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黑斑息肉综合征伴肠套叠超声表现1例

2017-08-07 14:10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黑斑肠套叠家族史

周 琳 刘 健

肠黑斑息肉综合征伴肠套叠超声表现1例

周 琳 刘 健

Peutz-Jeghers综合征;肠套叠;超声检查;病例报告

1 病例简介

女,15岁。主诉: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上腹疼痛3 d,伴恶心、呕吐1 d,加重3 h。体格检查:急性痛苦面容,面部、颊黏膜、唇周可见直径2~5 mm的黑色素沉着斑,不高于皮肤和黏膜(图1A)。腹平坦,腹壁韧,全腹压痛,以左侧为主,无反跳痛,左侧腹部可扪及包块,质稍硬。家族史:患者父亲唇周、颊黏膜可见黑斑,其父亲的舅舅面部亦有类似黑斑,但均未因腹痛入院。既往病史:3年前患消化道出血。ECT:美克尔憩室。胃镜:胃、十二指肠多发性息肉。超声:左侧腹肠管回声异常,呈肠套叠影像改变,短轴呈“同心圆”征(图1B)。术中见距十二指肠悬韧带约6 cm处有直径约5 cm的肠内肿物形成梗阻,远近端肠管均增粗,周围肠系膜相互粘连,阑尾充血水肿(图1C)。距远、近端肿瘤分别约10 cm、3 cm切除病变肠管,吻合断端,切除阑尾。术后见病变肿瘤呈球形,蒂附着于肠内壁,表面不光滑、有出血,未侵及肠壁全层。术后病理:错构瘤性息肉伴灶性区腺瘤性转化(图1D)。最终诊断: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机械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中度贫血。

图1 女,15岁,PJS。患者面部黑斑(箭,A);肠套叠典型“同心圆”征(箭头,B);形成梗阻的球形肿块(星号,C);错构瘤性息肉伴灶性区腺瘤性转化(HE,×200,D)

2 讨论

PJS为家族性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综合征,1921年由Peutz首次发现,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病欧美多发,美国发病率约为1/(6~30万)[1]。戴益琛等[2]收集1995-2004年国内报道的750例PJS,其中病理证实的535例,提示PJS在我国并不罕见。无家族史的PJS患者发病与基因突变有关[3]。PJS患者是恶性肿瘤的高发人群[4],全身多处均可患癌,消化道最多,其次为卵巢、乳腺、肺等,恶性肿瘤的发生率约为20%,因此早期诊断PJS意义重大。诊断PJS需要病理证实为胃肠道息肉病,同时具有家族史;唇周、颊黏膜、掌跖色素沉着。目前超声发现的PJS较少。PJS多以肠梗阻、肠套叠甚至肠扭转等并发症入院[5],本例患者为小肠息肉导致肠套叠。超声诊断肠梗阻及肠套叠并不困难,肠梗阻时显示病灶区肠管扩张,内有积液,肠套叠病变区肠管呈“同心圆”改变等。怀疑肠道恶性肿瘤时,根据临床症状扫查重点部位有助于快速定位病灶,如黑便时重点检查十二指肠或小肠,发现肠梗阻、肠套叠时重点扫查小肠,新鲜血便时则需要重点检查乙状结肠与直肠。胃肠道息肉在液体充盈条件下显示,肠管内无积液时不易发现[6]。本例患者表现为肠套叠征象,经询问家族史并结合特征性黑斑,同时重点扫查胃肠道息肉,确诊为PJS。

PJS需要与腺瘤样息肉、家族性结肠多发息肉病、肠息肉病、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及淋巴瘤性息肉等鉴别,单纯根据影像检查难以鉴别,必须结合临床及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1]Kim KB, Sanguino AM, Hodges C, et al. Bio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anorectal mucosal melanoma. Cancer, 2004, 100(7): 1478-1483.

[2]戴益琛, 宋于刚, 肖冰, 等. 黑斑息肉综合征临床病理研究52例. 武警医学, 2008, 19(5): 450-452.

[3]杨斌, 雷静, 杨亚英. 黑斑息肉病合并肠套叠1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21(9): 659-660.

[4]Van Lier MG, Wagner A, Mathus-Vliegen EM, et al. High cancer risk in Peutz-Jeghers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surveillance recommendations. Am J Gastroenterol, 2010, 105(6): 1258-1264; author reply 1265.

[5]Whittle DO, Lee MG, Hanchard B. Peutz-Jeghers syndrome. West Indian Med J, 2011, 60(3): 340-343.

[6]马艳红, 卢军峰. 黑斑息肉综合征并肠套叠超声表现1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 9(9): 1591.

2016-12-07

2017-02-28

(本文编辑 饶亚岚)

10.3969/j.issn.1005-5185.2017.07.009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 四川南充 637000

刘 健 E-mail: liujiansh@126.com

R445.1;R574.3

猜你喜欢
黑斑肠套叠家族史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肠套叠如何辨别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全国黑斑蛙养殖者求助!反映销售及种蛙投放困境,希望尽快解禁黑斑蛙
黑斑蛙需要更多人关注!200余名养殖户集体发声力证其健康安全
风尖浪口上的黑斑蛙:吃了一辈子饲料,为何还是“野生动物”?
继发性肠套叠诊疗体会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