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区河五台街办河道防洪治理浅析

2017-08-01 00:21秦勇郑云云
陕西水利 2017年2期
关键词:峪口长安区护岸

秦勇,郑云云

西安市长安区河五台街办河道防洪治理浅析

秦勇,郑云云

(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

通过分析长安区滈河峪口段河道治理现状,河道治理存在防洪体系不完善、治理费用不足、暴雨强度大、设施不配套、治理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充分考虑地域资源优势,结合河道特点,统筹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提出尽量利用已有工程,维持堤线不变,采用生态景观工程措施,修建防洪工程2.511 km。在保证河道安全的基础,做好水景相依、人水和谐,从而增加资源的附加值。

河道治理;经验借鉴;浅析

1 滈河概况

西安市长安区依偎秦岭北麓,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巍峨的秦岭山地,东部台塬区川塬相间,中西部是地势平坦的渭河冲积平原。长安区独占秦岭北麓地域优势,众所周知的“秦岭72峪”其独有7峪(库峪、大峪、太乙峪、康峪、石砭峪、沣峪、祥峪)。这些潜在生态资源为长安区建设秦岭北麓旅游观光带赢得了先机。

长安区滈河为潏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的终南山石砭峪,在香积寺汇入潏河后向西,在户县秦渡镇附近注入沣河,河道全长46.1 km,流域面积278.3 km2。河道平均比降21.3‰。流域形状呈扇形,峪口呈“V”、“U”型,属于秦岭北麓土石山区,植被相对较好,河流含沙量少。以下峪口缓冲段处于山前冲积平原,且具有明显的山前河道特点,河段微弯或呈扇形扩散,河床冲积物多为卵石、大卵石[1]。

滈河穿越五台街办,其境内分布有终南山的核心景区——南五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复建的五台古镇已经成为周边市民假日暑天休憩放松的首选之地。另外古留村、广惠庙、大愿寺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正在积极开发建设中。五台区域正在成为长安区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创新能力、最具辐射带动作用和最具发展机遇的区域之一。所以,做好滈河峪口段的防洪治理将为区域生态建设、旅游开发、大秦岭保护带来积极作用。

2 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防洪工程现状[2]

目前,长安区滈河治理严重滞后,尤其王曲、韦曲及五台街办段河道现有防护工程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考虑到五台街办段河道冲刷破坏相对较为严重,因此优先安排五台街办峪口段防洪治理。

表1 长安区滈河五台街办段工程现状统计表

本次工程治理范围上起五台街办S108省道滈河桥,下至环山公路滈河桥处,治理河段长度为1.3 km。工程区段河床最宽处为56 m,最窄处为20 m,河床质主要为砂卵石层。现有滈河护岸工程始建于1974年,工程两岸为浆砌石河堤,均按照5年一遇洪水设防,河道宽20 m,挡墙高3.5 m。但是存在河道左、右岸防洪墙均不连续,部分防洪墙已经被冲毁,治理段河道没有形成封闭的防洪体系;部分河段现状滩面1.5 m范围内的挡墙基础及坡面已基本被冲毁砸烂等问题。具体防洪工程现状详见表1。

2.2 存在问题

现有防洪工程提高了该河段防洪能力,在保障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工程因急而设、因险设防,因此工程还存在不同程度问题。(1)工程段未形成完整封闭的防洪体系,一旦发生洪水,即形成灾害。(2)投入到滈河防洪工程的治理费用有限,导致且部分护岸工程在多年运行过程中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毁坏,而不能及时修缮。(3)滈河流域暴雨集中,强度大,汛期洪水流量较大对岸坎冲刷严重。加之,山区河流河床卵石滚动剧烈,冲撞毁坏防洪工程坡面及基础,导致基础悬空破坏,坡面坍塌。(4)管理设施不配套,群众防汛意识差。(5)河道治理与区域整体发展步调不一致,达不到协同发展,不能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需求。

3 防洪治理思路与措施

3.1 治理思路

(1)滈河峪口生态缓冲带的防洪治理与生态治理要统筹兼顾考虑,防洪治理工程要为区域旅游、水生态资源开发做好安全骨架。

本工程治理区位于西安市环山公路和S108省道两条观光带之间,毗邻五台古镇和关中民俗博物院,是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相对集中和丰富的区域。保障防洪安全,可以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2)要因地制宜,推进河道生态化治理,采用生态型堤防护岸,开展亲水型河道治理工程,保障人水和谐共存[3]。

工程区位于秦岭北麓生态观光区域,传统的防洪治理措施会与大秦岭建设不相适应,采用生态型护岸工程可以保持与小范围山水林田湖建设相得益彰。增设亲水工程措施,为休闲人群提供亲近自然水体的空间。

(3)遵循河道特性,本着经济节约的原则,采取系统的治理措施,确保河道上部安全行洪、中部工程稳定、下部河床固定,达到系统治理。

工程区位于峪口段,不仅要能够抵御暴雨洪水,还要解决因水流冲刷造成河床下切,及地下河水涌动带走细颗粒致使工程基础悬空垮塌等问题。

(4)从区域安全角度,对其进行彻底整治,使之形成封闭的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工程区的防洪能力,确保区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2 治理措施[2]

从安全、经济、美观等要求考虑,采取治理措施的原则为(1)对能够利用已成的工程进行加固处理;(2)尽量维持原有堤线不变,对现状断面平均流速超过6 m/s的河段,进行退建,保证工程抗冲安全。固定河床,缓解河道下切,保证工程基础安全。(3)采用生态景观工程措施,使得工程与大环境建设向融合。根据治理思路及原则,本次共安排修建防洪工程2.511 km。

3.2.1 加固护岸工程

加固护岸工程段:工程长度522 m,桩号R0+000~R0+324和R1+051~R1+249段:该段河道现状工程均为M7. 5浆砌石挡墙,挡墙坡面完好。但因河道比降大,河床卵石滚动剧烈,冲撞毁坏了防洪工程堤脚。本次采取的基础加固措施为:拆除毁坏段浆砌石基础,重新浇筑C20埋石混凝土基础。新建加固基础底部埋置在滩面以下1.5~2.0 m,顶部高于滩面平均高程0.5~1.0 m。基础结构形式采用梯形断面结构,顶宽0.5 m,临河侧坡比为1∶0.4,背河侧为直墙。为防止基础开挖影响现状坡面,设计基础距离现状坡脚2.5 m外,并采用0.5 m宽平台衔接。

3.2.2 新建护岸工程

新建护岸工程段:工程长度1989 m,除加固段外,其余均为新建改建段。由于峪口段滈河河道较窄,河底比降较大,考虑到改建及新建段做成缓坡等形式,不仅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抗冲流速小。故根据现有地形条件,拟设计成直立式挡墙形式,本次滈河治理段位于环山公路与老关中环线之间,根据《五台文化旅游名镇城市总体规划》,工程区域内将依托滈河构建滨河游憩带,形成以山水格局为景观特色的特色古镇空间。为与周围景观衔接,根据现有地形条件和功能定位,采用C20埋石混凝土基础上加自嵌式挡墙形式。

根据计算的冲刷深度及现状工程毁坏情况,设计在自嵌式挡墙底部设置C20埋石混凝土挡墙,墙高为3.0 m,顶宽1.0 m,背水侧为直墙,临水侧边坡坡比为1:0.3。自嵌式挡墙直接坐在C20埋石混凝土挡墙上,挡土块宽30 cm、高15 cm、长40 cm;压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宽70 cm,高40 cm;挡墙后面回填50 cm厚0.5~2 cm级配碎石作为滤水层;在碎石层及挡土墙后的回填土之间铺设土工布,与碎石骨料组成反滤层,防止土渗出墙外;为保证挡土墙的稳定和安全,布置多层间距为50 cm的拉结网片(土工格栅)与自嵌挡土块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并延伸入土体中。挡墙形式见图1。

图1 自嵌式挡墙

图2 潜坝横剖面图

3.3.3 潜坝固河床

根据河道演变分析结果及河道工程现状,自石砭峪水库除险加固以来,治理段河道以冲刷为主,河床下切速度较快,两岸护岸底基础淘刷严重。为缓解河道下切速度,本次治理措施为:在桩号L0+411及桩号L0+861处各布设一道C20埋石混凝土潜坝。

设计潜坝结构型式为梯形断面,坝顶宽度为1.5 m,坝高为2.0 m,坝两侧边坡坡比为1∶0.5;坝底高程与潜坝两侧挡墙基础底高程一致,坝顶高程与现状滩面平均高程一致;潜坝两端与设计挡墙衔接,为减小下游冲刷,在潜坝下游河道内布设一排高1 m,长6 m的格宾笼石防冲。潜坝横剖面图见图2。

4 结语

(1)工程位于秦岭北麓区域范围,通过防洪工程治理可以为即将启动的《陕西秦岭北麓水生态治理规划》提供参考经验。

(2)山区峪口河段的治理不仅要做好上部的防洪工程,更要解决好因清水淘刷造成的河床下切,继而造成工程基础悬空问题。

(3)在资源丰富区域的河道,其治理要统筹兼顾,在保证河道安全的基础,做好水景相依、人水和谐,从而增加资源的附加值。

[1]熊治平.河流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7:71—76.

[2]秦勇,胥维纤等.陕西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西安市长安区滈河王曲街办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西安: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2014.9.

[3]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秦岭北麓水生态治理规划(2016~2030)[R].2017.1.

TV871

B

1673-9000(2017)02-0084-03

2017-02-24

秦勇(1978-),男,陕西西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峪口长安区护岸
以博学担当 勇立行业潮头
——王艳君和她创办的长安区洪英培训学校
中海石油化学拟挂牌出售大峪口股权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生态护岸技术在深圳防洪治理中的应用
我的小宠物
薛根元:小芦笋做成大产业
峪口禽业的“中国芯”
——掀起中国肉鸡市场风云
生态护岸技术在恩阳城区防洪工程中的应用
创建整三载硕果满枝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代表之家”工作的实践
石家庄市区公共场所不规范用字现象调查*——以长安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