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京天然气管道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对策

2017-08-01 00:21周晓飞
陕西水利 2017年2期
关键词:管沟站场管道

周晓飞

陕京天然气管道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对策

周晓飞

(陕西省安塞县水土保持工作队,陕西安塞717400)

通过分析陕京天然气干线及穿越安塞段情况,从扰动地表、弃渣(砂、石、土)场设置等方面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并根据黄土高原与平原两种不同地理环境,从工程、植物、临时措施三方面,提出陕京天然气管线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供情况相近地区进行参考。

天然气;管道建设;水土流失;预测;防治;对策

1 概况

陕京天然气干线起自陕西省安塞县,途经陕西、内蒙、河北、北京共4、市、自治区,总体走向为:延安市安塞县首站-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压气站-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压气站-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分输压气站、兴和分输站-张家口市张家口分输压气站-北京市延庆分输站、高丽营末站,线路实长为1083km,涉及27个县市区。干线管道从南向北、从西向东横跨了我国陕北和华北广大地区。

2 干线安塞段水文地质状况及水土保持现状

2.1 水文地质状况

管线在安塞途经区域属半湿润、半干旱自然条件下较优越的地区,项目区土壤以风沙土、黄绵土、栗钙土、褐土和潮土为主。多年平均降雨量372.3 mm~571.9 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90 mm~2256 mm,无霜期130~192天,年平均风速2.5~4.8 m/s。区内植被类型单一,主要建群植物有: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艾蒿、本氏针茅、白草、沙葱、沙蓬、柠条锦鸡儿及蒿类等。

本工程管线跨度大,沿线经过的低山和丘陵区,地势起伏,局部地形破碎。根据本工程地质灾害评价报告和初勘报告,本工程沿线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有风蚀沙埋、滑坡、崩塌、泥石流、高烈度地震区内的砂土液化等。工程在安塞段,为土石山区,出露地层以风积沙、黄土、砂卵砾石等第四系沉积物及石灰岩、花岗岩、变质岩和砂泥岩等为主,区内水土流失类型复杂多样,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等类型,水土流失强度属中度流失,侵蚀模数为9800 t/km2·a。

2.2 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

安塞县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建国后,安塞县坚持不懈地开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使得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固定和半固定沙地已占到沙地总面积的86%,实现了区域性的荒漠化逆转,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15万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8.18%,年入黄泥沙量减少为2.90亿t。本项目所经区域大多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在防治水土流失过程中积累和创造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适合当地条件的防风固沙、山地丘陵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成果。

3 水土流失预测分析

3.1 扰动地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

根据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和现场勘察,项目建设过程中损坏原地貌、植被主要由于管线作业带和施工场地内大量土石方工程的开挖回填、施工便道开挖填筑、工艺站场平整、弃渣场压埋等建设扰动活动。经计算,陕京天然气干线输气管道工程建设占压、扰动、损坏地表面积为3431.47 hm2,其中占压、扰动旱地1559.04 hm2、沙地605.12 hm2、林地815.55 hm2、灌木林79.18 hm2、草地281.31 hm2。其中陕西省安塞县142.21 hm2。

3.2 弃渣量预测

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1972.79万m3,回填方总量1828.7万m3,弃方量144.09万m3。在144.09万m3弃方量中,管沟回填余方(表层熟土)127.87万m3,站场余方1.16万m3,山体隧道穿越弃渣7.25 m3,河道定向钻穿越产生的7.81万m3。管沟回填余方(表层熟土)127.87万m3,就近调出4.62万m3,用于安塞、托克托、乌兰察布、张家口、延庆站压气站的场地回填,剩余部分及站场余方结合土地整治均匀回覆在管沟上厚20~25 cm,就可全部利用。山体隧道穿越弃渣7.25万m3,设置专门的弃渣场堆存。河道定向钻穿越产生的7.81万m3,就地深埋处理。

3.3 水土流失量预测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分为建设期(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二个时段。建设期从项目施工准备期到施工结束;自然恢复期根据项目区所处的地貌类型和气候特点,确定鄂尔多斯高原、土默川平原地区按3年计,阴山燕山山地和华北平原区按2年计。项目区水土流失成因复杂、类型多样,本方案采取实地调查法、引用资料法、类比实测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土流失强度和水土流失量预测。经预测,其面积是1688.36 hm2,施工扰动前、后土壤侵蚀模数,以及预测时段的基础上,预测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91.77万m3,新增水土流失量51.45万t,其中施工期新增32.93万t,自然恢复期新增18.52万t。

4 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管线在安塞主要经过黄土高原和平原区,按防治分区和措施类型防治措施布设如下:

4.1 黄土高原防治区

4.1.1 工程措施

管道沿黄土梁峁敷设时,结合管沟夯实回填,将作业带整治成隔坡梯田或水平台地;在作业带上方布置坡面截排水沟;布置填土草袋护坡措施。管道穿越黄土冲沟时,在沟头布设沟头防护工程,下游布设土石谷坊,控制沟岸扩张、沟头前进、沟底下切。管道采用顶管或顶箱涵穿越铁路后,对挖损的道路排水沟进行恢复。在站场周边布置排水沟拦截来水,在站场内布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集蓄的雨水可用于洒水降尘和浇灌草地。对施工道路路面3.5 m范围内采取砾石压盖措施,路基在沙质边坡及坡脚以外10 m范围内布置沙障固沙工程。对各类临时占地可恢复的地类,待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恢复原

图1 沿等高线敷设时管线作业带整治成水平台地示意图

管道在黄土丘陵坡面顺坡或斜向敷设时,结合管沟回填,将作业带沿管道敷设方向修成隔坡台地,后用表土覆盖,成为林草用地。隔坡台地地面坡度15°~25°时,田面宽5 m~10 m,斜坡宽15 m~20 m。黄土丘陵坡面整地工程量见表1,坡面整地工程典型设计见图1。管道顶面埋置在田面下不小于1.0 m的深。

除梯田整治外,工程措施还有布设草方格、浆砌石等,具体建设内容工程量按类型统计如下:布设草方格沙障固沙面积803.30 hm2、1867.33万延米;作业带坡面整地(梯田和隔坡梯田)47.28 hm2;填土草袋护坡3250 m,填土草袋27300 m3;浆砌石护岸768m,浆砌石工程量4959 m3;土谷坊3085 m/205座;输气站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1处;砾石压盖路面51.56 hm2;整土地利用类型。

(1)坡面整地工程:管道在黄土梁峁坡沿等高线(横坡)敷设且地面坡度在15°以下时,结合管沟回填,将管道作业带分段平整成水平台地,再覆盖前期剥离的表层熟土,恢复成林草用地。沿等高线敷设时管线作业带整治成水平台地见图1。

图1中:θ为原地面坡度,(°);α为田坎坡度,(°);H为田坎高度,m;H=Bxsinθ;Bx为原坡面斜宽,m;Bx=Hcosθ;b为田坎占地宽,m。b=Hcota;Bm为田面毛宽,m;Bm=Hcota;B为田面净宽,m;B=Bm-b=H(cotθ-cota)

当挖填方相等时,梯田挖方和填方量按下式计算:治各类土地465.44 hm2,回覆表土721934 m3。

表1 管道沿黄土丘陵坡面敷设时作业带整地工程量表

4.1.2 植物措施

对作业带管沟上方10 m宽范围内撒播草籽恢复植被、管沟两侧区域除管线经过的库不齐沙漠区域(流动沙丘区)种草外,其他区域采取造林种草措施恢复植被;对站场空闲地及站场道路进行绿化;施工便道临时占地种草恢复植被;供电工程的塔基区、牵张场等扰动区域人工种草恢复植被。本区植物措施工程量按类型统计如下:本区布设植物措施面积949.85hm2,共用各类乔灌苗木1227.78万株、草籽47004 kg。其中绿化面积0.94 hm2,栽植乔木苗953株;恢复植被面积948.91 hm2。

4.1.3 临时措施

对各工程区剥离的表土,以及管沟开挖、顶管穿越顶出土、建筑物基础开挖等产生的临时土方采取集中堆放,并用彩钢板、编织袋装土挡墙、防尘网等加以拦挡和保护。管道穿越有常流水的河道采取土石围堰和导流渠进行施工导流,管道敷设完成后应及时拆除围堰并将拆除土料运回原处回填管沟。在站场阀室及其临时堆土周边布置临时土质排水沟,在排水沟末端布置临时沉沙池。本区剥离和保护表层熟土21.46万m2;彩钢板拦挡16366 m;编织袋装土临时挡墙39656 m2;防尘网苫盖面积531.49 hm2;河道大开挖穿越修筑、拆除土石围堰5784 m,填筑土石料3.47万m3,开引导流渠2315 m;修筑临时土质排水沟1230 m;布设大小临时沉沙池9个。

4.2 平原防治区

4.2.1 工程措施

管道作业带穿越工程施工场地、站场阀室、施工便道、供电工程等施工完成后进行土地整治,覆盖表层熟土,恢复原土地利用类型;施工道路路面3.5 m范围内砾石压盖,对挖损的沟渠、道路排水沟等按原标准进行修复;站场阀室周边布设排水沟。本区布设工程措施的工程量如下:整治各类土地390.93 hm2,回覆表土26.43万m3;浆砌石护岸459 m,浆砌石工程量1521 m3;砾石压盖路面0.57 hm2,修复土质沟渠135 m。

4.2.2 植物措施

管道作业带上方10m范围内人工种草、管沟两侧造林种草恢复植被;对站场空闲地植树种草、站场道路栽植行道树进行绿化;施工道路两侧扰动区域人工种草恢复植被。本区布设植物措施工程量按类型统计如下:布设植物措施面积43.33 hm2,共用乔灌苗木16.64万株、草籽2840 kg。其中绿化面积0.60 hm2,栽植乔木苗288株;植被恢复面积42.73 hm2。

4.2.3 临时措施

对各防治分区临时占地范围内耕地、林草地等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和保护,并集中堆放,加以盖护。本区布设临时措施工程量按类型统计如下:剥离表层熟土28.07万m3;编织袋装土临时挡墙19638 m3、彩钢板拦挡长度3223 m、面积7690 m2、防尘网苫盖173.36 hm2。

5 结论

陕京天然气干线建设过程中,存在大规模的管沟开挖回填、场地清理、道路修建和渣土弃置等活动,为了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分析水土流失量,提出科学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区域生态恶化的风险,建议尽早实施。

S157.1

B

1673-9000(2017)02-0136-03

2016-12-11

周晓飞,(1979-),男,陕西延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工作。

猜你喜欢
管沟站场管道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问题及解决对策
基于石灰石岩性的超近距管沟爆破试验研究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问题及解决对策
热力管道保温材料在通行管沟中的应用分析
铁路站场EBS工程量分解
MARK VIe控制系统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与维护
特殊站场引导信号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