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课堂言行推动学生品质发展

2017-08-05 18:58张兴前
新课程·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推动

张兴前

(佛山市南海区华附南海实验高中)

摘 要:教师工作是直接教育人的特殊职业,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非常大。教师需要巧借课堂言行,发挥育人功能,推动学生品质发展。

关键词:课堂言行;推动;品质发展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工作是直接教育人的特殊职业,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非常大。

《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持续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继续开展“圆梦蒲公英”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加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大力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印发实施方案,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环境”的育人新格局。其目的,就是通过教育推动学生道德品质发展。

一、善用“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高二(23)班朱同学原本对作文的兴趣并不浓厚,但经过老师的细致批改(行为)和耐心指点(言语),其课堂作文修改得很规范,成了一篇能发表在班刊上的优秀作文。教师的这次言行教育,对朱同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朱同学在接下来的第二次作文中很快便认真投入其中,当然水平依旧一般,但是在课堂作文教学后,她又一次认真修改。看似简单的行动,却让善于发掘学生闪光点的邓老师发现了。课堂上,邓老师对她的前后两篇作文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点评,并大力表扬了朱同学的这种“考后100分”的举动。这种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并及时用言行进行点拨的教育,最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科任老师惊奇地发现,全班学生作业做完会自己批改了,做错事情会主动承认了!

所以说,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长处,揣测他们的能力,考验他们的天资,巩固和鼓励他们优点的一切趋向,并帮助他们发展,同时使他们自己相信自己的长处。

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二、巧用“反光镜”,过滤学生的缺点

高二(15)班曾同学是一个从创新班升班上来的学困生,缺点不少,习惯不好,班主任邓老师很是着急,不愿意接纳新学生。我给他举了反光镜的例子,让他巧用教师言行去潜移默化地教育,对曾同学难以马上改进的缺点暂时“忽略”,在课堂上及时发现他的优点并加以公开赞扬。曾同学并没有马上做出改变,依然小错不断。但邓老师经常对他的小过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反而经常在课堂上表扬他积极的一面。一个学期后,一切慢慢开始改变了,他逐渐将心思投入到学习中去了,其厌学的缺点和习惯自然慢慢改变过来了。所以,“过滤”缺点是为了放大优点,优点多了,自然会挤占缺点的存在空间。

教师“如果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如果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宽容不是姑息、放纵,而是在严格要求下对犯错误的学生的理解、尊重,给予学生充分反思的时间,改过自新的机会,使他们最终改正错误。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认为“作为教师,对待学生应严而有格、宽而有度,儿童尽管小,但是‘冷暖自知,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会珍惜教师的这份信任和期盼,所以包容是引导学生走出困境的一帖良药”。教师的包容是学生自信心的保护伞,是学生发展的一种动力,为学生的成长留足了自主反思的空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而出现错误后是学生最容易丧失自信心的时候,老师一定要给予关注,并且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要让学生带着遗憾回家。

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有着民主和尊重,它一定会自然地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在教师善意的“忽视”中流露出对孩子的爱和尊重。善意地“忽视”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意识地关注其积极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三、多用“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高二(2)班伦同学原本是一个很固执的学生,有一次家长反馈说同学给他取了一个不雅的外号叫“轮胎”,让他感到很委屈,以至于与同学关系紧张。通过调查发现,该生在课堂上比较喜欢和老师較真,对任何问题都追根问底,有时让人窘迫,让同学嘲笑。发现这个细微的性格特点后,班主任吕老师专门在班会课上挺身而出,果断地处理了“外号”问题。同时,组织科任老师召开了专题会议,要求各学科老师在课堂上耐心回答他的问题并对他提出的问题大加表扬。从此,学生的嘲笑少了,佩服多了,大家也从他提的问题中学到了很多。詹天佑杯科技创新大赛,他积极报名,在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道路上越走越远。

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教育者用积极的教育眼光去观察,需要教育者真诚的微笑和鼓励,那是他们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赏识就在我们身边,赏识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所以我们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教师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教师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

正确判断每个学生智力与能力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这是教育智慧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每个学生天生都是世间的奇迹,每个人都是可造就的。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远离,被惰性所消磨。即使是普通的学生,只要教育得法,多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教师要尽量多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完善教育评价,使学生身体的、智力的、思想的力量得到广泛发挥。

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每一位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兴趣、特长,尊重了孩子的个性、特长,就意味着为孩子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够自由呼吸。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而不宠”就要求严之有情、严慈相济。

育人之道,以心换心。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有“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全国著名教师高金英曾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心中有爱,爱是师德的最高形式,它以尊重学生为首,以爱护学生为魂,以熏陶学生为归宿。我们当老师的,要一半站在尘世的土地里,一半站在神圣的讲台上,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爱征服学生的心灵。”

规范的教师课堂言行,必然是充满爱的言行,必将推动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王纬虹,杨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N].中国教育报,2012-12-17.

编辑 李 争

猜你喜欢
推动
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措施分析
论大数据对高校教育的推动作用
让企业报助推企业文化发展
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推动普通纪念币参与流通的对策
试论不结盟运动推动国际裁军进程
造型设计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对高职院校绿色后勤管理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