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

2017-08-04 20:19刘勇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习题分层思维能力

刘勇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承认差异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遵循这一教学新理念,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一些探索。现就分层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层次划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数学基础和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将全班学生大致分为三个类别:a类:学习态度端正,能主动学习,接受快,成绩较好,一些同学还能涉及课外书籍,学有余力,即优等生。b类:能完成作业,但作业质量不高,学习成绩和能力一般,对数学课的学习有一定兴趣,即中等生。c类:学习基础差,成绩不好,甚至对数学课的学习有畏惧心理,且学习难度大,消极厌学和顽皮不学的学生,即学困生。

二、分层教学法的具体要求

1.掌握各类学生的特点。a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强,反应敏捷,学习得法,数学思维能力强,有可能成为数学学习的尖子;b类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强,但学习不够踏实、勤奋,学习方法欠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向a类学生转化;c类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有畏惧心理,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的一部分向b类转化,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题趣味,要求他们在测验中取得合格以上的成绩。

2.与各类学生采取不同教法。对b类学生要重点加强提高,端正学习态度,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其更上一层楼。a类学生学习得法,只需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难度不大的教材内容通过自学即可,重在提高自学能力和数学思维以及解题能力的培养。c类学生要求他们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对与他们微不足道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激励。

3.对辅导作业也要区别对待,提出不同要求。对于a类学生必须完成课本上的全部习题,同时还应补充一些课外习题,甚至于难度比较大的习题,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满足旺盛的求知欲;对于b类学生应要求他们正確、独立、较快地完成课本全部习题,必要时面批作业;对c类学生要求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就可以并保证面批,以便个别指导。

三、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学生分层原则。学生分层主要参考学生成绩、学习状况和学生分层自愿。我们首先按学生成绩给予所有学生排序,分出理论上的A、B、C三层,然后每个学生填写分层自愿,并说出其理由,我们将理论分层与学生自愿不相符的学生征求原科任教师意见,进行必要调整。通过权衡,对不能按自愿给予调整的同学,及时耐心地做好其思想工作。

2.分层教学动机。分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各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施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且与其基础相适应的教育,获得相同的发展权利,让每个同学都有进步。对A层学生突出了个“扶”字,让他们学会学数学,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对B层学生突出一个“推”字,推他一把,让他在数学学习上尽快上路;对C层学生突出一个“激”字,激励他们努力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3.动态管理原则。学生所在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对学生实施动态管理。由学生申请,每个实验组三个教师协商,对学生所在层次随时进行调整。其目的有二:一是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把学生尽量调整到他比较满意的层次,二是在实验中形成竞争机制,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抑制学生中极易出现的“退步无所谓”心理。

四、实施“分层教学法”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分层教学法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便于各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尽管给科任教师增加了工作量,但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分层教学法可克服“两极分化”。“分层教学法”是一种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克服学生“两极分化”的辅助方法,它的根本是从一开始应防患未然,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采取各种措施,避免“两极分化”。

3.在“分层教学法”中必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安排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以适应学生的特点。运用“分层教学法”,虽然教师讲课的难度大一些,速度也慢一些,但却有利于学生.分层教学法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其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进步。

4.实施分层教学法应向学生和家长讲清楚,分层教学法并非是对“学困生”的放弃,而是更有效地促进,从而消除心理障碍,能积极配合教学。

总之,分组分层教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猜你喜欢
习题分层思维能力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雨林的分层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