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献给特殊的你

2017-08-04 04:25胡兴国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每学期贫困生导师

胡兴国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和离婚率的持续攀升,农村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逐年增多。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这部分学生成为游离在主流群体之外的特殊群体,容易形成一些不良心理和行为。关注这类特殊群体的学生,及时转变他们心理和行为上的缺陷,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下面,把我们学校近两年关爱这一特殊群体学生的做法作简单介绍。

一、摸清底数,结对帮扶

学年伊始,学校结合“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摸底,摸清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困难家庭学生及迷恋网吧学生底数,确定需要给予特别关爱的特殊学生群体,并建立一人一档的特别关爱学生成长档案,内容既包括学生姓名、住址、监护人姓名、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还包括学生意志、兴趣、爱好、情感等个性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由品德高尚、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教师担任成长导师。导师在认真分析研究被指导学生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制度》,制订具体可行的方案开展帮扶活动,做到谈心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家教引导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校领导通过查看导师过程性工作汇报材料、与学生面对面交谈了解學生的转化效果,定期召开导师工作座谈会,交流心得体会、先进经验或做法,研究、分析这些学生的成长状况,及时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对指导学生成长成绩突出的导师,在校内推广其经验和做法,并在评优树先、评职、聘任等方面予以倾斜。

二、真情关爱,处处优先

一是学习上优先辅导。任课教师具体分析每名特殊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并由任课教师牵头为其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敦促他认真听讲、按时完成学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每学期,教师对学生结对帮扶效果进行检查评估,建立进步档案。二是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特殊学生本着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让学生在校吃好、喝好、洗好、睡好,生活的开心、舒心。患病时,安排专人帮忙打饭、打水、洗衣,悉心照料,让他们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三是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集体活动,有意让特殊学生参加,让他们融入集体、展示才华、树立自信。在红五月歌咏比赛中,留守学生石静蕾同学获一等奖,被评为校园文艺之星。四是政策上优先照顾。对家庭困难的特殊群体学生,学校优先纳入生活费补助范围,享受贫困生补助政策。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按生均每月100元定期发放生活补助。同时,从湖北省博士隆科技有限公司助学基金中按生均500元每学期的标准进行补助,不让贫困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三、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1.活动引领。针对特殊群体学生不合群的特点,学校注重集体活动的开展,通过“阳光体育”、课外兴趣小组、运动会、艺术节等各种活动平台,开展联谊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增进友情、感受合作、走出封闭,让特殊群体学生在学校大家庭中感受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从而改变自我。

2.心理辅导。特殊群体学生由于来自特殊家庭,大都存在较大心理压力,及时给予疏导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日常工作。开设知心信箱,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经常性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让特殊群体学生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展磨砺教育,着重培养特殊群体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3.部门合作。学校注重与镇团委、妇联、社区、老干、公安等部门联系,整合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转化与帮扶工作,努力形成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浓厚关爱氛围,为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打造良好社会环境。镇关工委在校开展“五老”结对帮扶“五生”的活动,积极参与关爱留守生、单亲生、贫困生、残疾生、学困生。老干部魏明祥每学期为单亲贫困生彭姓同学捐赠500元。经学校牵线搭桥,钟祥市视佳医公司也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将长期资助,每学年至少捐助4000元,直至其完成高中及大学学业。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引导特殊群体学生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不进网吧,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每学期贫困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