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与建构:康熙帝的御赐书法活动

2017-08-01 11:54常建华
文史哲 2017年4期
关键词:匾额巡抚行书

常建华

共赏与建构:康熙帝的御赐书法活动

常建华

康熙帝酷爱书法艺术,其书法活动与权力有一定关系,存在着“包装机制”,康熙帝形象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赏赐书法“制造”的。康熙帝赏赐江南织造、步军统领、钦差大臣以及皇子、宗室等御书作品,将这些人视为亲信,臣下得到御书受宠若惊,通过共赏御制书法,交流感情,建立亲密关系。通过在教育机构、祠庙、名胜等文化场所,外交场合赏赐御书,表达对于儒学正统意识形态的尊崇,以自己深厚的汉族文化修养,隐喻统治国家的合法性。康熙皇帝也通过书法反映其崇儒重道,以接续中华文化的道统。

康熙;御书;御赐;金石略;形象制造;道统

一、与亲信共赏:御赐江南织造及其他

康熙帝赏赐臣下御书作品,除了亲近的廷臣、督抚之外,还有江南织造、步军统领、钦差大臣以及皇子、宗室等等,康熙帝将这些人视为亲信,这些人得到御书受宠若惊。通过共赏御制书法,交流感情,建立亲密关系。

(一)御赐江南织造

同年稍后,江宁织造曹寅也有类似情形。六月初三日曹寅奏报,家奴赍折回至江宁,“今又蒙御书传奉旨意,臣随传示素识人士,咸跪捧敬诵,感戴无极,二三日间,阖城进士、举人、乡绅士庶皆已周知。臣恐其讹传远近,即先刊木板印行,以便流布,随有翰林马豫、丛澍等率众士庶前来,群请瞻仰,无不欣忭鼓舞,交相劝勉,顶礼圣训,恳请勒碑。真是沦肌浃髓,普沾大化;昭垂万古,流福无穷。目下乡绅、士庶现在相度地形,遴选碑石,敬加磨勒,俟其事定,臣始发刊并将舆情详细再当奏闻。臣在江宁少办织务,俟李煦下仪真时即往扬州书局中料理,仍赍御书普示扬城绅矜,以广皇仁”*《汇编》第1119号《江宁织造曹寅奏报官绅士民瞻仰御书并请勒碑情形折》,第4册,第224页。。曹寅奏报说他还要将御赐带到扬州普示绅衿,“以广皇仁”,不难看出织造的特殊身份以及发挥的特殊作用,将皇帝与地方绅士连接起来。

此后织造继续得到康熙帝的御书。五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李煦奏,二十五日得到杭州织造孙文成家人赍到钦赐御书金扇一柄、珐琅金砖片嵌石盒砚一方。他即跪迎进署,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恩。感慨道:“扇上御书,奴才未得仰瞻已经数载,今叩头敬视,窃见龙飞凤舞之中具颜筋柳骨之妙,我万岁用笔正如天行弥健而精神固结,予以卜万寿之无疆。”*《汇编》第2491号《苏州织造李煦奏谢蒙赐金扇佳砚折》,第7册,第1110页。李煦赞扬康熙帝的书法得到颜真卿、柳公权之妙,皇帝能书法证明身体健康,表达奴才对主子的祝福。

江南织造还主动建寺,凸显御书的宣传作用。五十五年六月十三日,江宁织造曹奏称,于五月二十五日赍钦赐普济寺御书匾额到苏,会同李煦,择于六月初三日在普济寺第三层大殿,“敬上匾额,御书墨笔珍藏本寺,永为传世之宝。阖郡绅衿士庶闻之,皆欢欣鼓舞,顶香迎接,咸云我万岁万几宵旰,无刻不以民生为念。今建立普济寺,不过我等士庶创举小善,乃蒙万岁不惜宸翰,钦颁匾额,仰见圣主惠爱元元、老安少怀之至意。我等益当感劝,仰副天心,于本寺内建醮演戏,庆祝万寿无疆。又合词具呈,求请代奏,恭谢天恩”*《汇编》第2142号《江宁织造曹頫奏报会同李煦在普济寺敬上御书匾额折》,第7册,第215216页。。康熙帝朱批:“知道了。”两天后,李煦也奏报,六月初三日,将御书“香嵒普济”匾额敬挂中堂。李煦、曹同江苏抚臣吴存礼率阖郡臣民,恭设香案,叩头。“臣民仰瞻之下,皆讴歌帝德而无可报效,即于堂中建蘸诵经三日,永佑圣主万寿无疆,复演戏称庆亦皆三日。而绅衿士庶人人感颂,翰林院臣彭定求、徐陶璋等率领士庶具呈奴才衙门,求代奏谢。”然而康熙帝朱批却说:“此匾不该如此声扬。”*《汇编》第2144号《苏州织造李煦奏报悬挂普济堂御书匾额情形折》,第7册,第217218页。批评了织造的做法。不过江宁官民为庆祝得到御赐的活动,康熙帝认可,希望得到社会的政治回报。

(二)御赐其他

巡幸途中赏赐官员御书作品。如四十二年十月十一日至十二月十九日西巡,十二月初六日,由西安的归途中驻跸河南卫辉府城内,赐河南新乡知县阎毅御书朱熹诗。新乡市红旗区政府(原清代学宫旧址东墙北角)现存康熙书朱熹诗碑,碑高180厘米,宽68厘米,上面书的是朱熹六言诗:“春晓云山烟树,炎天雨壑风林。江阁月临静夜,溪桥雪拥寒襟。”末行“寒襟”字下有“朱子诗”三个小字下镌“康熙宸翰”、“敕几清晏”篆文方玺,引首章为“渊鉴斋”三篆字,两旁楷字为“大清康熙四十二年十二月初六日”,“赐河南卫辉府新乡县知县阎毅”。碑四周刻云龙纹饰,上端正中有缪篆“御书”二字*王丽娟、郭志雨:《康熙书朱熹诗碑》,《中原文物》2010年第4期。。五十二年的事例较多,三月二十八日,为康熙帝六十大寿的万寿节,举行千叟宴。时和硕庄亲王博果铎母妃年八十六、副都统赖都母年九十,康熙帝各赐以御书匾额*《清圣祖实录》卷二五四“康熙五十二年三月乙巳”。。四月二十日,原任苏州总兵麦良玺因老上本告退,康熙帝敕部议叙加级,于是他赴京谢恩,至汤山朝见,得钦赐匾额诗扇、字条*《汇编》第1307号《原任苏州总兵麦良玺奏谢恩准赴京叩贺万寿并蒙赐袍褂等衣物折》,第4册,第775页。。六月二十六日,漕运总督郎廷极奏中谈到,初七日,家人赍折回,捧到皇上赏赐御书金扇一柄*《汇编》第1378号《漕运总督郎廷极奏报全漕过济并山东雨水年成折》,第5册,第26页。。

皇子也是赏赐御书的对象。四十五年,康熙帝赏赐诸皇子扇子,皇三子胤祉等谢恩说:“皇父所书之字,每扇多五、六十字以上,且字字华美,臣等观赏,不胜欢喜。”*《全译》第905号《胤祉等奏为御书扇字辉煌华美折》,第431页。康熙帝也赏赐宗室书法。五十九年二月,宗人府题:皇上六十年来教养宗室,屡次加恩。自亲王以下至闲散宗室觉罗等俱赐以厚禄,其贫苦者赐之田房奴仆,年高者赐御书匾额表扬。吉凶等事特立官库赐给银两,乏嗣者特施洪恩为之立后,所以宗室觉罗等各得自立恒产。臣等请将康熙元年起,皇上豢养教诲宗室等屡次所颁上谕并恩赏之处,逐一开载,于宗人府衙门建碑刻文,永垂万世。”*《清圣祖实录》卷二八七“康熙五十九年二月戊戌”。报闻。

二、认同的建构:赐匾文化场所及外国

中国皇帝统治合法性的重要依据,是对于儒学为中心的汉文化的掌握。康熙皇帝通过在文化场所、外交场合赏赐御书,表达对于儒学正统意识形态的尊崇,以自己深厚的汉文化修养,隐喻统治国家的合法性。

(一)赐匾教育机构与祠庙

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东巡曲阜,拜谒孔庙,赐匾“万世师表”,尊孔与对儒家的尊崇进入新的阶段,标志清朝的统治转向文化治理。此后康熙帝不断向大儒的祠堂、著名书院以及国子监等机构赐予匾额,也向一般的学校赐匾。

二十五年三月,入觐湖南布政使张仲举疏言:“宋儒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各有专祠,祈赐御书匾额。”礼部议覆应如所请,康熙帝以“前哲有功圣学,允宜表彰,著依议行”*《清圣祖实录》卷一二五“康熙二十五年三月丁卯”。。十一月,康熙帝御书“学达性天”四字匾额,颁发宋儒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朱熹祠堂及白鹿洞书院。又以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为宋儒张栻、朱熹讲学之所,一体给匾,并颁日讲解义经史诸书*《清圣祖实录》卷一二八“康熙二十五年十一月丙申”。。此举表达了对于宋儒的尊敬与儒家文化的认同。

二十六年五月,康熙帝为建周公庙碑、建孔子庙碑、建孟子庙碑分别亲制碑文,御书勒石*《清圣祖实录》卷一三〇“康熙二十六年五月壬辰”。。

三十二年,在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教育机构表达对儒学的尊重。五月,颁御书“万世师表”匾额于国学*《清圣祖实录》卷一五九“康熙三十二年五月壬子”。。六月,颁御书“学达性天”匾额于江南徽州紫阳书院*《清圣祖实录》卷一五九“康熙三十二年六月乙亥”。。

四十一年七月,御书“广育人才”匾额,赐顺天府义学悬挂*《清圣祖实录》卷二〇九“康熙四十一年七月庚午”。。

四十二年六月,康熙帝御书“阐道醇儒”匾额,命悬直隶景州董仲舒庙*《清圣祖实录》卷二一二“康熙四十二年六月壬辰”。。

四十四年十一月,国子监告成,御书“彝伦堂”匾额悬之*《清圣祖实录》卷二二三“康熙四十四年十一月甲戌”。。又从福建学政沉涵请,御书“程氏正宗”匾额令悬杨时祠、“奥学清节”匾额令悬罗从彦祠、“静中气象”匾额令悬李侗祠、“霜松雪柏”匾额令悬胡安国祠、“紫阳羽翼”匾额令悬蔡元定祠、“学阐图畴”匾额令悬蔡沉祠、“力明正学”匾额令悬真德秀祠*《清圣祖实录》卷二二三“康熙四十四年十一月庚辰”。。

五十四年十月徐元梦到任浙江巡抚,“寻得一处旧书院,修缮完竣,目下业经拣选各府县士子读书。由是为向圣主求匾字、求书”*《全译》第2699号《浙江巡抚徐元梦奏求匾字折》,第1067页。。翌年得到御笔匾一、《渊鉴》及法帖一套,《孝经》法帖一卷、《古文渊鉴》一部,《渊鉴类函》一部,《日讲四书》、《易经》、《书经》各一部,于是“书院读书士子跪禀:自古以来,虽有著名书院,然出于主子御笔字匾、法帖,大内之书赏赐者,前所未有。我等犹如草芥,欣逢圣世,得进书院读书,皇帝为示惠爱教育圣意,既赏‘浙水赋文’四字匾,又赏主子御笔之各种法帖及编著之各类书,岂但我等于书院读书之人感念圣谕,即全省读书之人,亦无不感戴欢忭。嗣后,我等惟每日勤学,以图仰副皇帝训育至意”*《全译》第2792号《浙江巡抚徐元梦奏谢赏赐匾书折》,第1107页。。徐元梦说,这是众士子欢忭感戴真情。

六十一年九月,御书“学道还淳”匾额,命江苏巡抚吴存礼悬于苏州府紫阳书院*《清圣祖实录》卷二九九“康熙六十一年九月甲辰”。。

(二)御赐专祠、名胜与外国

对于为国尽忠的大臣,康熙帝也御赐表彰。三十四年,允原任福建巡抚卞永誉之请,专祠致祭福建总督范承谟,因其“遭遇耿逆之变,守节尽忠”,乃御书“忠贞炳日”匾额,敕赍到闽,悬挂专祠*《汇编》第358号《广东巡抚范时崇奏请荣锡稽永仁等人折》,康熙四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具折,第2册,第53页。。专祠致祭巡海道副使陈启泰,特赐御书匾额“忠毅流芳”*王士禛:《居易录》卷二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三十七年七月,允贵州布政使王毓贤请,建其父原任四川提督王之鼎祠于殉节地贵阳府,御书赐额“忠节垂芳”*王士禛:《居易录》卷三十。。四十四年六月,从工部员外郎高其佩请,康熙帝御书“荩忱义烈”匾额,“赐殉耿逆之难原任江西建昌府知府高天爵”*《清圣祖实录》卷二二一“康熙四十四年六月丙辰”。。四十六年,浙江巡抚线一信援陈启泰例,疏请建双忠祠于温州,纪念三藩之乱时矢守孤城、慷慨授命的原任温处道陈丹赤、永嘉县知县马琾,遂赐御书匾额*王士禛:《居易录》卷二十八。。

康熙帝也为庙宇祠堂以及名胜之地赐匾题字。二十五年十一月,御书“定海山”三字匾额,悬于宁波府定海山*《清圣祖实录》卷一二八“康熙二十五年十一月丙申”。。三十一年,康熙帝应河南巡抚阎兴邦恭请御书,要求内阁传谕九卿及翰詹卿寺各衙门堂上官,书嵩山中岳庙、济渎神祠、孟子游梁祠、二程子祠匾额各四字进呈,即嵩高峻极、灵渎安澜、昌明仁义、功存河洛。三十三年御书送往各地*王士禛:《居易录》卷十八、卷二十四。。四十二年八月,遣翰林院侍读学士宋大业,赍御书“光辅紫宸”匾额,悬挂于衡山南岳庙*《清圣祖实录》卷二一三“康熙四十二年八月癸未”。。康熙帝也为神灵赐匾。四十三年二月,封淮神为长源佑顺大淮之神,赐御书“灵渎安澜”匾额*《清圣祖实录》卷二一五“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甲戌”。。六十一年七月,御书“协顺灵川”匾额,命福建浙江总督觉罗满保悬于尖山江海潮神庙*《清圣祖实录》卷二九八“康熙六十一年七月乙巳”。。

康熙帝还赐书于朝贡的琉球、安南等外国。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因琉球世为外臣,奏请嗣爵,特遣使册封,奉使琉球翰林院检讨汪楫、内阁中书舍人林麟焻陛辞。康熙帝谕:“琉球海外小国,尔等前往,务持大体,待以宽和,以副朕怀柔远人之意。”赐琉球国王御书“中山世土”四大字命使臣赍赐。康熙帝命将赍赐书传令大学士及讲官详看,有未妥处据实来奏。牛钮、陈廷敬奏报:“顷大学士、讲官等捧覩御笔,惊喜赞颂,以为尽善尽美,毫发无憾,超轶前古帝王。琉球得此,永为镇国之宝。”牛钮、陈廷敬等又奏言:“海外属国,得瞻宸翰,咸知皇上以人文化成天下之意。遐荒万里,如对天颜咫尺,慑威怀德,服教畏神。自古史册所载,未有如此盛事。臣等恭际休明,不胜欣幸之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册,第887页。又,琉球国王殿殿上有御书楼,“正中悬奉圣祖仁皇帝御书‘中山世土’匾额”,见周煌、赵新:《琉球国志略》卷六《府署·王府》,《台湾文献丛刊》第293种。二十二年四月初五日,康熙帝命讲官观御书赐安南国王黎惟禛“忠孝守邦”四大字。讲官牛钮、陈廷敬等奏称:“伏观皇上御笔,龙翔凤舞,炳耀中天,结构精工,褆势雄峻,自古名书流传于世者,未能髣髴万一。以此颁赐安南,使遐荒万里,仰瞻天藻,具见圣朝文德怀柔至意。臣等不胜欣幸。”*《康熙起居注》第2册,第982页。在康熙帝眼里,安南国、琉球国均属于儒家文化可化之国,翰林学士称赞康熙帝御书颁赐琉球、安南是“以人文化成天下”“文德怀柔”,以博得两国的文化认同。

三、传统的接续:《清朝通志·金石略》事例

康熙皇帝通过书法反映其崇儒重道,以接续中华文化的道统。康熙帝的做法为子孙所继承,特别是乾隆帝深谙祖父的治道,建构清廷接续中国文化传统的形象。

郑樵《通志》列“金石”一门,乾隆帝敕撰《清朝通志》,亦有《金石略》凡七卷,即第115121卷。其中金刻总一卷,御书处刻石一卷,自大内暨宫苑京师以及各直省刻清帝宸翰凡五卷,各以地相属,臣工之书有经钦定奉敕刻石者亦附载。我们对其中各省官员、士大夫得到康熙帝御书的情况试作考察,由于《清朝通志·金石略》记载简略,受赐者身份有的待考,赏赐御书的经过也不得而知。我们参考了《清圣祖实录》、雍正修各省通志、《八旗通志》以及清代传记等资料,但不一一介绍出处,以避免注释过为繁琐。《清朝通志·金石略》出现的赏赐事例,有些在本文其他部分出现过,不再重复。

福建。三十三年御制七言律诗一首行书赐范时崇。范时崇为清功臣范文程之孙,范承谟之子,汉军镶黄旗人,三藩之乱范承谟死后,以难荫出知辽阳州,三十三年任宣化府知府,四十九年擢升闽浙总督,故福建有此御书刻石。郭世隆,汉军镶红旗人,二十九年代于成龙为直隶巡抚,三十四年擢闽浙总督。三十八年康熙帝南巡,郭世隆迎驾至杭州。所以福建保留了郭世隆所得御书的石刻。其中包括三十二年御临董其昌帖行书,三十八年御书凯旋诗七言绝一首行书扇,三十八年御临米芾阊门诗帖行书。三十九年御临米芾诗帖行书赐梅,这一年正是梅任福建巡抚之时。三十九年御书九峰书院“学闸图畴”行书四字。

湖北。鄂海长期在西部任官,四十年由陕西布政使为陕西巡抚,四十九年升为湖广总督,五十二年调补川陕总督。因此,四川设置了鄂海所有的御书碑刻。包括四十三年*按:库勒纳等奉敕撰《清朝起居注册·康熙朝》(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第18册记载,康熙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在西安赏赐陕西巡抚鄂海“为政宽恕”,与《清朝通志》卷一二〇《金石略六》记载的年份不同。得到的御书赐鄂海“经文纬武”四字行书、“连帅之任”四字行书、“为政宽恕”四字行书,以及五十二年御书唐元稹诗扇行书。

湖南。四十二年康熙帝南巡,时任湖南偏沅巡抚的赵申乔朝觐康熙帝行在,“上以湖南地偏远,官吏私征、加耗倍于他省,特诏申饬。申乔还,建上谕碑亭于通衢,示属吏”*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二六三《赵申乔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3册,第9913页。。赵申乔还得到康熙帝御赐“绥辑抚安”四字行书。河南。四十二年康熙帝西巡途径河南,怀庆府有该年御制由豫省回銮过孟津七言律诗行书、御书唐人五绝句行书、御书雨中望远诗行书。高必遴于三十八年任彰德府获嘉县知县,四十二年御书朱子姜诗行书赐之。

山东。也是南巡主要巡视之地,首府济南的御制碑刻较多。二十八年山东巡抚缺,以佛伦补授,御书温庭筠诗行书赐佛伦。满洲人桑格三十一年任山东巡抚,所得御书三十二年有御制江宁驻跸诗行书,三十三年有御临董其昌书行书、御书“政尚清简”四字行书。奉天人王国昌三十七年任山东巡抚,三十八年,御书“珪璋特达”四字行书赐王国昌,四十一年得到多个御书,有御临米芾诗帖行书、御制登济南城望华不注山诗七言绝一首行书、御书“治理宽平”四字正书。三十八年,王然任山东按察使,四十一年御临米芾帖行书赐王然。大学士徐乾学之子徐炯于三十九年出任山东学政,四十一年御书唐人五纪行书赐徐炯。祖维焕四十一年任分守济东道,御书唐人五绝行书赐祖维焕。四十一年御书五言绝句行书赐寿张县知县滕永祯。四十三年赵世显任山东巡抚,御书谕正书予之,四十五年御书扇上诗行书赐赵世显。二十二年徐旭龄任山东巡抚,四十五年御书“清漪”二字行书赐徐旭龄。五十五年李树德升任山东巡抚,五十八年御书“绥抚三荠”四字行书赐李树德。其他府也有一些御制碑刻,如东昌府人任克溥,顺治四年进士,康熙十二年为刑部侍郎。二十四年御临米芾《天马赋》赐还乡的任克溥。

陕西。三十六年御书“宁静致远”四字行书赐川陕总督吴赫。四十二年御临米芾灯赋行书,御制诗西安偶作五言绝三首、驻跸潼关五言律一首行书,赐陕西巡抚鄂海。还御书“输忠阃外”四字赐陕西提督潘育龙,御书“边陲良将”四字赐总兵江琦。这些御赐是康熙帝西巡西安时所为,当时甘肃巡抚齐世武也在场,他得到御制西安偶作诗五言绝三首行书。

广东。赵弘灿,三十八年任广东提督,四十五年升任两广总督,三十八年御书“乐善不倦”四字行书、御临米芾书杜诗行书赐赵弘灿。四十二年御制虎跑泉诗五言绝一首行书、御临董其昌《天马赋》行书,赵弘灿摹勒上石。杨琳于五十四年任广东巡抚,五十六年为广东总督,五十六年御制春幸诗七言律一首正书,杨琳刻石。同年,御书《西铭》行书赐杨琳。

康熙帝赏赐臣下御书作品,除了亲近的廷臣、督抚重臣之外,还有江南织造、步军统领、钦差大臣以及皇子、宗室等等,藉此共赏书法艺术,交流感情,建立亲密关系。康熙帝有节制地利用织造等亲信通过御赐书法扩大影响,书法是康熙帝的一种政治工具。康熙皇帝通过在文化场所如大儒的祠堂、著名书院、国子监等机构以及外交场合赏赐御书,表达对于儒学正统意识形态的尊崇与认同,接续中华文化的道统,以自己深厚的汉文化修养,隐喻统治国家的合法性。康熙帝的做法为子孙继承并继续加以建构。最后回答彼得·伯克《制造路易十四》提出的问题。可以说康熙帝御赐大臣书法作品也是在巩固君臣秩序的权力关系,御赐文化场所匾额,以改变臣民对满族皇帝的认知,对于康熙皇帝崇儒重道、谙熟中国文化的圣君形象具有制造与包装的机制。

[责任编辑 范学辉]

常建华,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历史学院教授(天津 300071)。

猜你喜欢
匾额巡抚行书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脚踏实地
乃琼寺旧藏匾额“灵口远徼”考释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一字一师
璿题云榜 景以名传 清代避暑山庄里的匾额与楹联
匾额下的刺猬
书画
陈县令拍错马屁
总督与巡抚的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