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赣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7-08-04 20:07陈洋喜曾卫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政策支持品牌效应休闲农业

陈洋喜 曾卫平

摘 要 赣州从2011年开始,正式启动了休闲农业旅游发展项目,以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观光园、民俗文化园、休闲乡村等各种模式的休闲农业旅游企业大量涌现,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休闲农业已成为促进赣州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解决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动力。

关键词 休闲农业 生态旅游 政策支持 示范创建 宣传培训 品牌效应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5-0014-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赣州休闲农业旅游迅速发展,各类休闲农业旅游企业大量涌现。到2017年,全市共有休闲农业旅游企业1671家,从业人员达15.43万人,接待游客333.61万人次,综合收入9.83亿元,着力引导和打造了一批经营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健全、休闲功能突出、具有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点。

一、赣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特点

1.发展的模式多样化。赣州市历史悠久,有“江南宋城”的美誉;客家文化渊远流长,被称为“客家摇篮”。赣州休闲农业旅游依托这些文化和农业资源,发展模式多样,既有自然景观休闲观光旅游模式,又有民俗风情观光休闲的农业模式;既有现代生态农业园区休闲旅游模式,也有科普教育和休闲体验结合的模式;既有单一农业生产和采摘功能模式,也有集农业生产、休闲、娱乐、美食、度假等多功能一体的模式。

2.投资的主体多元化。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的观光游已逐渐向节假日、周未短期休闲和工休假游转变,休闲的目的地从城市转向了农村,对旅游休闲的开发也从大型自然景观转向农村,这也使得休闲农业旅游的投资主体开始多元化。一是政府财政投资建设,主要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民俗文化村类。如大余县黄龙旱田村现代农业示范园、会昌县洞头村等;二是民间资本投资,主要是休闲农庄、度假山庄及各种农业观光采摘园,如兴国县东龙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企业在一产基础上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升级和转型。如龙南县虔心小镇;四是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民广泛参与投资的休闲观光园、农家乐等,如瑞金市香满园家庭农场。

3.带动农业产业升级。休闲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不但发展了农业,还带动了农村二、三产的发展升级;不但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还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如崇义县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在保护和种植众多珍稀野生水果的同时,还开发生产各种水果食品。

4.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各类休闲农业旅游企业的兴起,在投资建设过程中,无形地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提升。如上犹县梅水乡园村,以茶业为主导产业带动旅游休闲发展,打造了一个集客家传统文化、茶文化、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生态特色村。

二、赣州休闲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赣州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赣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尚处于起步探索和自由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缺乏规划设计理念。赣州的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全市的休闲农业旅游规划已收编,但各地的休闲农业旅游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全市现在已有的1671家休闲农业旅游企业,多数企业业主仅凭个人想法开发建设,并没有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这导致很多地方出现建设随意、低水平重复开发、特色不突出、不符合国家标准等问题。

2.缺乏政府政策支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往往是投资大、建设时间长、见效慢。但目前政府在支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方面,一是缺乏政策支持,虽然前几年部省都有文件出台,但都没有具体的对企业发展有立竿见影效果的政策,政策落实也存在困难,特别是休闲农业旅游企业建设用地、融资信贷等问题。二是缺乏资金支持,工作一直停留在申报示范县、示范点层面,只有牌子没有资金支持。

3.企业经营质量不高。由于大部分休闲农业旅游企业都是个体经营性质,实行的也是家族式管理,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培训,管理和服务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营管理不够规范,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经营管理团队,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经过专业培训的经营人才。在经营模式上,多数企业品牌意识淡薄,企业缺乏竞争力。二是休闲农业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4.政府工作机构不全。赣州的休闲农业旅游工作在市级有县级的工作机构,人员也有保障。但到县级层面,多数县(市、区)没有单独的工作机构,只是县(市、区)旅游局或农粮局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此项工作,有的甚至只有分管领导没有工作人员,人员不但不专业,而且变动也快,不利于工作联系。在县级也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影响休闲农业旅游工作正常开展。

三、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是挖掘农业潜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载体。针对目前赣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加强组织领导。结合赣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加强调查研究,在充分征求各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意见的基础上,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赣州休闲农业旅游的意见》,一是要求各地高度重视休闲农业旅游工作,将休闲农业旅游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二是鉴于目前部分县(市、区)休闲农业旅游工作机构不全,人员不整的现状,要求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农粮部门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休闲农业旅游管理工作,配齐工作人员,加强工作力量。

2.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争取在用水、用电、用地、金融信贷和垃圾处理等方面出台具体的有可操作性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用地方面,对休闲农业旅游企业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的,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对成功创建全国或全省示范点的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定专项扶持。

3.抓好示范创建。根据部、省的部署,继续开展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创建,对达到示范创建条件的休闲农业旅游企业,择优向部、省推荐申报。争取到2020年,再创建省级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县2个、示范点15个。对已成功创建示范县、示范点的,加强业务指导,帮助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提高示范企业的品牌效应,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带动全市休闲农业旅游规范发展。

4.加强宣传培训。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及时报道休闲农业旅游先进典型,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营造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良好氛围。进一步宣传推介休闲农业旅游企业,编制《赣州市休闲农业旅游宣传画册》,指引城市居民消费。适时举办或参与有影响的节庆、节会以及农博会、农展会等活动,展示赣州休闲农业旅游风采。加强培训力度,针对赣州休闲农业旅游薄弱环节,聘请省、市高校的专家教授授课,提高他们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川刘松.休闲旅游理论及实证分析[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8:4-21.

[2]伏六明.无景点旅游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82-84.

[3]王林伶.银川休闲旅游开发与空间构建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0:15-16.

猜你喜欢
政策支持品牌效应休闲农业
“广西大米”品牌效应初现
论互联网品牌效应及其对大学生消费影响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研究
新能源公交车辆发展的政策支持及使用管理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滦平县休闲农业的文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