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

2017-08-04 06:23林凤云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被除数除数半径

林凤云

当今世界进入了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迅猛增长,知识应用于生产的周期日益缩短以及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呼唤着国家的创新体系和个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基础,21世纪教育的问题是学会创造。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一個数学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造条件,使学生敢于创新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黄金时期,如果教师过于注重自己的权威,对学生施以约束,势必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潜在发展的可能性,扼杀了学生求知识欲和创新兴趣,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把学生摆在平等的地位,和学生共同去探索,去发现,强调多向、多形式、全方位的交流,营造愉悦、快乐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求异性思维被激活,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2.鼓励提问、质疑

质疑是开启创新思维的一把钥匙。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根据小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以问题促探索,以探索促发现,以发现促创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学习小数除法时,一位学生说:“在整数除法里,当被除数不变时,除数越小,商越大,但总也大不过被除数。为什么小数除法中会出现商大于被除数的情况呢?”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同学们都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从而明确了“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其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3.勤鼓励性评价

每一个学生不论其个性品质的好坏,成绩优劣,无不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应做到客观、公正、热情、鼓励,使学生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充分满足学生需要成功的心理渴望,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同一问题的评价方式可以不同,对于优秀学生,除对其进行肯定外应提出更高要求,使其思维得到进一步训练;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只需给予肯定,鼓励,即使回答的结果是错的,也应指出不足的同时对其微小的成功给予鼓励。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消除压抑的心理,积极地配合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善于创新

1.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操作活动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动态感知的过程,又是手与脑配合,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由于儿童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还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这就限制了他们的认识能力,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2.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开发培养学生质疑,另一方面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及开放性练习,诱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尽可能简捷的解题方法。

3.激活学生思维的直觉性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猜测、设想和顿悟的思维,它是创造的起点,是创新思维的源泉,进行知觉思维训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设计开放题型,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有利于激活学生的直觉思维。例如,学习了圆的面积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求半径等于正方形边长的圆的面积。多数学生用习惯的思维方式一味求半径的具体数值,这里半径的平方等于10,求半径等于几,超越了小学阶段的要求,以致于大部分同学陷入了困境。而有的学生立足全局,以半径的值直接参与列式,求得圆的面积是3.14€?0=31.4(平方厘米),这样的思考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既能使计算简便,又能激活学生的直觉思维。

4.运用成功效应让学生不断创新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一个孩子如果未品尝过学习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成功的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并通过这种体验激发其继续探索创新的欲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这样的教学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人人创新、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被除数除数半径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被除数可能是几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连续展成磨削小半径齿顶圆角的多刀逼近法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
一些图的无符号拉普拉斯谱半径
余数比除数小
巧求被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