生的矛盾和问题得以解决,“瓮安经验”经典案例走进中央党校课堂,“5531”社会治理模式全省推广……

党建强则事业强,党建兴则人心聚。今后五年,瓮安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开放促开发、以共享促和谐,加快推进“工业大发展、城乡大统筹、农业大聚变、文旅大融合、环境大提升”五大跨越任务,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五大精准行动,着力建设才智瓮安、兴业瓮安、大美瓮安、活力瓮安、和谐瓮安,争当黔中腹地协调发展排头兵。

(责任编辑 / 李坤)

猜你喜欢
瓮安县瓮安全县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中小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探索
瓮安:“体旅融合”新路径
瓮安县召开2017年离退休干部、老年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浅谈瓮安县委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党性修养
瓮安县关工委开展法治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
城镇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