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我责任心培养初探

2017-08-04 06:26李华飞马天存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责任心培养小学生

李华飞 马天存

摘 要 责任心也叫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许多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成长,他们从小受长辈和父母的宠爱,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意识,惯于享受别人为自己服务,不懂得如何关心他人。小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这个时候正是培养责任感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要为孩子在小学阶段就打好这个基础,切实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

关键词 小学生 责任心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5-0115-02

一、研究内容

(一)调查现状。学生的责任心现状如何,面对身边发生的和自己相关的事学生怎样想?这些不能凭空想象,需要我们认真地调查摸底,用科学的数据说明问题。为此,在四年级的三百八十多名学生中,我做了以下的调查:下列品德中你认为哪种素质最重要?(独立自主、诚实守信、责任感、团结协作)。经过调查,发现责任感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只占14.2%,而认为诚实守信这个显性品质重要的占65.4%。

(二)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具体教育内容

1.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1)积极锻炼身体,做好“三操”。(2)掌握一些卫生保健知识,养成卫生保健习惯,讲究个人卫生。(3)注意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4)穿着整洁得体。 (5)學习、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过马路时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6)注意心理健康,克服任性、自私、嫉妒、自卑等心理上的偏差。

2.对自己的学习负责。(1)按时到校、不迟到。(2)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3)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4)主动预习、复习,虚心求教,敢于置疑,不耻下问。

3.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的能力。 (1)自己的事自己做(收拾书包,洗小件衣物、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2)做错事要勇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3)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洗碗等。

4.对自己的品德负责。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爱护公共设施和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建筑物上乱涂乱画。公共场所不随意怪叫、起哄。

5.对自己的集体负责。(1)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高度的集体责任心,关心集体荣誉,遵守集体纪律(课堂纪律、课间纪律),维护校园、教室卫生。(2)主动关心爱护集体的每一个成员。(4) 为集体争光,热心为集体服务,承担并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学会对他人和集体负责。

6.对自己的家庭负责。 (1)外出和父母打招呼,按时回家,不让父母担心。(2)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3)爱惜东西,懂得节约。(4)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了解掌握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活动,在各时段的真实信息以及发展水平,收集成资料数据,帮助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实践与研究。

2.访谈法。为了进一步了解实验对象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心理情况,直接找对象进行面谈,这样可获得资料和反馈信息。

3.个案法。建立典型实验对象的全程档案,作为实验评估和改进实验的依据。

4.行为训练法。对实验对象针对性地进行单项行为习惯训练,以达到矫正或提高的目的。

5.思想教育法。在开展实验研究前或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以提高或矫正思想的认识。

三、操作措施

(一)发挥榜样作用,以强烈的责任心去感染学生。1.发挥古今中外的伟人和楷模的榜样力量。从课内教材中挖掘,从课外资料中涉猎。2.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3.发挥学生群体中先进分子的辐射作用。

(二)创造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心。1.下放管理权利,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心。2.创造合作平台,培养学生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心。3.举行班团活动,强化学生的责任心。

(三)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我们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培养对他人负责的意识。如每年三八节让学生为母亲做一件事(洗头、洗脚)让母亲开心;九月十日教师节给老师一声祝福;十月一日国庆节向祖国母亲道一声祝福;元旦节向亲人表示新年祝福。 我们积极协助家长围绕责任教育活动开展家庭责任教育活动。如我们组织开展了“家庭劳动态度调查”实践活动,活动之后,组织学生写心得,参加由大队部举办的责任教育专题征文、演讲活动,学生参与面广、兴趣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每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自己认领校内分担区,要负责室内、室外的整洁。指导学生亲手布置班级的墙报、图书角,变原来的被动接受宣传为主动投入宣传,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以上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心、孝心、诚心、自信心和责任心,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建立反馈机制,让学生在评价中强化责任心。学生责任心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应当做到及时反馈,经常评估,以便让学生及时了解情况,巩固成绩,克服缺点和错误。学生责任心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积累起来的。如果及时反馈,便于积累;同时,经常评估,有利于巩固责任行为,消除不负责的作风。

四、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探究问题根源,确立目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实验探索阶段,探讨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总结深化阶段,归纳总结。

五、预期成果

通过研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探索出一套可操作的增强学生责任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学生养成了敢于承担责任的良好行为习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自己的事自己做;对同伴,学生会与之合作、提供帮助、友善相处等;对家庭,学生会尊敬家人,尊重长辈,能帮助家里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对集体,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的活动;对社会,学生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奉献爱心,主动帮助别人、帮助社会、提升责任价值,使责任真正成为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

猜你喜欢
责任心培养小学生
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编辑工作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八)——责任心养成于逆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