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议联结 步步为营(上)

2017-08-03 12:37刘步春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论点规则意义

刘步春

自2015年高考以来,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最常采用的结构模式是“引议联结”。这种结构看似简单,其实是颇有讲究的,只有按照其内在规律,步步为营,丝丝入扣,精心为文,才能获得高分。下面,我们就这种结构模式的写法作具体分析。

一、引析材料,形成论点

“引议联结”式议论文,开头一般在引述中心事件的基础上作简洁评论,并马上树立观点,这一过程一般有“引—评—立”三个步骤。

“引”,即针对自己确定的主题,简明扼要地概述事件主体。这里应注意两点,一是忌机械照抄,二是忌大篇幅回顾。

“评”,即对事件进行简单的理性分析。“评”既须简明扼要,又须深入挖掘,要多用因果句、条件句、假设句,体现一定的思辨性,呈现一定的论述力度,不能蜻蜓点水;“评”要善用反问句,体现激情,可进行形象评析,促使读者产生共鸣;还可运用对比句,以渲情造势,运用呼告、设问、反复、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气势,加强节奏;也可以运用感叹句等将自己代入其中。

“立”,即直接点题,提出明晰的论点。论点句要语言简洁,与文章标题、结尾形成照应,并贯串全文。论点句的表述,可朴实明确,可充满意蕴,尤其要充分体现个性色彩。

清华热能工程系学生梁旋做了一个大鱼飞天的梦,随即退学,投身影视事业,开始构筑恢弘的梦世界。[引]我们佩服这位同学的梦想和情怀,但是我们不能不问,他的梦想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他有多少成功的把握?[评]认清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演奏辉煌的人生乐章。[立]

—— 《人生要有小目标》

这是“引议联结”式结构的第一段,先用一句话概述事件,然后以转折复句作简要的评论,连续两个问句直击要害,再以一个条件复句提出中心论点,“引—评—立”三步骤齐全,全段不足130个字,却干净利落,直指中心。

二、回议事件,阐述论点

“引议联结”式议论文中的“议”,不同于“引评立”时的“评”,“评”只是为了得出论点,三言两语,要言不烦,而“议”是对论点的展开和阐述,是本论部分的核心内容,是文章的重头戏,至少要有一个完整的自然段,最好是二至三段。

回议材料时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①定性质,即对事件的性质进行确认,指明这是什么性质的事件,如果是负面事件,要指出这里存在怎样性质的错误;②谈意义,即分析事件有怎样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对人们能产生怎样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③论是非,即对事件的是非优劣进行分析评判,指出事件或人物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或是错在什么地方;④说危害,即分析事件会对社会有哪些危害,会产生怎样消极的后果;⑤挖根源,即从社会、历史、心理等方面探寻事件产生的原因,为时代号脉,为社会诊病;⑥提措施,为根绝或倡导某种现象、行为建言献策。

以上六点,回评时不必面面俱到,平分秋色,可以选择两三点进行重点阐述,各个独立成段,做到层次分明,层层推进;也可以重点阐述其中一点,选择其他几点简单带过。

就像王师傅所说的,干这一行要坐得住,必须安静再安静。整个纪录片透露出来的正是这种有条不紊、禅意十足的安静和宁静致远的神圣感。现在社会有些浮躁,人的欲望都在急剧膨胀,人们看到故宫文物修复师傅们坐在简陋的工作台旁专心致志地思考和修复,会领悟到师傅们不仅是在修复文物,更是在修复浮躁的心态和膨胀的欲望。[阐述意义]

——《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符码》

这是从分析意义的角度对中心事件展开的回评,作者指出,工匠精神可以帮助人们修复浮躁的心态和膨胀的欲望,引发社会对严谨、敬业的工匠精神的肯定和褒扬。

人们巧立名目,争创“吉尼斯”记录,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尤其是西方的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们存有媚外心态,缺少文化自信。[性质认定]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在文化问题上所具有的积极的精神状态,它体现为对于优秀传统的尊重、直面世界的从容、开创未来的坚毅。一个民族缺少高度的文化自信,也就缺少了创新的精神底气,难以走在时代前列。[危害分析]

——《扬州最大份炒饭错在哪》

这是从性质和危害这两个角度对中心事件展开的回評。作者先将“扬州最大份炒饭”的错误定性为“媚外”“缺少文化自信”,再指出一个民族缺少高度的文化自信,也就缺少了创新的精神底气,两个角度的阐述现于一段,分析言简意赅,内容丰富,意蕴深厚。

在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都用这样那样的规则约束人们的行为,这些规则既是促进社会和谐运转的要素,也是保护人们生命安全的护栏。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人们才能安全出行;大家遵守法规,社会才能和谐太平。试想,没有规则,任凭考试作弊,任凭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任凭游客在动物园里翻越栅栏,还谈什么人才选拔?还谈什么体育竞技?还谈什么人身安全?[谈意义]

规则之重要,人人都懂,可是为什么遇到具体问题,规则意识就会被抛至九霄云外呢?这里有侥幸心理和老实吃亏的思想在作怪。哪里这么巧,偶尔为之,未必有事,心存侥幸,于是规则意识松动了。也有人觉得老实人吃亏,“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于是规则意识让位给冒险行为。考试作弊,服用兴奋剂,在动物园翻越栅栏,还有中国式过马路,以及贪官们的以身试法,其实都不是他们不懂规则的重要,而是心存侥幸思想,或是觉得老实人白老实。[挖根源]

——《规则是自由的保障》

这两段议论从守规则的社会意义和违规者的心理原因这两个角度回评违规材料所述的中心事件,作者先正面阐述守规则的重要意义,再反面透视违规者的心理,两个阐述角度各自成段,形成局部层次的深入,颇有逻辑力量。

猜你喜欢
论点规则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让规则不规则
留学的意义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